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城的佳作_云台_新浪博客

xx,收到摄友高文仲发自重庆的邮件。随函是在重庆游走各处留下的影像资料。阅之甚喜。

 

文仲新去一家图片网站担纲摄影师,终于圆了一直以来的夙愿——旅行、拍片。5月底便授命踏上前往重庆拍摄的旅途。虽只十来天,但足迹已遍布重庆外围各县。每天探访3个左右的乡镇,时间虽紧,但却充实,言称:“每天都和以往一年里{zh0}的{yt}一样。”已经拍了4000张100G。此次粗粗搜罗了一些照片,没有PS发给我先睹为快。图片没有以往的精心编辑和配乐,没有文字说明,但却散发出质朴清新的气息,饱含创作者的激情和思想,令人耳目一新。两个专辑“国家地理”和“万盛石林”,拍摄的是两个真正的古镇——塘河、石蟆,和一个已开发的古镇,还有电影《十面埋伏》的外景地永川竹海,和冒险两上的桫椤沟原始森林,江津中学,二溪渡江,等等。

 

片子看了几遍。很喜欢那种细腻委婉的风格,此时应是南方的雨季吧,总是山雨欲来的阴霾,湿漉漉的街衢,隐在浓重雾色中的远山,惆怅的游子,淡淡的乡愁,很有诗意。

 

尤喜“国家地理”专辑。寺庙里推xx的老人,江边长途车旁的山民,堂屋灶间劳作的农妇,乡村发廊里闲聊的人群,河边花花绿绿的洗衣妇,那一刻纯朴闲适的快乐足以感动观看照片的人,纵使隔着千山万水也向往这寻常巷陌的安居和从容。这些熟悉的场景使我想到了很多往事:想起96年我{dy}次出远门,便去了成都和重庆,虽然行色匆匆,但山城人民热情质朴的本色和那里秀美恬静的风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起在峨眉山上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叟笑意盈盈地对我说:“原来是北京来的贵客……”想起2000年去安徽婺源,行走在明清古巷中忽遇大雨,躲进一间老宅,坐在昏暗泛着霉潮气息的堂屋里,望着密如珠帘的雨线打在天井的砖地上,溅起朵朵雨花……想起山西碛口古镇的雨夜,回廊上点着木框吊灯,青灰色的屋檐上被雨水冲刷的瓦片闪闪发亮,晕出清辉……这些照片竟然勾起了不同时间、地点、景致的回忆,使我念及许多沉积在心底的深刻而感人的瞬间,好像是带着温润气息,带着久违的亲情和悠远,在我面前铺展开一幅栩栩生动的民俗风情画。

 

人世有时是这样的使人惊讶。照片上这些景物和人世也同我们存在于一个空间,但是与我们的生活是这样不同。他们仿佛又是存在于另一个时空,那个缓慢而空灵的时空。穿着素朴的老人,天真无邪的孩子,青烟袅袅的寺庙,塑着福禄寿喜神的门槛,悠长曲折的石阶路两旁是临街浅屋人家,门多开着,好像都可以进去堂屋里坐坐,讨盅茶水吃或借盏红灯。寂静的庙院,草丛中密布绿苔的石马石兽,昏暗庙堂内闪烁跳跃的红烛,和着灯下认真抄写的小僧,纵然世外再有多么浮华和现代,在这里也全然不觉,只这一切便是一个世界了。他们脸上那份满足与淡定,仿佛人世间的丑恶与艰难都被扫荡掉了,剩下来的只是更纯简且更端然的人,倒令现代世界惊艳了。

 

南方多奇景。随处便可见田畴河汉,开远清明;青山碧水,袅袅炊烟,日色阡陌,楼屋齐整,不必登高望远,城郭山川都在这里了。及至万盛石林,永川竹海更为人间罕见。先就一个气势已经叹为观止,森然密布,兵气四伏,风过则千军万马腾腾而来,天地有此造化都集于蜀地,难怪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了。

 

惟觉遗憾的是缺少文字注解,诸多人文景观,xx美景不知何地何名,其中典故。一些有趣的场景若能假以文字介绍就更为精彩了,也更具历史价值了。从文仲只言片语感觉到时间匆忙,一日要拍过十乡八镇的,真是辛苦!他是一个勤劳而清言的人,照片就是他的语言,他的表达。但不知此行是否作了简单的纪录,或当时的心情感受,寥寥数语,日后追忆当时当物,一定很有意义。忽然忆起在陕西的老郝有次去西藏,一路之上给我发了很多短信,抒发每到一地的感慨、见闻,他的文采{jj0}但却懒于动笔,我遂将这些短信记录下来,汇集成文,竟是一篇难得的散文游记,取名为《老郝的西行漫记》回馈给他,令他感到意外而惊喜。由此,行摄之中的随时记录真的非常重要。

 

虽然只精选了有限的照片,但也足使我领略了美妙的蜀地盛景,带给我美好的回忆。遥祝远方的朋友一路平安,并期待更多佳作和当面聆听游摄感悟。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来自山城的佳作_云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