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北师大版)第三单元熔铸民族魂魄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熔铸民族魂魄

一、本单元地位

1、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在前两个单元“感受时代脉动”“踏上兴国之路”和第四单元“实现共同理想”之间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了“感受时代脉动”和“踏上兴国之路”两个单元之后,学生对当前世界与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处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中的社会,如何处理更高意义上的交往行为,即民族交往应当遵循何种规则,需要培养学生在认识民族与世界的基础上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的问题,这是承上。因此,教材安排了“熔铸民族魂魄”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集中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主发展、民族政策、民族精神等教育,并且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统一问题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交流问题,安排了相关内容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由各民族儿女共同组成的,作为中国人,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儿女共同的心愿,同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每个中国人都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深厚土壤之中的,在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我们应该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铸就民族魂魄。启下则体现在,只有认识到了民族的问题的重要性,才能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并为实现这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2、在学xx展中的地位:

九年级学生处于由少年期的转变时期,身心发展较快,成人感进一步增强,他们将把对于未来前途的关注和对人生意义的探求提到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来,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民族精神,使学生认识如何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在国家交往中的意义、从而完善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

二、本单元的逻辑结构

分三课:

第八课 民族大家庭  

第九课 振兴民族文化

第十课 弘扬民族精神

三、课标依据

1、我与他人的关系

“交往的品德”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2.2.6)。

2、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3.1.6)。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部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3.4.6)。

第八课 民族大家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发展学生分析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初步能力以及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正确对待国家统一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学生树立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构成的统一体。

2、民族区域自治。

3、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难点:

1、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3、“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三、教学时间安排:

3课时(机动2课时)

{dy}课时

教学内容:

{dy}站 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繁荣。

2、能力目标:了解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明白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培养了学生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构成的统一体。

1、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爱我中华》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二、新课学习

    思想驿站:想一想 (1)你的班上有少数民族吗?(2)你了解哪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1)各抒己见:图片展示的属于哪个民族?答:蒙古族;回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苗族。

(2)除汉族外,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千万以上的有壮族;人口在千万以下,百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17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下,十万以上的有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15个民族;人口在十万以下,一万以上的有布朗、撒拉、毛南、阿昌、普米、怒、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京、德昂、保安、裕固、基诺15个民族;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高山、珞巴、门巴、赫哲、鄂伦春、塔塔尔、独龙7个民族。

(3)介绍一个你感兴趣的民族:风俗习惯、文化瑰宝、代表人物等等。

风俗习惯:傈僳族的刀杆节,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泸水一带傈僳族人民的传统节目,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yt}。现在演变为每逢节庆都举行上刀杆表演。

每逢节庆日,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上刀杆时,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

夜幕降临后,在节日场地上燃起一堆篝火,男女老少围绕着火堆载歌载舞,待篝火燃成一大堆通红的火炭时,镖悍的傈僳族男子赤脚跃入“火海”之中,手舞足蹈,狂奔乱跳,踢的火花四溅,浓烟滚滚,还用滚烫的火会把脸抹得漆黑。这一活动就是傈僳族的“下火海”。

傈僳族是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民族。

文化瑰宝:傈僳族人民能歌善舞,凡遇结婚、盖房或收获时节,总要尽情歌舞。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大量富于民族特色和生活感染力的诗歌曲调,内容可分为生产调、盖房调、收获调及逃婚调等。傈僳族的诗歌通常都是七字句式,有严格的对仗。诗歌和曲调形成了固定形式,所有的诗歌都可以吟唱。常见的曲调有“莫瓜”、“由野”、“掰史”等。曲调有的高吭激昂,有的低沉感伤。演唱时,往往配以琵琶、四弦、口弦等。舞蹈的动作矫健有力,生动活泼,节奏性强。傈僳族民间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有神话传说、洪水泛滥、人类起源、大山大箸的来源等.如《天神捏地球的传说》《洪水滔天》《兄妹成家》《天狗吃月亮》等等;反映善良正直和凶残邪恶相斗争的如《绿斑鸠的故事》、《阿普和阿邓的故事》、《姐妹俩》等;在歌颂民族英雄和反帝斗争的故事中,“恒乍绷和木必扒”的传说家喻户晓。

傈僳族代表人物:傈僳族先民最早生活在四川省的雅砻江和金沙江两岸的广大地区,6世纪中叶,由于木氏土司的残酷压迫,傈僳族人民在头人木必扒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翻过碧罗雪山,迁到怒江地区。这是傈僳族最早从四川进入云南怒江地区的时间。1803年(清嘉庆十八年),恒乍绷领导的傈僳族与纳西族联合反抗康普土司的压迫剥削,遭清王朝的残酷镇压,被迫更名换姓迁往四川省的米易、德昌县定居; 1821年(光绪二十年),永北傈僳族丁洪贵、谷老四领导起义后的大迁徒,傈僳族中的虎、熊、蜂、鼠、鱼等十多个氏族先后到了怒江,这样傈僳族成了怒江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2、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民族。

    我国各民族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原因(过程):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民族分布情况,以及各种原因的迁徙与移民,使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走向相互融合。

3、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三、小结: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

2、能力目标:提高自己根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在现实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促进学生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民族团结和自觉维护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难点:民族区域自治;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思想驿站:想一想 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二、新课学习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最基本的要求。

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A、相互学习各民族的歌舞艺术;B、一些学校专门设置符合不同民族饮食习惯的食堂;C、不同民族在一起欢度藏历新年等等。

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径:                                                       

要实现民族平等,需要加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心里感情,充分尊重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语言等。

3、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答:A、要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B、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C、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怎样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又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大团结。

收集有关资料填写表格:

现象
表明

在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有一定比例
各民族均享有平子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各民族均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
各民族均享有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我国对禁食猪肉少数民族的饮食充分理解和尊重,并给予特殊的照顾。
各民族都有保留自己的民族习俗和生活方式的权利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领主、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使少数民族群众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各民族公民享有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三、小结

四、作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什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三站 维护国家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zg}利益;“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2、能力目标:理解实现国家的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增强同学们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想驿站:用郑成功的故事导入新课。

1、你知道郑成功的故事吗?

2、请你谈谈对郑成功历史功绩的评价。

二、新课学习

1、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讲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维护民族团结;二是讲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2、“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答:(1)元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清朝施琅挫败分割台湾的阴谋。(4)18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刘铭传为{dy}任巡抚。(5)1943年《的开罗会议》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在国际法上明确无误地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反分裂国家法》出台的意义。

制定此法,把国家有关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化,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有利于动员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有利于遏止“xx”分裂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有利于维护台湾海峡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谈一谈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B、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惟一合法政府。C、我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分裂,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D、实现祖国的xx统一,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任何xx势力都是不得人心的。E、青少年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祖国的xx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

诗中强烈反映了长期以来,台湾人民对祖国充满的无限思念之情,实现祖国统

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即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三、小结:

四、作业:什么是“一国两制”?谈一谈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郑重声明:资讯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北师大版)第三单元熔铸民族魂魄】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