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关键词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纯屏 1394 接口之选:PCMCIA最为合适(Express Card先进)   天线选择:可伸缩式最理想  内存(越大越快128mb太小,有2G的)与硬盘容量(20、40G)
    笔记本 bios   CPU 2 Intel 酷睿2双核 T5470(1.6GMHz)> 3 Intel 酷睿2双核 T5250(1500MHz)> 1 Intel 奔腾双核 T2130(1.86GMHz)
    显卡 主板

    ———————检查核对规格配置———————————————————————————————————————————————

    1.核对标签上的序列号

    认真检查一下笔记本电脑外包装箱上的序列号是否与机器机身上的序列号相符合。机身上的序列号一般都在笔记本电脑机身的底座上,在查序列号的同时,还要检查其是否有过被涂改、被重贴过的痕迹。另外,在开机时,要先进入笔记本电脑的主板BIOS里,检查一下BIOS中的序列号和机身的序列号是否一致。三个号都一致的,笔记本电脑的来源基本没有问题,如果有一个不一致,都是xx或者拼装货无疑。
    正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笔记本电脑,其正式代理商一般都会在底部上贴有专用的标签,写明产品型号。如IBM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机器底部有产品型号和序列号,其产品型号的{zh1}一位是以C为结尾,表示 China。可以享受三年全球联保,这样即使是带出国也不必担心了,如果不是,那就是xx了。因此,在选定本本后一定要先找找标签,对上号,否则的话用行货的钱买了个xx,不但价钱亏大了,还不能享受很多服务。一旦爱机出了问题,那可就惨了。 {zh0}还要能上网或是打电话核对一下,更为保险。

    2.外包装

    首先,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无误。一般笔记本电脑拆开包装后,里面还有电源适配器,相关配件,产品说明书、联保凭证(号码与笔记本编号相同)、保修证记录卡等另外,还要注意操作系统恢复盘、安装盘是否与机器上的操作系统相符。看看,这一道道的关卡使伪造变得很难了,所以在购时就一定要睁大你的火眼金睛,记得多仔细看看哟!

    3.检查外观

    检查一下笔记本电脑的外观是否有碰、擦、划、裂等伤痕,液晶显示屏(LCD)是否有划伤、坏点、波纹,螺丝是否有掉漆等现象。在选购时应尽量找没有坏点的机器,因为LCD上的坏点是有可能逐渐扩散的。外观也是非常关键的,买个新东西要是有划伤,看起来肯定不爽。

    4.检查电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的笔记本电脑电池充电应该不超过3次,电量应该不高会于3%。而且一般试机的时候经销商都不会插入电池,而是直接接在电源插座上。电量太高或是充放电次数太多证明至少是被人用过的机器。Sony、IBM的电池管理软件还能看出来电池已经充过几次电了。另外也有一些专用的检测软件我们以后再讲,这个一定要当场检验以防后患。

    ————————售后服务————————————————————————————————————————————————————————

    1年免费更换部件,3年有限售后服务为主,大多数产品的维修更换周期在15天左右  (ibm较好)
    书面质保承诺,即拿到一份商家出示的正规保修凭证。检查质量保证书之各项条件是否合理,确认商家当商品出现问题时,是否可以退或换货、修等,并同时确认保修期限、维修地点、送修需要时间等,呵呵,还要{zh1}检查一下保证书是否有商家的盖章

    ————————几点——————————————————————————————————————————————————————————————————————

    1、CPU: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目前主流的为P4,性能好,在速度上占优势,对需要安装较复杂的应用软件的用户来说,虽然价格高也值得考虑;目前不少厂商使用台式机的P4处理器代替P4—M以减轻成本,P3处理器的笔记本已处于清理存货阶段,价格较低,对于处理普通文档,编辑报表等已足够;另外在低端市场里较便宜的则是Celeron处理器。你可以使用Intel的专用程序“Intel processor Frequency ID Utility”测试一下CPU的类型,以及CPU是否支持“Speed Step”技术。

