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事业是饭碗,情趣是生活; 饭碗要端好,生活要多彩~~~ 自幼喜好武术,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学过的东西:长拳、查拳、少林、大、小洪拳......... 经济独立后开始闯荡大江南北,遍访天下武师,但只开眼界,少动手脚,xx是天桥把式的路子~~~ 曾有几年,为了饭碗,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后猛醒,再也不能这样活~~~ 十余年前开始练习陈式太极,拜访过多位陈拳老师,深为陈拳无限魅力所迷,至今练习不缀 亦痴迷于中国冷兵器,业余时间除习拳外,沉醉于刀剑丛中,阅读了大量古代兵器文献,小有心得~~~ 今辟此小阁,邀有缘友人来此研拳、赏剑、静读、品茗..........
| ||
BUCK 110 本来我对量产刀尤其是量产折刀几乎没有一点兴趣的,但今年打算多去山里走走,直刀有时带着不方便,便想起了BUCK 110,有一热心刀友推荐了国内一家信誉很好的经销商,看着商品不错,索性买了二把,一把普通款,一把野牛角贴片款。 到手后,果然名不虚传! 虽是量产,但所有工艺一丝不苟。典型的猎刀头,型制流畅,便于切割,加上小反刃,充分解决了挑的需求。弧形握柄,把持牢固。刨削刀尖(Clip point)的设计使其具备了足够的弧度来应付剥皮的动作,并提供有如xx般的穿刺能力,刀柄由整块黄铜切削而成,中间镶以木头,不仅坚固,且可防止握柄腐蚀及滑手(木制部分),故溪钓、海钓者亦十分喜爱。刀屉封头的黄铜(牛角柄是白钢)抛磨精细,刀轴与之结合达到几乎看不见的地步。我觉得110处理的{zh0}处是背锁,展开时刀身无丝毫晃动,坚不可摧。封合时,锁开又不用费太大力气,{jd1}的便于出刀。 BUCK 110在1964年9月出厂时,当时户外活动所使用的刀大多为二~三片刀刃的工具刀或无锁定装置的大型折刀,虽然当时后锁定(Lock back)已被发明,但因品质不佳而为受重视。然BUCK 110以其优越安全的锁定装置,黄铜及木头所制成的结实握柄,它那坚固的刀柄可在紧急时替代槌子,刀刃的持续性更是许多动则数千,数万的刀子所无可比拟,不论是从收藏的角度或实用的考量,他都是值得拥有的好刀。随着越战的爆发,BUCK 110亦跟随着许多美国大兵的手流传到了许多地方,并在实际的野外经验中,再次证明了它的实用性。Buck公司很快的便发现了市场对Buck 110的喜爱,除了持续维持110的生产外,并以其为基础推出了许多样式:1969年推出了将刀长缩短为3”的Buck 112,稍后推出了在握把具有指沟(Finger groove)的Buck 110 FG、Buck 112 FG,其余如大马士革的刀刃,骨柄,David Yellowhorse(xx的美国原xx艺术家)的艺术刀系列,80年代推出使用钛为刀柄的轻量版Buck 186(在刀面上coating(镀膜)一层钛之氧化物,其分子结构与陶瓷的结构相似),使刀刃达到80-90 Rc。Buck 公司选了三把刀型来推展Buck-coat系列,其中一把便是Buck 110(型号为110Z5、110Z4),最近Buck 亦将110的刀刃材质改为BG42;此外,每当Buck 公司xxx的纪念刀总是少不了110,Buck 110俨然已成为Buck 公司{zj1}知名度且成为其精神象征的刀了! 再说说BUCK 刀厂的历史 BUCK刀是北美制刀业中最出名的,以高品质而闻名。{dy}把BUCK刀生产于1902年,是年轻的刀匠学徒Hoyt Buck设计的。通过对钢材的回火处理从而使刀刃能够长久的保持锋利。Hoyt每把刀都是手工刀,他用废旧的锉刀做原材料。在二战期间,他做了很多刀来帮助北美的xx。在战争结束后,他去到圣地亚哥,和他的大儿子AL BUCK在1947年创办了H.H. Buck & Son公司。Hoyt去世于1949年,他的大儿子Al 接手领导公司度过了又一个关键的一年。 ({zh1}二张图中长的折刀,是我在二十多年前买了一把国内仿刀,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BUCK,这把刀我在野外时替我出了不少力,剥皮、砍树、当工具,竟无一点损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