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剪纸-让艺术回归生活- 韩靖的剪纸世界的日志- 网易博客

现代剪纸-让艺术回归生活

2010-06-14 14:05:19 阅读7 评论0 字号:

现代剪纸-让艺术回归生活 - 韩靖的剪纸世界 - 韩靖的剪纸世界

                                                                         丰收:韩靖现代剪纸

 

昨日,时值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代表名录一周年之际,由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和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国剪纸艺术展”在省美术博物馆隆重启幕:389幅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着当代剪纸艺术{zg}水平的精彩剪纸作品,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在文化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如何开辟新的艺术境界?现代剪纸,应遵循怎样的发展道路?我们又该怎样保护传统的剪纸艺术?怎样保护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带着这些备受xx的话题,记者采访了几位陕西剪纸艺术家和美术家,他们各自不同的观点或许会引来人们对剪纸艺术更大的xx和思索。

剪纸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剪纸最早是民间‘招魂术’的道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西安剪纸协会会长韩靖说:“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诗句中的桐叶剪出来的图案,应该是早期的“窗花”。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人们早在汉代已经开始了剪纸创作。

汉代以后,随着纸的发明和普及,剪纸艺术随之在民众之中普及开来。由于剪纸是适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材料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传世之作,唐代以后的剪纸实物非常罕见。现在我们只能从历代的典籍记载中,寻得一些剪纸的蛛丝马迹。唐代诗人杜甫的《彭衙行》里“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的诗句,唐代李商隐:“楼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等诗句中都有对剪纸的描写。这说明剪纸艺术很早已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

陕西剪纸被誉为“活化石”

“在全国诸多剪纸中,陕西剪纸被誉为‘活化石’。去年中国剪纸,也是以陕西剪纸为申请主体的。”陕西省非遗办副主任、剪纸艺术家李红军介绍: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较为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等,都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阴阳哲学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

陕西是中国剪纸艺术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陕西剪纸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造型古拙,风格粗犷,寓意有趣,形式多样,技艺精湛。

现代剪纸传统和现代的结晶

“在世界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把艺术还给生活’的观念深入人心。剪纸艺术首先在语言形式上得到了突破和改变,从而诞生了这样一批剪纸艺术家,他们在研究前卫艺术和传统剪纸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的表现方法来丰富剪纸语言,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我’的点。”于是,剪纸又有了新变化:剪纸不再是大众日常装饰品,而是表达自我情感的载体。2008年9月,北京当代美术馆推出的“95剪纸艺术展”,8位男女艺术家在保留并强调传统剪纸画面的单纯、强烈、平面、复数性等特征的同时,对剪纸艺术的表现材料和媒介做了不同程度的开拓,以传达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的新认识,新情感,引起了很大反响。

此外,一大批受过专业教育的学者、艺术家也推动了剪纸艺术的发展。他们的剪纸艺术来源于民间,却又融合了专业美术的理念,这些超前的艺术思想,会在剪纸艺术的“瓶颈期”起到xx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传统剪纸 要保持原汁原味

“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绝不能让它失传。”李红军介绍,传统的剪纸艺术依附于农耕文明的民俗而生存,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它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是,传统剪纸所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的价值,却是非常珍贵的。”

新的时期,剪纸何去何从?李红军认为:要把传统剪纸和当代剪纸,区别对待。首先,把一些代表性的传统剪纸作品按照分类,存放到博物馆,原汁原味保存下来,供人们参观学习。其次,是借鉴国外经验,由政府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民间剪纸艺人继续创作,通过这种途径保持传统剪纸的原汁原味。而当代剪纸,则应该让它更加现代化,并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李红军介绍,传统剪纸作品多为乡村艺人创作,采用正形负形、对称折叠、撕烧烫染等传统手法;而当代剪纸,则出现了专门的剪纸美术工作者:他们在民间丰厚的剪纸艺术资源上,将立体分层、叠加、旋转等多种方式运用到剪纸创作中。这些剪纸作品:已从传统剪纸单纯的表现喜庆祈福的民俗内容,转变为xx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感受,更多展现了对“人”本身的思考。他的现代立体剪纸装置作品《膨胀的纸片》,就是通过变形的纸雕艺术品来反映这一主题。

剪纸的精神内涵不能改变

“剪纸是一种依附于巫术上的艺术。传统剪纸是很庄严神圣的事,是给神看的。例如扫天娃娃,天下雨不停时,剪一个贴上就会雨停。传统剪纸的艺术性和价值正在于它所包含的虔诚和信仰之中。而现代剪纸是给人看的,这是传统剪纸和现代剪纸的根本区别。”对于剪纸艺术,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奇伟有自己的思考:传统剪纸属巫术信仰的精神范畴,而纸雕和现代剪纸则属于工艺品的范畴。他说,剪纸的非物质文化部分并不是剪纸的手工艺技巧和剪纸作品本身,而是它里面蕴含的一种传统精神和世界观。例如:现在,陕西一些艺人还会剪一种叫“五独子登天”的剪纸用来祈雨,在这里,造型和技法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在于:人们认为,所剪的这5个小人登上梯子上天会踩出雨来。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剪纸是一个手工艺过程,而更要注意到它所包涵的“不可触摸的”非物质文化部分,它的本质是精神的,是一种世界观。剪纸艺术在创作过程中,物质、社会和精神的分界并不明显。从剪纸的艺术造型看,它是物质的。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仪式中,剪纸的作用又是精神的。在保护剪纸的工作中,如果我们只注意到一些表象,努力将某种工艺代代传下去,却忽视了它背后所包容的精神信仰,这样只能保存文化的尸体。

让剪纸回归艺术本身

“要打破民俗的桎梏与束缚,让剪纸回归艺术本身。” 说起新时代剪纸艺术家的使命,韩靖有自己的分析和信心。近年来,西安剪纸协会一直以民间组织的身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宣传剪纸艺术。但是,剪纸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单靠政府的有限资助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现代社会有效的全面参与,需要人们艺术审美的自觉提高,需要社会各阶层的爱好者投身其中。原始的那种母女相传,邻里相传的单一模式,将会由有组织、有目标的社会团体、、文化人士的大量参与而发生新的结构转换。只有这样,剪纸艺术才能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永远鲜活。

西安剪纸协会,正是这样一个由众多热爱剪纸艺术的文化人、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团体。韩靖将自己的剪纸称为“文人剪纸”,并广泛借鉴国画、版画、装饰画等诸多的手法来丰富剪纸创作。“现代剪纸要创新,就必须从民俗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视觉造型艺术。”韩靖认为,在这方面,已故{sjj}剪纸大师库淑兰给我们提供了{zh0}的范例:库淑兰的剪纸画是真正意义用剪刀画的“画”。她将xx现代剪纸走向新的视觉艺术领域,探索人类灵魂与肉体的统一,探索剪纸在现代生活情感中最真实的表达方式。民间、现代的界线在库淑兰的彩色剪纸画中得到消解,她创造的剪纸形式代表了一个新视觉时代的开始。”(西安晚报:李珞)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现代剪纸-让艺术回归生活- 韩靖的剪纸世界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