    2、显示屏幕:液晶显示器是笔记本电脑中最为昂贵的一个部件。屏幕的大小主流为14.1英寸,也有15英寸的,如果用户经常出差的话,建议选择一些超薄、超轻型笔记本,屏幕在12寸~13寸,如果用户是坐办公室,不妨选择大一点,这样看起来比较舒适。

    3、内存:虽然128MB已是很够用了,但是如果加装到256MB,跑WinXP就比较顺了,目前内存均以DDR为主流。

    4、硬盘容量:目前笔记本的容量基本都在10GB以上,而主流机型则搭配20GB或是30GB不等。但如果有多媒体档案要储存,就要选择尽量大容量的硬盘。

    5、软驱:全内置型笔记本软驱在电脑里面;但在某些超薄型机种里,没有软驱或是外接式的,{zh0}选择USB接口,即插即用,不用时就不连接,既可以节省空间,又不影响使用。

    6、光盘驱动器:目前流行搭配DVD-ROM,甚至加CD-RW(可刻录)。从使用和经济的角度,选择CD-ROM就可以了。要注意光驱读盘的稳定性、读盘声音、读盘时的纠错能力、光驱速度等。

    电池和电源适配器:尽可能选购锂电池,而对于电源适配器AC Adapter,在选购时要应该注意在长时间工作以后,如果温度太高就不正常。

    8、网络功能:近来的新款笔记本电脑,把网络功能列为标配了:包括56K调制解调器(modem),以及10/100M的以太网网卡。如果是选购的,建议加装,因为 modem上网对笔记本电脑来说还是很方便的,而网卡可以方便的连上局域网,或者是internet。

    9、扩充性:应充分考虑产品的扩充性能和可升级性。使用最频繁的USB接口,有多个较好用,可以很轻易地接上数字相机、扫描仪、鼠标等各种外设。

    10、是否预装操作系统:没有预装操作系统,就是所说的“裸机”。这样对系统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专业解析——————————————————————————————————————————————————————————————————————————

    材质分析


    笔记本外壳应该算是笔记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但起到保护笔记本内部重要元器件和液晶屏的作用,也是影响笔记本散热效果、自身重量、美观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所用材质将对我们能否购买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有着很大的帮助,而这往往又是消费者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所以对目前笔记本所用的主流材质进行一下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1、ABS工程塑料:ABS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金),在化工业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ABS工程塑料在笔记本电脑当中可能是用得最多也是最普遍,几乎在每一台笔记本里面都可以找到:有的用在整个外壳,有的只是用在屏的顶盖和其他部位。其优点是维护方便、成本低,散热能力一般,但是防辐射能力差、强度不理想,同时质量也比较重。并且使用这种材质的笔记本外观也比较单一。

    2.铝镁合金:铝镁合金一般主要元素是铝,再掺入少量的镁或是其它的金属材料来加强其硬度。铝镁合金质坚量轻、密度低、散热性较好、抗压性较强,能充分满足3C产品高度集成化、轻薄化、微型化、抗摔撞及电磁屏蔽和散热的要求。其硬度是传统塑料机壳的数倍,但重量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通常它成为了主流笔记本外壳的{zj0}材料。

    3.碳纤维:碳纤维材质是对于前两种材料比较特别,它既有铝镁合金高雅坚固的特性,又有ABS工程塑料的高可塑性。它的外观类似塑料,但是强度和导热能力优于普通的ABS塑料,而且碳纤维是一种导电材质,可以起到类似金属的屏蔽作用(ABS外壳需要另外镀一层金属膜来屏蔽)。碳纤维强韧性是铝镁合金的两倍,而且散热效果{zh0}。而且碳纤维成本较高,成型没有ABS工程塑料外壳容易,因此碳纤维外壳的形状一般都比较简单缺乏变化,同时着色也比较难。以碳纤维为材料的笔记本颜色比较单一,以黑色居多。IBM早期的ThinkPad TP600系列就是采用的这种材质。

