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自己更“职业”?_杭州拾梦记_百度空间

文|谁谁谁
有位朋友住酒店时想在凌晨1点的时候收一份传真,但酒店商务中心却关门了。朋友找到经理甲,不行,又找到经理乙,还是不行,最终只好闷闷不乐等到翌日白天再收。
但有趣的是,同样是碰了壁,他却认为经理乙比经理甲更职业。原来经理甲在知道这件事后,就开始询问:是什么样的传真啊?一定要今晚收吗?为什么一定要传真,不可以扫描之后用E-mail吗?等等,等等。而经理乙什么也没问,只是礼貌地解释:对不起,我们商务中心的传真服务时间是早上九点到晚上七点。夜里的传真可以在第二天一早来取。如果您实在很急,可以试试附近的24小时便利店。
朋友认为经理甲的不专业之处在于:一,把别人都当傻子。你以为他想到的那些问题我没有考虑过吗?二,作为服务人员,没有提供建设性的服务。既然酒店没有这项服务,就应该帮我一起开动脑筋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法。三,没有基本的礼貌。就算他开拓不出别的思路,也没什么可被责怪的,只需要礼貌地解释一下这不是他们的服务范围即可。但他却连这一点都没有做到。
由此可见,尽管做的是同样的事,职业化和不够职业化的区别有多大。

你需要一些职业规范让自己更职业:
一、明确自己的责权利。不该管的事管了,是不职业,就像酒店经理甲;该你管的事却被别人插了一脚,同样是不职业。遇到后者,就要彬彬有礼地反击,直到让对方撤出你的领地为止。但不是你的责任的,就可以大方回绝,比如陪总经理出席晚宴之类。当然,想出风头的秘书也可以趁此机会露露刚买的小礼服,但出风头的后果很可能会被公司同事认为不够职业。
二、礼貌礼貌再礼貌。再严厉的拒绝和反击,都需要在一种礼貌、理性的行文和行为中发生,虽然这样的礼貌被有些激进人士认定为虚伪。但必要的虚伪可以让事情更有效率地进行。
三、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为自己留出余地。少用{jd1}的说辞,比如:这肯定不行之类的。可能、也许之类含糊的词汇有时会起到不错的效果却不伤对方感情。遇到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情要勇于“暴露”自己有限的责任范围,比如:这个,我需要请示一下我的老板之类的,为自己赢得回旋的余地。这样的好处是会被对方认为你是一个老实可靠的人。
简洁明亮的办公室里,职业化的言行举止是让人赏心悦目的一道甜点。它包括彬彬有礼的笑容,轻快急促的步伐,简洁明确的答复,客气但音量柔和的谈话声,当然,还有得体的衣着等等。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能够把一切事情的轻重缓急摆得很平,并且即使遇到不愉快的事,也能够让涉及的所有人都认为自己被尊重了,从而愉快地接受那个解决方案,才是个中高手。

谁谁谁 本名薛莉,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生活时尚版编辑、专栏作家。曾是网站制作人、项目经理及国际杂志中文版专题总监。著有《朝九晚五》《白领极限生存》《上海在xx》等。



郑重声明:资讯 【怎么让自己更“职业”?_杭州拾梦记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