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寻找春天的声音-- 油菜花、宣纸、围屋、土楼的大合唱- 2 ...

  与中国传统陶瓷一样,纯粹的手工宣纸技术已经无可挽回地消失了。现在最地道最“原始”的宣纸厂也是半机械化生产,精简了很多的步骤;好在主要流程仍然没变,大概是以下几步:

  1. 取青檀木的皮、沙田稻草等原料,捣碎,加入草木灰等下锅蒸煮。青檀是{zh0}的造纸原料,{jp}宣纸应该是只用青檀皮造出来的。加入稻草是为降低成本,至于以什么比例混合,每个批次的宣纸都不一样,可以按照买家的需求定制。

  2. 将蒸煮过的青檀皮放在朝阳的山坡上,日晒雨淋,使之自然漂白,这一步耗时数月却至关重要。虽然使用化学药剂可以很快将原料漂白,但化学漂白的纸是呈酸性的,寿命极其有限。现代科技固然发达,却终究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传统工艺看似笨拙,却有它不为人知的神机。

  3. 将漂白过的原料碾碎、浸泡、发酵、打浆,传统工艺里这些都是纯手工完成的,因为手工舂捣可以{zd0}限度地保护树皮纤维,如此方能“纸寿千年”。但现如今再让人手推脚踩地舂捣肯定没戏,能做到半机械化已经很了不得了。

  4. 手工抄纸,传统抄纸就是“捞纸”,工人拿着竹帘去纸浆里一捞,捞上来的纸浆要份量适当,再左右摇晃均匀,如此造出来的纸才薄厚一致。现在的抄纸工艺进步了,纸浆在大管道里流动,一拨开关哗地放出来,留在竹帘上的便是一张纸,多余的流进下水槽里回收,再次进入主管道。想必这样设计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抄纸是最有技术含量也{zj1}观赏性的一步,宣纸的品质和脾气全都来自于抄纸师傅手上的感觉。所以千百年来造纸术虽然进化了很多,但{zh1}这一抄一扣却始终未曾改变。若不是这看似简单的坚持,“纸寿千年”根本无从谈起,我们也永远没有机会一睹历代书画大师的真迹了。

  5. 抄制好的纸是湿乎乎的一大摞,需要放置片刻让其中的水分自然流出,然后再焙干。焙纸时,工人用手轻轻一捋,便撕下一张,贴到用炉火加热的暖墙上,用扫帚抹平。转眼间水汽蒸腾,好像变魔术似的,一张宣纸就这样诞生了。

  6. 烘干的纸每100张为“一刀”,裁好边、盖上印章,大功告成,即刻送往全国各地艺术家们的手中。

  在博物馆里见多了历代大师的书画真迹,使我们习惯性地觉得“事情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嘛!”殊不知这却是中国人独享的专例。虽然造纸术很早就传遍世界,但没有哪个国家能造xx年不坏越用越结实的纸来,只有中国宣纸!怪不得李可染会向宣纸工人“谢恩”,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只能在脑子里YY苏东坡的书法、唐伯虎的画了。

郑重声明:资讯 【游记- 寻找春天的声音-- 油菜花、宣纸、围屋、土楼的大合唱- 2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