    4.钛合金:钛合金材质的可以说是镁铝合金的加强版,无论散热,强度还是表面质感都优于镁铝合金,而且加工性能更好,外形比镁铝合金更加的复杂多变。其关键性的突破是强韧性更强、而且变得更薄。就强韧性看,钛合金是镁合金的三至四倍。强韧性越高,能承受的压力越大,也越能够支持大尺寸的显示器。由于钛合金厚度只有0.5mm,是镁合金的一半,厚度减半可以让笔记本电脑体积更娇小。钛合金{wy}的缺点就是必须通过焊接等复杂的加工程序,才能做出结构复杂的笔记本电脑外壳,这些生产过程衍生出可观成本,因此十分昂贵。而这种材质是IBM ThinkPad T系列笔记本专用,所以这也是T系列笔记本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屏幕参数


    消费者在选购笔记本观看配置单的时候一定会遇到XGA、WXGA以及UXGA等屏幕参数,那么这些英文字母是什么意思呢?

    VGA:全称是Video Graphics Array,这种屏幕现在一般在本本里面已经绝迹了,是很古老的本本使用的屏幕,支持{zd0}分辨率为640×480,但现在仍有一些小的便携设备还在使用这种屏幕。

    SVGA:全称Super Video Graphics Array,属于VGA屏幕的替代品,{zd0}支持800×600分辨率,屏幕大小为12.1英寸,由于像素较低所以目前也基本绝迹。

    XGA:全称Extended Graphics Array,这是一种目前笔记本普遍采用的一种LCD屏幕。它支持{zd0}1024×768分辨率,屏幕大小从10.4英寸、12.1英寸、13.3英寸到14.1英寸、15.1英寸都有。

    *SXGA+:全称Super Extended Graphics Array,作为SXGA的一种扩展SXGA+是一种专门为笔记本设计的屏幕。其显示分辨率为1400×1050。由于笔记本LCD屏幕的水平与垂直点距不同于普通桌面LCD,所以其显示的精度要比普通17英寸的桌面LCD高出不少。

    UVGA:全称Ultra Video Graphics Array,这种屏幕应用在15英寸的屏幕的本本上,支持{zd0}1600×1200分辨率。由于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所以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目前只有少部分xx的移动工作站配备了这一类型的屏幕。

    宽屏分辨率

    WXGA(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作为普通XGA屏幕的宽屏版本,WXGA采用16:10的横宽比例来扩大屏幕的尺寸。其{zd0}显示分辨率为1280×800。由于其水平像素只有800,所以除了一般15英寸的本本之外,也有许多12.1英寸的本本采用了这种类型的屏幕。

    WXGA+(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这是一种WXGA的的扩展,其{zd0}显示分辨率为1280×854。由于其横宽比例为15:10而非标准宽屏的16:10。所以只有少部分屏幕尺寸在15.2英寸的本本采用这种产品。

    WSXGA+(Wide Super Extended Graphics Array):其显示分辨率为1680×1050,除了大多数15英寸以上的宽屏笔记本以外,目前较为流行的大尺寸LCD-TV也都采用了这种类型的产品。

    WUXGA(Wide Ultra Video Graphics Array):和4:3规格中的UXGA一样,WUXGA屏幕是非常少见的,其显示分辨率可以达到1920×1200。由于售价实在是太高所以鲜有笔记本厂商采用这种产品。

    15" 的屏幕{zj0}的选择设定为 640x480 、 800x600 。

    17" 的屏幕{zj0}的选择设定为 800x600 、 1024x768 。

    19" 的屏幕{zj0}的选择设定为 1024x768 、 1280x1024 。

     

