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热处理实践

真空热处理实践

一、真空热处理加热工艺

    1. 加热曲线类型

    真空中工件主要靠辐射进行加热,而辐射传热有其特有的规律,该规律的特点就是符合辐射传热的四次方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见下式:

 

    式中 Q辐———辐射传递的热量;
         α———辐射传热系数;
         T1 ———辐射元件表面温度;
         T2 ———受辐射物体表面温度。

    上式说明,高温时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差也能产生很高的传热速度。据计算,在1200℃ 时,1℃温度差所引起的传热量是540℃ 时1℃ 温度差所引起的传热量的5倍。同时,也有资料告诉我们,在相同情况下真空加所需时间约是空气炉的3倍、盐浴炉的6倍。这些都说明真空炉内低温加热慢、加热速度“滞后”。为此,使用真空炉时,{jd1}不能照搬空气炉、盐浴炉和气氛炉的工艺。图1 、图2 和图3所示的三种类型的加热工艺,只有图1是正确的,正是因为它体现了真空炉内加热的特点。

真空热处理实践 - sheng - sheng的博客

真空热处理实践 - sheng - sheng的博客    2. 加热时间的确定

    ( 1) 加热时间的近似计算法。图4 中不同温度下时间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T1 = 30 + ( 2.0 ~1.5) ×D ( 1)
    T2 = 20 + ( 1.5 ~1.0) ×D ( 2)
    T3 = 15 + ( 1.0 ~0.8) ×D ( 3)

    式中: T1 、T2 、T3 为时间( min) 。D为被加热工件有效厚度(mm) ,并按有关规定考虑,即圆柱形工件按直径计算,管形工件当高度/ 壁厚≤1.5mm 时,以高度计算; 当高度/ 厚度≥1.5mm 时,以1.5mm 壁厚计算; 当外径/ 内径>7时,按实心圆柱体计算,空心内圆柱体以外径乘0.8 计算。

真空热处理实践 - sheng - sheng的博客
   
     公式括号中的数据为加热系数,( 1) 、( 2) 式中工件形状复杂,或捆绑、密集、屏蔽严重时选下限( 数值大的); 工件形状简单、摆放松散时选上限( 数值小的) 。(3) 式中高合金钢选下限( 数值大的); 高速钢选上限( 数值小的) 。30、20、15是根据内热式真空炉、不同温度段加热特点预设的升温时间(min) 。

    实践证明,当材质无质量问题,温度、冷却方法选择正确时,使用该计算法选定时间可以确保变形会减轻,且不会淬裂。但此法的缺点是,加热系数的上、下限选择不当时易出现偏差,偏差较大时会引起硬度不足或效率降低。

    ( 2) 观察加热室炉膛颜色的经验法。

    ①{dy}段预热。如图4所示,预热温度为650℃,目的是在此温度下缓慢透烧,xx被加热件原有的应力( 锻造或冷加工应力),减轻新产生的热应力。温度选择原则是低于材料的Ac1,但不能太低,太低不易观察炉膛颜色。炉膛颜色观察( 从加热室后炉门窥视孔) 需要有经验的热处理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650℃ 时炉膛颜色为“暗红”。观察要领是: 自升温开始计,至被加热件颜色不暗于炉膛其他件( 料筐、热电偶、炉膛内表面衬等) 的颜色,到暗红色基本一致为止,即视为已透烧。此段时间(OB 段) 即为{dy}段预热所需时间T1。当然这段时间的特点是“缓慢、时间较长”。

    ②第二段预热。如图4所示,850℃属第二段预热,目的同{dy}段预热。850℃炉膛的颜色为“橘黄”。观察要领是: 自炉温从650℃升温开始计,至被加热件颜色不暗于炉膛其他件( 料筐、热电偶、炉膛内表面衬等)的颜色,到橘红色基本一致为止,即视为已透烧。此段时间(BD段) 即为第二段预热所需时间T2。这段时间的特点是: 和{dy}段预热相比,加热速度加快,透烧时间缩短。

    ③淬火加热时间。如图4所示,T3为淬火加热时间,实际上T3含有两部分,DF段为被加热工件升温、透烧时间,FG段为被加热工件心部到温后的保温时间,即合金化时间。升温、透烧时间与被加热工件尺寸、装炉方式( 散装、捆绑、密集堆放等) 有关,与被加热工件成分关系不大; 保温时间( 合金化时间) 只与成分有关。升温、透烧时间可用经验法观察估计出来,此时炉膛颜色为“黄白” 色,观察要领同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淬火加热速度明显加快,升温、透烧时间明显缩短。升温、透烧( 即“黄白” 颜色一经均匀一致) 后的保温时间( 合金化时间) 如何确定,请参考表1 。

真空热处理实践 - sheng - sheng的博客
    观测颜色法较准确可靠,加热效果和效率可兼顾。但需要丰富的炉前操作经验和相应的金属热处理专业基础知识,且观察较辛苦。

    二、真空热处理后的硬度

    1. 常用模具钢真空热处理参数及处理后的硬度

    硬度是机械零件热处理的重要技术指标,除和零件钢材的成分、组织有关外,还和热处理工艺执行过程中真空炉内压力等诸多特点有关。表2介绍了常用模具钢真空热处理工艺参数和处理后的硬度。

 

真空热处理实践 - sheng - sheng的博客
    2. 在真空炉内冷却时,淬火油面压力对淬火硬度的影响

    入油后的高温工件要经过蒸汽膜、沸腾和对流三个阶段才能被冷却,如图5所示。蒸汽膜阶段(Ⅰ) 的冷却能力最差,淬火油面压力太小时,蒸汽膜不易破裂,此阶段的时间就长,从而油的冷却能力弱,工件的硬度易不足。为了获得足够的淬火硬度,真空炉内淬火油面压力应在工件入油后2~3s达到8×104Pa 。

真空热处理实践 - sheng - sheng的博客
    3. 真空炉内工件从加热室到淬火油槽的转移时间

    在双室真空油淬火炉中,被加热工件经淬火加热保温结束后,从离开加热室料台至冷却室淬火油槽入油后的时间叫做“转移时间”。该时间理应越短越好,如钛合金、铍青铜等固溶时的转移时间必须<10s 。但过短的转移时间会造成高温工件的晃动、碰撞和倾倒等事故; 过长会导致料筐边缘小件、或工件尖角、单薄处降温,从而造成淬火硬度不足,所以国家标准规定该转移时间≤20s 。尽管如此,过小件淬火硬度不足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克服办法是合理装炉。

    4. 合理装炉方式

    辐射加热时,热量的传递只能沿直线进行,这样一来,对于有些工件在接受来自发热体的热量时,易被遮挡和屏蔽。而真空炉内加热时,直径或厚度差别较大时,大工件必须装在边缘,小工件装在心部。例如图6a是错误的、图6b是正确的。分层装炉时,偏小、细、薄工件装在中层心部,反之装在上、下层或边缘,以期尽可能地达到均匀加热。

真空热处理实践 - sheng - sheng的博客

    5. 实例

    9CrSi 铰刀(工件形状如图7所示)在真空炉内的工装上均布,数量40余件。工艺:650 ℃60min、870℃40min 入油。硬度要求59 ~61HRC。处理后硬度实测结果为:A处59HRC、B处42HRC、C处60HRC。

真空热处理实践 - sheng - sheng的博客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金属加工在线”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郑重声明:资讯 【真空热处理实践】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