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女博士曾经说过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老虎为了让虎仔尽早独立,会有意识地往外赶这些小虎;小鸡如果只是依偎在母鸡的翅膀下,也不可能学会觅食;而雏鹰如果沉醉于老鹰的呵护,就永远不能翱翔天空。人作为生物的一分子,更应该用推出的爱,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让他尽早走出家庭,适应社会。
有一次,夏杨的同学问他:“夏杨,我看你自己到处去,能力挺强的,是从书上看的,还是你的爸爸妈妈教的?”夏杨调侃地说:“为什么就不能是自己练的呢?”
确实,夏杨的社会适应性是比较强的,他能和各种不同的人交往,和老年人有话可说,和中年人有感兴趣的话题,和同龄小伙伴及其年纪更小的小朋友也会相处得很融洽。这种适应能力是经过了一个过程的,是从他小时候起,我们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他自我锻炼的结果。
比如到外面去吃饭,需要和服务员交流,我常常让夏杨去把我们的要求告诉服务员。 “夏杨,你去告诉阿姨给我们的菜里加点盐”……就是这样的一些小事,我们希望他通过自己的表达,达到与别人沟通、取得别人理解与帮助的效果。
记得夏杨小时候到医院看病,他自己会走路了,我就让他自己去挂号,我在旁边等他。他那时几乎够不着挂号台,他踮着脚挂完号,自己拿着病历,到了医生那里,我让他自己向医生叙述病情。他自己坐在凳子上,我站在旁边。别人看了觉得很奇怪:这个妈妈怎么了?其实我是想通过这些小小的事情,反复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让他用自己的表述,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他的自信和独立性就会一点一点增强。
当然这种独立性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如同我一开始是抱着他,后来是领着他,再后来是跟在他的身后,再后来看他走出我的视线,慢慢地,他就可以独立地去做一些事情了。
人的自信和对社会的参与能力,就是在每一件小事的成功中,不断增强起来的。
小时候,我带他外出,都是让他排队买票,我在旁边等他。有几次去北京,{dy}次是我带着他到处玩;第二次他长大些了,我在开会,会放他到某个地方玩半天,再回到原处。再后来,他说想去北京买书,我确认他可以独自旅行了,就让他一个人去北京,独自去处理旅行中的各种事情。通过这些事情,他获得了自信、自豪感,并且这些感觉不断被强化。
我们有意让他多跟陌生人接触,并从不同的人那里接受新鲜的知识、新鲜的刺激,丰富他的阅历。这样他就不会见了陌生人不知所措,无话可说。见多才能识广。
我们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愿望,都有希望他人以我们的方式来欣赏我们、接纳我们的欲望。我们与他人的心理联系,是我们整个情感生活的基础。
英语中有一个词“social”,是社交、有社会性的意思。一个人在社会上,必须学会“social”。它不是那种虚伪,又带有“手段”的“social”,而是能够辨别他人的感觉、理解别人的需要、解读别人情感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应用于人生的诸多方面:伴侣关系、养育孩子、销售、管理,甚至各种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活动……
我在年轻时,虽然内心里有着满腔的热情,但在陌生人面前,我有时会不自信,没有安全感。我不希望我的儿子去经历我曾经的那种害羞和不安全感,我希望他能以一种比较自然的方式,拥有一个良好的“social”能力。不是八面玲珑、能说会道,而是以一种贴心、真诚、令人心悦诚服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赢得别人的尊重、亲近和接纳。
尤其在这样一个越来越高度国际化的社会中,包括英语在内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不同习俗、民风的了解,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交往的体验,都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社会性。
所以,只要有可能,我就带上他,一是能够把时间双重利用,既不耽误工作,还能和孩子多在一起;二是尽量多让他参加一些我们的活动,包括参与我们的一些工作。当时在我们的英语俱乐部,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夏杨是积极的参与者。圣诞节时,他扮圣诞老人,用英语给大家祝福;情人节的时候,他主持大人的晚会,一个小孩竟然把气氛搞得特别热烈。他是我们俱乐部里最小的会员,经常跑前跑后地为大家的事热心张罗。
1997年,我们在济南市植物园,举行了泉城万名儿童“庆六一迎香港回归”签名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参与。我分配给夏杨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活动现场,他给我们做双语主持人;他{dy}个在那条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如今,那条八米长的签满稚嫩名字的横幅,一直被保存在香港冀鲁同乡会会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应该再加上一条:与万人谈。夏杨很小的时候,我就利用各种机会,让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爸爸妈妈这样一个小圈子里。姑姑、爷爷、舅舅、姥姥、姥爷……让他感受到来自不同亲属的爱,让他感受到来自朋友圈子的爱,让他接触亲人、熟人、陌生人和不同年龄的人,让他在人类社会的大家庭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一个孩子只有经历得多了,见得多了,在各种场合下,他才会有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应付自如,成为一个社会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协作精神较强的人。
培养兴趣广泛的孩子
一个初一的女孩,天真、活泼、热情、可爱,是个很有主见,却不太“守规矩”的丫头。写武打小说、唱流行歌曲、看电视、玩游戏、爱爬山、喜欢所有的动物,还要去西藏寻找梦中的雪原……
她的妈妈很苦恼地对我说:“我女儿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真是急人啊!”
