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宁静温润之美翡翠流光- 探索者的日志- 网易博客

引用 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2010-06-15 13:21:12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引用

 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

 

  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    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 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宁静温润之美 翡翠流光 - pt999 - pt999的博客

 

                                千金易得,翡翠难求

    温润之美,翡翠,传入中国不过两三百年光景,却轻易就占据了国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关于翡翠,也许我们应该从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相传清朝时,云南一带的马帮时常从缅甸带回一些木材、香料等中原少见的稀罕物件。一次运送途中,赶马的商人见一匹马的马垛摇摇晃晃,极不平稳,便顺手捡了路边的一块石头压在马垛上。抵达中原后,这块石头随即被弃之路边。不知过了多久,一位碾玉的师傅路过,隐约闪烁的绿光让他猜测这块灰白色的石头可能内有玄机。果然,待切开之后,灰白色的皮子内竟然现出他从未见过的晶莹剔透、苍翠欲滴的好玉来。当时,人们将中原出产的和阗玉称为“翠玉”,遂称此玉为“非翠”,意为“并非翠玉”。时光荏苒,“非翠”慢慢地转化成同音的“翡翠”。的确,“非翠”比任何玉都来的鲜艳,水润的底子常晕出红色和绿色的柔润光泽,怎能不让人联想起那唤作“翡翠”、艳丽灵动的彩羽鸟呢?

                 翡翠浑然天成的色泽将象征“发财”的白菜雕件打造得鲜活灵动

  中国人常说“黄金易得,翡翠难求”。同样是大自然的恩物,但无论是从形成环境还是开采过程而言,翡翠的开采比贵金属、其他宝石,甚至是钻石都更为难得。钻石形成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之中,满足这种条件的地区全世界也不过十余处。然而翡翠需要的却是高压低温的特殊地质条件,全世界就只有缅甸北部一个极小的地区才拥有这种极为难得、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条件。于是缅甸北部,北纬24~28o,东经96o,这一块其貌不扬的山地,却因为斑斓无瑕的翡翠而让一拨又一拨的挖玉人趋之若鹜。早期要想求得上好的翡翠不亚于一场赌上身家性命的博弈。为了得到石料,挖玉人在腰间系紧绳子,一个猛子扎入冰冷的河水中,憋着气在水中摸索。{yt}下来,所得石料也十分有限,还常有人因劳累过度而溺毙河中。而即使能顺利得到石料,是否能切割出温润美玉仍是未知之数——老行家常说“石内有玉”,因为翡翠石料外层都有一层玉璞,行话叫“皮子”。买石料者随意出价,等到切开石料,方知内里乾坤。因此,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倾家荡产。

“麒麟吐书,凤凰朝阳”雕件利用了原石色彩的过渡

 上百年来,挖玉人手工开采出无数瑰丽的翡翠,而过去30 年来,对高品质翡翠的需求,驱使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现代化开采工具,曾经耗时10 年才能开采出来的石料,如今也许只要1 年便可轻松完成。也因过度开采,谁能知道有朝一日翡翠这种凝聚大自然所有美好情感的精粹,不会像克什米尔蓝宝石一样消逝无踪呢?

 差之毫厘,为色万千

钥匙链吊坠项链、镶钻翡翠胸针和Anna Hu高级珠宝系列

  没错,我要说的的确是“斑斓”的翡翠。从矿物学上来说,翡翠由硬玉、钠铬辉石和霓石三种主要矿石按不同比例组成,其中硬玉无色,钠铬辉石多为艳绿色,霓石多为浅绿色,比例不同,翡翠的“绿色”也深深浅浅各不相同。一旦有其他矿物元素的存在,翡翠的颜色更是千差万别。例如含有锰元素,翡翠呈现淡紫色、深紫色;若是含有铁元素,则呈现出暗红、褐红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翡”。因而,除了传统的绿色外,翡翠还有紫、红、黄、棕、黑、白、透明等多种不同颜色,可谓多姿多彩、绚丽斑斓。

多姿多彩、绚丽斑斓

  但论及价值及罕有程度,则以色泽纯正、浓度适中、饱和度高的翠绿色最为罕有。所谓“翠得好”当合“浓、正、鲜、均”四字,“浓”则深浅浓淡适中,“正”则纯正而不偏色,“鲜”则“鲜艳而不暗哑”,“均”则色彩分布均匀,是评价翡翠翠色的标准。

