引用孔乙己图文:日本理工教科书竟如此“惊艳” - 髯翁的日志- 网易博客

引用 孔乙己图文:日本理工教科书竟如此“惊艳”

2010-06-15 20:47:54 阅读2 评论0 字号:

 

引用


乙己文荟




日本理工教科书竟如此“惊艳”[图文11P]
送交者: [♀大司徒★★★★☆♀] 于 June 15, 2010 01:49:25 已读 4756 次


  地球人都知道日本人喜欢动漫,卡通动漫形象覆盖日本80%的行业,由此可见漫画在日本的影响!今天给大家带来日本的数理化教科书看看,很感叹日本竟有这样的教科书,不知道这样的书是不是能让学生爱上枯燥的理科。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不要以为这是玩笑,看看书店里。。。。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看看这封面。。。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很暴力。。。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简直叫人无语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如果这是我们的化学课本,很多人化学成绩会很好吧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图文并茂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没骗你吧,真的是化学课本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超酷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2010年6月15日 - 孔乙己 - 偷书人·孔乙己的博客 www.6park.com

以下是一些网络评论:
  还记得课本和参考书里的插图是什么样的吗?儿时的你,是否曾经因为某篇课文的插图特别好看而多读过几遍,有没有偷偷动手修改过历史书上的人物插图?最近,一则名为《日本理工教科书竟如此“惊艳”》的帖子走红网络,不禁让网友们感慨万千,展开了一场关于什么才是“寓教于乐”的讨论。
  日本化学书:很粉红很拟人这是一本名为《元素周期——可爱又好记的化学基础》的教科书,一共介绍了118种元素。书有A5纸张大小,通身印刷成粉红色。每两页解说一种元素,左页是该元素的拟人插图,例如,原子号1号的 “氢”是妖精形象,“氟”是个一脸好胜的女孩手拿煎锅,而“镁”的角色则是酷酷地手持步枪。这些造型都与它们的元素特性有关。除去左页的插图外,右页则注明了该元素的科学知识,包括发现年份及发现者等信息。据称,这本书发售以来已经售出了4 万本,购买者的男女比例为6:4。最近,初高中生及其父母、大学生都在购买,这本书也往往被摆放在书店里显眼的位置,且销路不错。主编该书的日本武藏工业大学讲师满田深雪表示,只要看一眼插图,就能想象出元素的性质,所以这本书在学生中间颇为抢手。
  《元素周期》获得成功之后,出版社随后又出版了一本《萌之{zx1}物理学猫耳少女量子论》。书中由长着猫耳朵的“爱理”解说“量子论”。同时她和主人公的恋爱故事穿插其中。 “枯燥”和“娱乐”如何平衡《元素周期》一书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后,引来不少网友惊羡的目光,但也有质疑的声音——学习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
  网友阿九优:我上学那会儿,化学书上除了实验图之外就没别的插图了。要是这样生动,我一定会多记住几个元素。
  网友铃兰花开:我是一名高中教师,《元素周期》作为入门读物,我能接受,但是后面那本《猫耳少女量子论》就有点雷了。当书的重心从教学转移到恋爱故事时,它的教育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网友Bunny2012:同意楼上意见,所谓“过犹不及”。娱乐得太过分,倒还不如一本正经的教科书了。希望能够在枯燥和娱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网友阿难:据说,原日本文部大臣也看过《元素周期》这本书,还表示:“如果是为了让对理科不熟悉的人从概念开始学起,那么我赞成使用这种书。但如果是真心要学习的话,接下来就要准备挑战专业书。”
  课本涂鸦:手工打造的“寓教于乐”在感叹日本化学书的“娱乐至死”之后,不少网友忽然回忆起了小时候自己手工打造的另一种“漫画教科书”。 《语文》、《历史》、《地理》,这三本书往往是插图最多的。很多顽皮且富有艺术细胞的学生专爱在插图的基础上“二度创作”。顽劣一点的,就给人物加个胡子、画串项链;xx点的,甚至就课本内容创作台词、演绎当年场景。在“创作”过程中,无形中加深了对于人物或剧情的记忆。当然,做这种事也是有风险的,比如被老师或者家长发现,保不准就被勒令擦除,或是得到一记老拳作为奖励。 “如果我在我儿子的课本里看到涂鸦,我不会去指责他。当然前提是这些涂鸦是有创意、无恶意的。”网友warrior76——一名曾经的“课本涂鸦专家”这样表示。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孔乙己图文:日本理工教科书竟如此“惊艳” - 髯翁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