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英特尔中国· 传统的磁片硬盘将让位于固态硬盘

,

正如当年U盘(USB Stick)取代传统软盘一样,固态硬盘(SSD)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磁片硬盘,这种趋势正在从后端的服务器中拓展到前端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中。

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磁片硬盘有如下的不足 :

  1. 数据存取速度慢,其速度跟不上电脑其他核心部件的发展,虽然容量不断增大,但是在过去十多年(以1996年为基数),速度才提高的30%多,而在其期间以太网从10Mbps发展到1000Mbps,提高了100倍,处理器速度提高了175倍。
  2. 功耗大,噪音大。
  3. 尺寸受限制,重量大,
  4. 抗震和防摔性差。

第2到4点的不足尤其不适合移动计算平台。笔记本和各种移动设备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的硬盘就变成制约这些设备创新使用模式的短板。

固态硬盘和磁片硬盘在数据读写上的本质差别造成了功能特性上的差别

首先:用于存储数据的介质不相同。

传统的磁片硬盘(温氏硬盘)是将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这些磁介质都附着在圆形的磁片上,这也是它被称为磁盘的原因。而固态硬盘是将数据存储在被称为静态存储器(SRAM)的集成电路中,也就是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芯片中,所以固态硬盘也叫电子硬盘。和U盘中Flash Memory(闪存)数据存取原理基本相同。

其次:数据读写的原理不同。

传统的磁片硬盘也称为机械硬盘,因为附着磁介质的圆形磁片都固定在穿过它们 同心圆的旋转轴上,旋转轴和圆形磁片相垂直。在每个圆磁片的上方都有用于读写的磁头,它们固定于可以在磁片平面水平方向运动的机械臂上。当圆磁片高速旋转式,横向运动的磁头就可以在磁片的磁道上进行数据的读写——磁场极性的变化。因为需要依赖磁头机械臂的运动,所以这样的读写速度只能限定在毫秒(ms,千分之一秒)的数量级,而且读写速度提升的空间基本上挖掘尽了——读写的速度受制于”机械运动”。

固态硬盘则是另外一种情形,数据读写都是电子的无需机械运动,速度是电路开关级的,所以读写速度目前是微秒级的(μs,千分之一毫秒),随着晶体管技术的进步速度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

上述两个主要的不同点除了造成数据读写速度上的差异,还带来以下的显著差异。

机械运动需要的能耗也远远高于晶体管的开关能耗,同时噪音也无法xx,而固态硬盘几乎是零噪音。

震动和跌落也是传统磁片硬盘的致命伤,抗震抗跌落的级别远远低于固态硬盘。带机械部件的磁片硬盘和磁头是特别怕摔的,如机械臂受损,磁道被磁头划伤或者毁坏。固态硬盘没有机械系统部分,只要没有伤及芯片和电路,它们 的工作则”一如既往”。

体积/尺寸:磁片硬盘受制于磁盘面和机械臂/磁头,所以在体积/尺寸上灵活性受到限制,所以要做到iPad这样的设备中就是痴人说梦。固态硬盘并不一定要采用传统硬盘的尺寸规格,而可以做成各种形态。

英特尔的固态硬盘产品和方向

经过几年研发和投资,英特尔已经推出了完整系列的固态硬盘产品。用于服务器/工作站和存储设备的SLC(单层式存储单元)的高速固态硬盘;用于笔记本/台式机以及以读取为主的服务器的MLC(多层式存储单元)的固态硬盘。

目前英特尔和美光公司合作,以摩尔定律的速度来发展固态硬盘,大约每18个月将基本存储单元的密度提升一倍,从而每次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比前一代的固态硬盘的尺寸更小、成本效益更高、容量更大。从2006年采用50纳米制程技术开始,在2008年推出34纳米制程技术,到今年的25纳米制程技术,英特尔和美光合作推出了业内最小的半导体光刻技术,并将它用于固态硬盘,目前已历经了三代。