翡翠项链

  而翡翠单品拍卖和单件首饰{zg}价,至今仍由一串名为Doubly Fortune 的翡翠项链保持,这串项链由27 颗翡翠玉珠组成,颗颗颜色鲜活,水份通透,犹如摇晃欲滴的绿色水珠凝固颈间,1997 年由香港佳士得以72,620,000 港币的高价拍出。

  除绿色翡翠外,“春带彩”、“福禄寿”等亦较常见,在评价这种翡翠时,除种质、净度等,主要看翠色的多寡和水份的好坏。若翠色所占比例大,且水头好,则价值也看涨。满红色翡翠则较为少见。

       秀外慧中,成就皇家玉

鹦鹉造型翡翠胸针

  中国人常以玉自比,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定义:“玉,石之美,有五德者”,可见中国人与玉石的亲密关系。而翡翠色彩美丽,质地温润,与其他玉石截然不同;其不浮华、不轻狂的内蕴,更恰似国人对君子美德的写照,因而虽其历史较之软玉类玉石相比甚短,却成为世代相传和传递感情的{zj0}选择。

  翡翠自清朝才经丝绸之路大量进入中原,但据我国矿物学奠基人之一章鸿钊所著《石雅》考证,翡翠最初传入我国的时间其实要早得多。《石雅》介绍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翡翠器具出自周代,且有甲骨文研究家罗振玉家藏翡翠刀柄为证。其后汉朝班固的《西都赋》和张衡的《西京赋》中,有“翡翠火齐”之语,对照上下文,这里的“翡翠”乃指缅甸传入的矿物而非彩羽鸟。之后又有五代时期梁朝徐陵在《玉台新咏· 序》中所述“琉璃砚匣终日承受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宋朝欧阳修更在《归田录》记载了其与颍川同僚及老太监邓保吉鉴定翡翠玉罂的趣事,国人“始知翡翠能屑金也”。然而,至明朝翡翠仍是不可多得的稀罕玩意,纵然权倾天下如皇帝者,也未必有此福分,至少考古专家在明十三陵的定陵中就没有发 现翡翠的踪影。

Bright emerald green恰到好处地呈现出豆荚的鲜嫩

  时光流转到清朝乾隆年间,仿佛此时翡翠原石外的那一层灰白黯淡的皮子才被剥开,莹润的光芒霎时间让世人的心为之柔软和震撼。正如纪昀在《悦微草堂笔记》中所述“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干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而提起翡翠的兴盛,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她就是慈禧太后。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对翡翠的喜爱达到几近疯狂的程度,她饮茶用的是翡翠盖碗儿,用膳使的是翡翠玉筷,发髻上插的是翡翠发簪、指间戴的是翡翠戒指……甚至死后,脚边还放着那对充满神秘色彩的“翡翠西瓜”。自她而下,内廷命妇皆佩戴翡翠玉玔、翡翠耳坠和扁方,而达官显贵的帽子也点缀翡翠,以彰显其地位,人人皆以拥有一块xx无瑕的翡翠而自豪。

  从此开始,翡翠不只价格猛涨,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倍增。其鲜艳的颜色、稀少的产量、细腻的质地和通透的种份,让它当之无愧成为“玉中{zw}”。

  巧夺天工,尽展中国风

  尽管近年来拍卖记录表明,外国人越来越能欣赏翡翠之美,但不可否认,还是中国人最能理解翡翠的独特魅力,中国也仍然是翡翠的主要市场,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只能在香港的拍卖会中一见翡翠的倩影。也正因为如此,翡翠的造型中无一不流露出中国文化和习俗。

57颗vivid emerald green的翡翠珠子

  千百年来佛文化元素一直是玉石摆件和挂件最常借鉴的灵感来源,翡翠亦如是。除了翡翠的品质,佛像雕件最为重要的是法相,现以最常见的翡翠佛像雕件观音菩萨和弥勒佛为例。

  弥勒是梵语Maitreya 的音译,原为婆罗门姓氏,意为“慈爱”。相传弥勒佛是未来佛,将于未来降生人间,拯救众人摆脱一切苦厄,是我国最早和最为普遍信奉的佛教神祗之一。弥勒佛的外形源于五代时期后梁的僧人契此,宽额大腹,终日笑口常开,号召世人宽大为怀,凡事乐观豁达。因此,除了外貌特征,弥勒佛雕件必要能刻画出如皮球般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和意态可掬的笑容,xx呈现出“大肚能容,开口便笑”的特点。2009 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的精雕翡翠弥勒佛外形丰盈饱满,老坑种翡翠色泽均匀纯正,晶润通透,将弥勒佛无欲无垢的心境衬托得天衣无缝。