我问:“她在班里是个什么名次?”
她说:“五十个学生,十来名上,也不往前冲冲,稳得好像把那个名次买下了。怎么也得弄个前五名吧?”
我舒了一口气,笑了。
一个活力四射、兴趣广泛的孩子,成绩稳定地保持在这样一个名次上,还有什么可苦恼的呢?
我不明白:还有什么比一个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年轻生命,更让我们做父母的感到欣慰的呢?
我当然也明白:在应试教育的竞争中,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患了“名次恐惧症”。在升学的压力面前,人们有时很难看清教育的真正意义,即使明白,也有很多的无奈。但有些事情,我们父母还是可以有所改变的。比如,别那么紧地盯着孩子的分数,尽量为孩子提供多彩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丰富的生活情趣。
有一个男孩,他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一千人中xxxx,但很遗憾这个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好,再也没有其他的业余爱好,而且与人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不是很好。一般来说,像这样成绩突出的孩子,应该是一个思维比较活跃的孩子,而思维活跃的孩子都应是兴趣广泛、综合能力较强的孩子。
为什么这个孩子会这样?原来这个孩子的家庭是个比较封闭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wy}要求就是学习成绩好,除此以外,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孩子的成绩上去了,但他的社会性和思维的开阔性,却因为生活内容的单一而被限制了。
孩子与大量的事物和思想有自然的关系。我们培养的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应该在体育、自然、手工艺、科学和艺术等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在这样活生生的“书”中,学习新的生存方式,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书本知识。
孩子喜欢的东西,就是他需要的东西,父母在这一点上,不应逆孩子的兴趣而行,而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应孩子的天性。他愿意涂鸦就让他尽情挥洒;他愿意歌唱,就让他一展歌喉;他愿意看动画片,就适当地让他如愿以偿……他的探究心理要满足,他的创造力要发展,他的想象力要驰骋,他的专注力要培养,他的动手能力甚至是在对玩具的破坏中训练出来的,很多很多的东西,就是伴随他的兴趣获得的。
夏杨在八岁时,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我们在珠海,我就在他的一再要求下给他报了电脑班,他作为{wy}的孩子,跟着大人一起学。那时还是DOS操作系统,他自己摸索出了简单的编程,还学会了五笔字型。当时他是凭着兴趣在学,结果长大了以后,他发现小时候学的电脑其实很有用。现在他不光用左手一手打字被同学们戏称为“无影手”,而且感觉在电脑面前有一种亲切感,编程似乎无师自通,对系统也格外熟悉,帮同学修理机器,有很多“绝招”。
夏杨上高中时参加夏令营去澳大利亚,参观一所中学时正碰上学生们上计算机课,他利用VB软件,在短短两分钟里,给他们编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小软件,让那些学生挺惊讶。
在山东实验中学读书时,夏杨自己做小软件,还编了一种“自恋”的程序。一旦用了之后,它或者会模仿砸鳄鱼的游戏,必须用一个红嘴唇的光标亲夏杨的照片,才能解除锁定;或者系统自动重启,然后在命令符下有问题,问“喜不喜欢夏杨”。如果回答很多遍的答案都是喜欢,就通过了;如果有一次不喜欢,就会有大批的乱码在屏幕上滚动,同时发出响声,很吓人地问“喜不喜欢夏杨”。其实并不危险,是他故意做出来吓唬人玩儿的。
英才学院网站最初的设计和后来的一些整体结构的策划,都是夏杨自己做的,学院的{dy}个网上报名咨询系统,也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在记事本里用脚本语言写出来的。夏杨曾负责我们山东英才学院的网站、论坛、招生咨询系统的技术维护,他的编程能力得益于从小对电脑和网络的接触和介入。
我的一些同事至今还饶有兴趣地提起,1998年,我们刚刚筹建英才学院的时候,需要在电脑里打开一个很重要的资料,但格式很奇怪,怎么也打不开,请了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办法,十四岁的夏杨鼓捣了几下,竟然就很巧妙地解决了,真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夏杨喜欢鼓捣修理东西。他上剑桥大学之后,有一次放假回济南,他的一个在加拿大读书的同学要他帮忙修一修家里的电脑,夏杨欣然前往。修完后不过瘾,接越洋电话还开玩笑地说:“你家里还有什么要修理的,电冰箱、洗衣机,我全想拆开修修。”这种动手能力应该就得益于他从小的各种兴趣。