    真假迅驰

    其实迅驰从发布以来一直都是由三大硬件构成的,比如迅驰一代就是由奔腾M CPU(Banias核心)、855系列芯片组、Intel Wireless/Pro 2100 3B无线网卡(802.11b)构成;迅驰二代也就是Sonoma平台的三大硬件为Dothan核心奔腾M CPU、915系列芯片组、Intel? PRO/Wireless 2200BG & 2915ABG无线网卡;而最近才发布的迅驰三代Napa平台就是由Yonah Pentium M处理器、945系列芯片组、Intel Pro/Wireless 3945ABG无线网卡构成。

     

    功能配置

    购买笔记本时检测一下笔记本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许多品牌的同种型号笔记本都会有不同的配置,检测配置可以先进入笔记本主板BIOS查看或者进入操作系统通过CPU-Z等一些软件查看。如果产品确认都没有问题,再多试一下操作系统运行是否出现异常;多媒体播放音效、影像是否正常;MODEM/LAN上网是否正常;散热风扇工作是否正常;笔记本鼠标定位是否正常;变压器(ADAPTER)充电是否正常;风扇噪音是否可以接受等等。另外,如果笔记本电脑还配光驱,还必需对光驱的读盘进行检查。如果是带刻录功能的光驱,应该对其刻录光盘的能力进行测试。

     

    ————————CPU(制图INTEL,游戏AMD)——————————————————————————————————————————————————————————————

    双核处理器(Dual Core Processor):

    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双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构的xx服务器厂商提出的,不过由于RISC架构的服务器价格高、应用面窄,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最近逐渐热起来的“双核”概念,主要是指基于X86开放架构的双核技术。在这方面,起领导地位的厂商主要有AMD和Intel两家。其中,两家的思路又有不同。AMD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对多核心的支持。所有组件都直接连接到CPU,xx系统架构方面的挑战和瓶颈。两个处理器核心直接连接到同一个内核上,核心之间以芯片速度通信,进一步降低了处理器之间的延迟。而Intel采用多个核心共享前端总线的方式。专家认为,AMD的架构对于更容易实现双核以至多核,Intel的架构会遇到多个内核争用总线资源的瓶颈问题。

    双核与双芯(Dual Core Vs. Dual CPU):

    AMD和Intel的双核技术在物理结构上也有很大不同之处。AMD将两个内核做在一个Die(晶元)上,通过直连架构连接起来,集成度更高。 Intel则是将放在不同Die(晶元)上的两个内核封装在一起,因此有人将Intel的方案称为“双芯”,认为AMD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双核”。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AMD的方案能够使双核CPU的管脚、功耗等指标跟单核CPU保持一致,从单核升级到双核,不需要更换电源、芯片组、散热系统和主板,只需要刷新BIOS软件即可,这对于主板厂商、计算机厂商和最终用户的投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客户可以利用其现有的90纳米基础设施,通过BIOS更改移植到基于双核心的系统。

     

    ————————显卡——————————————————————————————————————————————————————————————————


    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于喜欢玩游戏和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民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Ti和Nvidia两家。

    目前最强劲的AGP显卡是ATi的3850
    目前{zg}端的PCI-E接口为PCI-E 2.0 16X,目前市场占有率{zg}的应该还是PCI-E 1.1 16X

    ATI和nVIDIA的侧重点不同
    nVIDIA侧重游戏的速度以及兼容性 ATI的侧重点是画面的质


    ———————主板—————————————————————————————————————————————————————————————————————————

    ·NLX Intel{zx1}的主板结构,{zd0}特点是主板、CPU的升级灵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种CPU就必须更新主板设计 此外还有一些上述主板的变形结构,如华硕主板就大量采用了3/4 Baby AT尺寸的主板结构。

    华硕(ASUS):全球{dy}大主板制造商,也是公认的主板{dy}品牌,做工追求实而不华,xx主板尤其出色,超频能力很强;同时他的价格也是{zg}的,另外中低端的某些型号也有相对较差的产品。

     





郑重声明:资讯 【电脑关键词】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