精雕翡翠自在观音

  与弥勒佛不同,观音菩萨有诸多法相,或为威严的千手千眼观音,或为庄严的白衣观音,或为朴素的提篮观音等等。与上文中所提到的精雕翡翠弥勒佛同一石料中切出的还有一尊精雕翡翠自在观音。既名为自在,最显著的特点当然是自在写意的神态。这尊精雕翡翠自在观音以右腿曲蹲的半跏姿态坐着,未结印的右手轻搁在膝盖上,意态闲适,自在随和的神韵展露无疑。更为难得的是,观音面相丰腴,慈眉善目,嘴角微微露出祥和的微笑,更在庄严的宝相中隐含三分逍遥出尘之意。

翡翠弥勒佛

  中国佩戴玉器是取其吉祥如意的彩头,相信长期佩戴会沾染玉器的灵气,为自身带来好运。因而在玉器的设计中也常常根据同音字或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如意的造型来设计,而这样的摆件多用福禄寿翡翠制作。所谓福禄寿,是白地翡翠上带有三种颜色;有两色者,则称之为福禄。2008 年秋香港佳士得拍出了一颗采用福禄寿翡翠制作的翡翠白菜,整件雕品雕工极为精细,连白菜梗上的经络也非常精致自然,加上采用“福禄寿”——莹透的冰种翡翠上带有bright green、russet和pale lavender,与白菜色彩的变化极为契合,更显得栩栩如生,似乎都能嗅到一丝芳香的泥土味。值得留意的还有工匠的匠心独运,凭借丰富的经验,顺着原石本身的形状和色彩变化,在白菜旁边雕刻出一只胡萝卜,菜叶上还趴着蝗虫和螳螂,雕件的层次显得更为丰富,色彩过渡也更加自然,暗合“发财、长寿、好运”之意。

这串翡翠项链的珠子全部源自名为Doubly Fortune的原石

  又例如,“麒麟吐书,丹凤朝阳”雕件。传说孔子出生前,其母梦到麒麟吐书,因而中国人一直相信麒麟吐书,圣人出,有“旺文”之意。丹凤朝阳出自《诗经· 大雅· 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预示贤才逢明时,与麒麟吐书同为传统的吉祥图案。2009 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的这样一对雕件,通过bright green,russet和light yellow三种颜色的自然过渡,让主题更为鲜明和丰富。细嫩润滑、晶莹凝重的质地将两种神兽更是刻画得威风凛凛,气度天成。

  此外,“灵猴献寿”、“年年有余”、“鸳鸯戏水”等也同样是翡翠摆件常见的主题。而在饰品方面,则多以简单的圈子、平扣、手镯等为上品,设计方面多采用蛋面,或是相对较为简单的线条。蛋面翡翠主要看其蓬度如何,是否饱满、圆润。上好的蛋面翡翠晶莹剔透,犹如摇晃欲滴的绿水,让人一见生怜。此外,则多见豆荚和竹子的造型。

前越南共和国总统阮文绍夫人收藏的翡翠竹子手镯

  东方人爱竹自古有之,文人骚客更多以竹自喻,以显示高风亮节,竹子因此成为翡翠饰品中常见的造型。前越南共和国总统阮文绍夫人同样毫不隐藏对竹子的钟爱,据闻她曾多次在陪伴丈夫出席重大国事活动时佩戴竹子手镯,其中一款她曾大加赞赏的rich emerald green翡翠竹子手镯于2009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高于估价6倍的价格成交 (估价为400,000-600,000港币,成交价为3,860,000港币)。豆荚线条简单,透过翡翠特有的水润细腻的特质很容易便能将其鲜嫩欲滴的特征活现眼前,而目前所见的翡翠豆荚耳环多与钻石搭配在一起,通过钻石的光泽与翡翠交相辉映,使其绿得更苍翠晶莹,且在造型方面也可更加丰富和多变。随着时光的流逝,翡翠饰品也通过现代化材质的搭配和设计愈能彰显出其活力,不论岁月如何变迁,终不消退其美丽容颜。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宁静温润之美翡翠流光- 探索者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