我一向秉承“三个开放”的教育原则:向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向课外开放。夏杨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注意发展他兴趣的多样性,看电影、听音乐、练武术、组装航模、做小记者、当电台播音员、旅游、养小蝌蚪……凡是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我们都尽量地满足了他。不是说其他的特长不好,我只是顺应孩子的兴趣。
夏杨曾经参加小记者班,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教育台做业余少儿节目主持人;在电视上给英文的原声电影配音;初中的时候在电台的英语节目里做客座主持,现场接听一些大学生的电话,竟然跟人家聊得比主持人还来劲儿。这些都是他的兴趣使然。
在夏杨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像很多家长一样,给他报了各类兴趣班,但我给他报的不是“书法”、“绘画”等,而是认为能够培养他的“三个面向”的能力的,包括强壮身体的。比如电脑班、小记者班、航模班、快乐夏令营、拓展夏令营、武术班、游泳班等。我更希望孩子成为熟悉现代科技社会、具有动手能力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我们同时鼓励夏杨参加校内外的各类活动和竞赛。他曾经多次在全国中学化学、生物、物理、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和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奖,也多次获得全国英语能力竞赛的奖项。
说真的,我并不是特别看重他在这些比赛中的名次,更看重的是他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所培养的一种竞争精神。成功了,他会增强自信;一时失利也是让他体验挫折的时机。这一切,都是在我们尊重他个人选择和兴趣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他能够在学习和兴趣娱乐之间取得平衡,并能在这种平衡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位妈妈对我说:“现在的传媒对孩子影响太大了,那么大的信息量对他的学习是一个很大的干扰,我们家的电视几乎不开,家里的网线也让我给拔了……”
我很遗憾这位妈妈付出的“苦心”。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媒介信息是他们须臾不可分离的“社会空气”,它对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假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回到一个“大众传媒哑音”时代,甚至回到没有任何电器的时代,将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做父母的,不要企图捂住孩子的眼睛,关闭他看世界的窗口。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工具,也是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期。据统计,广播问世38年,拥有5000万听众;而达到这个数字,电视用了13年,网络只用了4年。在这样一个传媒异常发达的社会背景下,父母无法抗拒大众传媒对孩子的影响,那我们能够做的,就只能是积极地利用大众传媒,为孩子开启多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培养更多的兴致和情趣,使孩子拥有一个更丰富多彩的生命。
夏杨小时候,传媒远没有像今天这样发达,但我努力寻找机会让他多接触。在他幼年的时候,我给他订了《儿童时代》、《好娃娃》等杂志,在电视媒体上引导他看适合他年龄段的各种节目。上学以后,他把作业写完,愿意看电视、听广播、玩游戏都可以。
等他上了中学,传媒越来越发达,他利用传媒接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电脑、VCD、DVD、磁带,学英语,看大片,传媒成了他课余拓展学习领域、扩大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渠道。
当年我在英国留学时,见到那些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光盘,包括游戏软件,那时候国内还很少这些东西,我也是买回来,让夏杨见识。我不限制夏杨玩电子游戏,只要他完成作业,有时我还会鼓励他玩。我想,游戏的竞赛意识、高度集中的状态,能够在孩子感兴趣的虚拟的游戏情景中,强化他的意志力、专注力、竞争精神等品质。
当然,也要防止孩子上网成瘾。有的父母一看孩子上网,会说 “又上网了?不许聊天”,“只许玩一会儿,听见了吗?”这样的监督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我的体会是多关注孩子,随时了解孩子的状态,同时为孩子创设更多、更丰富的生活环境,把他的兴趣引导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多让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交朋友,让他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精彩有趣,他就不会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
