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柄银锥_嗜玉堂_新浪博客

《辽史》第三十二卷 志第二 营卫志中载:

春捺钵:曰鸭子河泺。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晨出暮归,从事弋猎。鸭子河泺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长春州东北三十五里,四面皆沙埚,多榆柳杏林。皇帝每至,侍御皆服墨绿色衣,各备连锤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於泺周围相去各五七步排立。皇帝冠巾,衣时服,系玉束带,於上风望之。有鹅之处举旗,探骑驰报,远泊鸣鼓。鹅惊腾起,左右围骑皆举帜麾之。五坊擎进海东青鹘,拜授皇帝放之。鹘擒鹅坠,势力不加,排立近者,举锥刺鹅,取脑以饲鹘。救鹘人例赏银绢。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赐从人酒,遍散其毛。弋猎网钩,春尽乃还。





    这段记载反映了当时辽代皇室在春季的“捺钵”活动中猎捕水禽的一个过程。“捺钵”是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宫”。契丹人是游牧民族虽已建都,但皇帝也常不在都城。而是随四季的变化迁移行宫。此段文字不难理解,象我这种伪文化青年都能看懂。但其间有两个词估计要解释一下,“海东青”属鹰科,学名矛隼,中型猛禽,也是体形较大的隼类,所以又有巨隼之称。其体长56~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左右,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辽金的玉雕作品中就常有海东青猎捕天鹅的题材“玉器界里称这类题材为“春水”。还有一个词是“刺鹅锥”,从记载中可以看到它是一种狩猎工具,专门刺杀天鹅水禽。1986年发掘的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合葬墓,让我们得以一窥真颜。出土了一枚玉柄鎏金银鞘刺鹅锥,这玩意现在在首都博物馆,馆内还藏有这对短命鸳鸯的金面具,很具震撼力。顺便提一句这姑娘就是辽国xxxx的萧太后的孙女。

 

    我有幸从朋友手中购得一枚刺鹅锥的玉柄,这是他从香港买的。只知道这是个镶嵌器,具体用途不明。知识就是力量在这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玉柄为菱形,每个小面都制作精细一丝不苟。于是有了复原的念头,鹅咱现在是不能杀了,于是变成了豪华版的普洱刀。再为其做一竹管套以便携带,竹子是我今年元旦去龙岩山里泡温泉伐得,放在家中也已过了半年,依然翠绿。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玉柄银锥_嗜玉堂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