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主要是利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生产理念、生产技术和传统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的。在我们国家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业的经营规模非常细小,与发达国家的相比,我们的农业不仅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且在国内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农业自身的弱势地位也日显突出,因此可以说,传统农业在我们国家尽管有它悠久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厚重的农业文化,而且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压力,在新的形势下确实应当进行改造,要改造成为适应现代化要求,特别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趋势的现代农业。
考察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还具有另一层重要含义:社会应当保障农民持续不断地增加收入,使其逐步赶上市民的收入水平并得以维持下去。这是一个和谐社会、公正社会所责无旁贷的。然而,在市场经济中,这一要求却是市场这一“无形之手”无能为力的——市场具有唯利是图的本性,这正是其生机勃勃的活力之根源所在,要求它保障农民收入的合理持续提高,无异于缘木求鱼。因而,这一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作为“有形之手”的政府肩上了。概括而言,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当有意识地、千方百计地致力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使其赶上市民收入并稳定地与市民收入持平,即以“有形之手”弥补“无形之手”的不足。
农业成为特殊弱质产业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然而,其产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不得不予以大力扶持,从而农业便成为“社会特殊扶持性产业”。维持和发展农业的对策可区别为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
在技术方面,包括实行集约经营、多种经营,改良作物品种,在提高化肥与农药品质方面进行科技创新,在化肥、农药的施用和保效方面不断有所突破,等等,以便尽可能增加产出、降低成本。所有这些举措当然不能仅仅靠农业本身孤军奋战,而是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同时在食品的发展中,也不能认为营养越丰富越好,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要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要有利于防止各种营养过剩所带来的疾病。当然这要从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主要是对城市而言。
在我们的一些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增加食物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的努力目标,仍然是解决温饱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组织形式的基础上的,是富有活力效益较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所以我认为建设现代农业xx符合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也符合建设新型产业的要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