现在有的学校把不准学生看电视,当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有的家长也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一样,不敢让孩子亲近大众传媒。我认为,这无异于把孩子放到了一个孤岛上。大众传媒就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佐餐”,尽管含有杂质,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全息全感、全方位的,现代传媒把一个多元的世界和丰富的信息充分传达到每一个人的面前。远离它们,无异于捂上眼睛、堵上耳朵、关上心灵的窗户。
我认为,孩子考高分和业余兴趣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夏杨之所以能考出高分,又有丰富的业余兴趣,在多种信息渠道之间自由切换,原因是他已经养成了快速完成作业、快速掌握课内知识的习惯。另外,多媒介的传播,丰富了他对各种信息的接受,直接扩大着他的思维空间,促进着他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当然也促进了其课业成绩的提高。
面对孩子越来越丰富的成长环境,父母亲需要有一定的判断、过滤和筛选能力。孩子小时候,是父母为他过滤、筛选;孩子大了以后,是孩子自己的判断能力在过滤、筛选。孩子有着什么样的判断能力和选择标准,是父母有意培养的结果。
在夏杨成长的过程中,我试图把一种判断是非的标准,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里,用他在不同年龄段能懂的方式告诉给他。潜移默化中,我相信,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因而能在纷繁的环境中,汲取对自己的学业和精神生活有益的东西。
夏杨是学生命科学的,还担任了剑桥大学很多社团的组织工作,每天穿梭于教室、实验室和各种繁忙的社会活动中。我和他爸爸也提醒他注意时间的分配,但他说:“有机会融入这么丰富的生活,面对这么多的挑战,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学习过程。”
其实想一想,夏杨今天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他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发展多种兴趣,是从小养成的一种习惯和能力。他已经开始把紧张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当成一种自然的生存方式。我想,这还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吧?
会考试也是一种素质
“真没见过你这样的家长!临考试了还带孩子出去玩?”老师跟我急了。
还有八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我竟然替夏杨向老师请假一周,要带他去广东玩一趟。
老师不急才怪呢!
我能理解老师的心。但我在向老师表示歉意的同时,和丈夫一起,还是坚持带夏杨去领略那片他不曾见识过的南国风光,因为对他来说,那又是一个全新、未知的世界。
一周后,夏杨回来参加考试,拿回了双百。
这是夏杨上小学二年级的事。
初中、高中时,孩子们已经被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逼得神经发紧,而夏杨经常在考试的前夕,还悠然地听着音乐,或上网,或鼓捣他的那些小物件……
不是他特别聪明,而是他觉得考试“就那么回事!”
不是他不重视考试,他说:“考试也是一种能力和素质。”
虽然目前强大的应试压力,也许会给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在还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xxx试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前提下,我们只能教会我们的孩子从容面对。
真正的素质教育,既是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道德、体格、心理的塑造过程,同时还应该包括让孩子有很好的应试心态。
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学生能够免于考试。而且,不仅在学校生活中,在人的工作中、终身学习进修中,考试也是一种适应某种标准的办法。而考试的目的不应该是让孩子围着分数转,以牺牲娱乐、兴趣、交友、体育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事情为代价,否则即使考了高分,也得不偿失。
在一次关于孩子教育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挺好的,可就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行。怎么想办法让他的考试名次再上一上?”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我更多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考试成绩的结果。一个平时学习不错的孩子,到了考试应该会有好的成绩。否则,要么他平时的所谓“不错”是虚假的信息,要么就是应考心态不对。是不是父母或他自己过于关注他的分数和名次,给他的心理负担太大?
