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兰后山丹机械厂(一) 马超龙雀

原创兰后山丹机械厂(一) 马超龙雀

2010-06-11 07:09:57 阅读122 评论26 字号:

                  兰后山丹机械厂(一)

       经常看到马友们写的关于山丹军马场的文章,几个场的全都有,但很少有人提到兰后山丹机械厂,觉的挺遗憾;机械厂在山丹军马场的历史上还是占有很重要的一笔,这萌发了我想写点关于机械厂的文章,因为懒惰总是在找借口:没空闲、或总是顾虑着什么!昨天兰州的同学天勇回马场和老朋友龙娃、智山一块喝酒给我打电话,我和龙娃聊了好久,也聊到机械厂的许多事情,勾起我对机械厂的很多记忆,还是写点吧,顾及那么多干吗,全当对老单位的人与事的怀念!兰后山丹机械厂是我的{dy}个工作单位,六年的青春年华是在那度过的,是我深深想念之地,那里有我的老领导、老同事,有许多难忘的往事!

兰后山丹机械厂1957年建厂,最初为局直修理所,后因业务扩大1971扩建为副团级单位称修配厂。当时主要以拖拉机大修为主兼营部分农机具制造,拖拉机大修在当时的河西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1970年,修配厂开始研制农用挂车,1972年被甘肃省批准为农用挂车定点生产厂。1976年体制变动时,将局直加工厂、工程队编入修配厂序列,机械厂进一步发展扩大。进入80年代,修配厂更名为机械厂,1986年又更名为兰州xx后勤部山丹机械厂,即中国人民解放军9797军工厂。此时机械厂主要从事1-9吨系列农用挂车和汽车挂车、割晒机、镇压器、联接器及农业机械的零部件加工与制造;皮革加工、各式皮夹克等也具备一定规模;拖拉机、汽车大修及房屋建筑也占一定的比重。其中“兰马”牌系列农用挂车和汽车挂车为省级xx产品,在省内外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西北、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80年代企业迈入了以制造业为主,规模化生产的局面,是机械厂颠峰和辉煌的时代。进入90年代后挂车市场日趋饱和,企业面临转型时期,开发小型联合收割机等新产品,小型联合收割机因先天的动力不足、产品不成熟问题,和后天生产质量问题,加上挂车销售业绩下滑,其它新产品也未形成规模效益,机械厂一度处于很困难的时期;1999年机械厂被山丹马场三场兼并,后体制改革又转型为私营企业。

 我对兰后山丹机械厂最早的记忆是在四场上小学时,别人讲到机械厂有车间,车间这个只有在电影、电视中看到城市才有的东西居然在马场也有,当时的感觉就是很好奇,很想去看看,那肯定是个很不错的单位。事实上八十年代以前机械厂确实是马场数一数二的单位;地处总场,效益又好,又能学技术,是很多人羡慕的好单位。

        对机械厂清晰的记忆是上高中后,班里有机械厂的子弟给我介绍了许多关于机械厂的事情,也经常去厂子里转悠,走马观花的看看外围,感觉就是大,工人很多,有机械加工、铸造、皮革厂,占总场一半人。1989年上高三学校组织工厂实习,对机械厂有了直观真实的了解,参观了制配车间、修理车间、铸锻车间、下料车间、皮革厂、工程队,工厂正在热火朝天的赶做小型联合收割机,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我们学生也是初次见到机械的加工过程,很是兴奋,有说有笑,对车、钳、铣、刨、磨、铸、锻、焊工序有了直观的了解,对机械加工整个工艺看的最仔细,还做了不少笔记,机械厂带我们的是吕克军科长,当时他还很年轻,属中层干部,讲话声音洪亮,很自信,介绍了厂子的历史和现状,讲话一套一套的,吕科长穿西装、抽中华烟,学生们都觉得很牛,对正在生产的小型联合收割机也做了详细介绍:新产品,供不应求,现在是抽调各单位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全力赶货。

        现在回想这些,当时的机械厂正处于转型阶段,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老产品拖挂车已养活全厂二十几年市场已基本饱和,处江河日下时期,转型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客观的讲当时的刘文厂长还属创新改革意识很强的年轻一代领导,当时是在小型联合收割机和小三轮之间做了选择,上马的是小型联合收割机,其实在农业机械里联合收割机是最复杂、最难生产的产品,偏偏就选的是它,后来的实践证明,先天的动力不足、产品不成熟问题,和后天生产质量问题导致市场大量退货,给厂子转型泼了凉水。而小三轮除发动机部分,其它和挂车有很相似处,如果当时上马的是小三轮,发动机部分外协生产,是可以成功的,为何没上,我现在还搞不懂,也许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其实现在的企业大都是由专业厂配套生产配件,自己组装,利用品牌拉动市场;兰拖厂上小三轮就赚到大把钱。机械厂的改革是碰到了难题,上还是不上?马场人意识相对是保守的,依赖意识很强,不愿过多动脑子;后来是硬着头皮二次上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采用北京农科院的图纸(不是很成熟),但已是几年以后的事情,那时新疆2型、桂林联合收割机已很成熟,二次进入小型联合收割机的开发生产时机已过,虽然请北京农科院的工程师指导,但因方方面面的原因还是没成功。后来的工厂经营困难,一下滑到生死存亡的地步,是场区最困难的企业,再后来的兼并重组交三场,及后来的转型为私营企业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历史的必然。

       我到机械厂工作的时候正是二次上马小型联合收割机到交三场的六年时期,也是厂子转型时期,是很困难的时期,先是大学毕业实践一年,后先后在铸锻车间、修理车间、技术科工作过;那几年的风风雨雨还经常记起来。年轻正是学知识风华正茂的年龄,留下很多记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原创兰后山丹机械厂(一) 马超龙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