在25纳米技术用于固态硬盘之后,256GB,512GB甚至1TB的固态硬盘成为基本型号就只是时间的问题,当大容量的固态硬盘成为主流之后,传统的磁片硬盘退居四线{zh1}从电脑系统内部中”退出”就不可逆转了——成为外部存储或者备份存储可能是{zh0}的归宿。目前阻碍这种趋势{wy}的障碍就是成本,英特尔加入固态硬盘的竞争会使这种趋势更加明朗,因为固态硬盘的发展现在遵循摩尔定律了,因为它的核心技术已经从磁盘/磁头读写技术转向晶体管存储技术了。按照这种趋势,固态硬盘成为电脑中的标配就不遥远了。

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的笔记本电脑早在2009年初就更换了80GB的英特尔固态硬盘,用了将近一年半。开始用还不习惯听不到硬盘的”嘎嘎”声——老以为文件没有拷贝成功。其他的优势都体会到了,笔记本轻了,电池的续航时间长了,系统启动和关闭的速度快了,文件的打开/存取都快了。最重要的是,笔记本电脑是到什么地方出差都带着的,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再也不用担心”颠簸流离”的硬盘罢工了。




其他归属标签: , ,

2010年6月10日  |  :

SSD 好用啊

2010年6月10日  |  Jacob :

妨害固态硬盘主流化的主要因素是扩容缓慢而且价格昂贵。 如果真如您所说,这个领域也受摩尔定律的影响,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可以在市场上看到1TB、1.5TB甚至容量更大的固态硬盘了,但现在能买到的较大的固态硬盘也不过是128GB,更少见的256G产品价格达到五六千块,与传统的硬磁盘相比,虽然使用体验更好一些,但投入成本差距也太大了。所以希望英特尔能加快研发,让固态硬盘能更快的走进我们的电脑。

2010年6月10日  |  赵军 (Jun Zhao) :

闪存的容量和制造成本是最近几年才有突破的,之前只能用于U-盘的小容量应用。 因此不可能现在就可能有大量的1TB,1.5TB的固态硬盘,这是个市场现实的问题,即使做出来,恐怖的价格还会大量的客户吗?

如果技术进步和工艺到今天还不足以做到和相传统硬盘抗衡,固态硬盘在今天只能先切入一下溢价高的市场,如xx笔记本电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盘阵——功耗低的优势和更好的可靠性,IDC现在的主要费用是电费和网络干线的租费。

可以这样设想,摩尔定律让我们知道,同样的价格,2年左右时间,容量就会翻一倍,所以到1TB只是时间的问题。

2010年6月10日  |  iCat :

在介绍一个新东西的时候,我们习惯于这样的记述方式。 老的东西有什么什么不好,新的地方有很多很多优越于它的地方。 而,新的不好,只有到新新产品出现,才会写到这个产品的介绍上。 SSD真的那么好? 因为读写次数有限,我买的netbook里带的SSD已经坏掉哦。

2010年6月10日  |  赵军 (Jun Zhao) :

我的笔记本去年年初就换成SSD了,80GB,而且是上班用的笔记本,天天用,目前还行,没有出过问题。所以SSD的品质还是有差别的,不是什么闪存芯片都能拿来做固态硬盘的。

一分钱一分货,贵的是有原因的。技术成熟了,就不贵了。

现在好的还是贵。



评论准则:欢迎您发表评论,不过所有评论必须适度。带有攻击性、偏离主题或带有欺骗性的评论将会被删除(不显示)。在向英特尔的博客提交评论之前,您必须同意我们的和中的规定,并且如果您大于或等于 13 岁,就必须在您的评论中附上自己的姓名。您的姓名和个人信息不会被用作其他用途,并且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也不会被公开。

免责声明:此处以及所有相关评论中表述的观点均为原作者个人的观点,并非必须反映英特尔的看法。所有英特尔属英特尔公司或其子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财产。其他名称和品牌可能归其他公司所有。

郑重声明:资讯 【博客@英特尔中国· 传统的磁片硬盘将让位于固态硬盘】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