有的朋友曾经问我,“你没给夏杨请过一次家教,也没给他报过任何的辅导班,他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那么好?”
这其实是一种结果,因为夏杨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他较高质量地上好每节课,做好每次作业,并且有广义的学习促进课内学习。这个过程使成绩好成为一种自然的结果。
我们中国的教育,基础扎实、牢固,这是一个人理解、创造的基础。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也需要累积大量的知识,使之成为创造的原材料。但人不是机器,不能只靠死记硬背,知识是背不完的。好的教育,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只是“授人以鱼”。
一个好的学生,应该平时爱想爱琢磨,边听边积累,在理解思考中消化课本知识,同时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兴趣。
我相信一个综合素质比较强的孩子,他的课业成绩也不会差,应试能力也应该比较强。
夏杨的中学老师们在总结他的学习方法时,归纳了以下几点:
上课会听重点,知道哪些知识之间有联系,哪里是考点,甚至主动想到综合起来可以怎样出题。
面对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从小问题和自己的思想实验中,总结出重要的规律。
勤于思考,有出色的应变能力。建立联系,发散对比,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很多时候,都会随身带着笔,有时会非常快速地写上几下,来不及的时候甚至会画在手上,及时记下脑子里闪现的疑点,有时间的时候立刻查资料和独立思考。剩下的问题,向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不留疑点。
课后高效认真完成作业,却不在习题上耗费太多的时间。肯吃苦,对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敢啃硬骨头,但不钻牛角尖。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钻得进去,走得出来。
再大的东西也敢想,再小的东西也不放过。答题时,在纵观全局的同时,也不忽略有意义的细节。
夏杨的课本几乎让他用各种颜色的笔涂成了“大花脸”,那是他上课、做作业时记录的自己的想法,包括疑点、重点、难点。他的检测本上,很多题他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几遍,黑、红、绿、蓝,五颜六色,是用不同方法进行的尝试。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这是孩子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对他“灌输”的一种人生态度。夏杨曾经亲眼见爸爸改稿子,看我备课,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忽略。这种“灌输”不是我们用“语言霸权”“教育”给他的,而是我们对待事情的示范影响了他。
在夏杨的学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培养他认真、严谨、富有思考和创造性的科学探究精神;只要关注了学习的过程,那结果自然也就不会令人失望。
只为分数而教,是应试教育;只为分数而学,有可能以有损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代价。我希望在考试这一特殊的过程里,能在孩子身上沉淀下一种心理品质——面对压力,应对自如,在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下,努力把事情做好。
夏杨从初中开始,除了服从学校正常的教学安排,还参加了各类学科的竞赛。像他的同学们一样,考试也曾经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夏杨的应试能力还是较强的,不管是针对课本知识的考试,还是更宽泛的综合能力的测验,他都能很xx地应对,并且以较好的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面对包括像剑桥面试那样的挑战。夏杨自己说,考试也是一种能力。他今天初步具备应对压力的能力,大概也得益于“久经考场”练就的本领。
任何事物,包括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评价,都有一个标准。也许目前我们考试的标准有待商榷,但考试让人受益的,不仅在于结果,更包括过程本身。
考试的时候,高度紧张,这时候培养的是孩子在强压力的环境中,怎样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来缓解压力的能力。让孩子体验,当面对一个非常难的问题的时候,不是着急,也不是压力来了头就蒙,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沉着独立思考,合理安排好时间,一步步解决问题,这些心理品质,都会在一次次的考试过程中沉淀下来。
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意义所在。向事物学习,就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目的。考试也同样。
就这样,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在“不管”中,分享着儿子的每一次成绩,而夏杨也在考试中不断提高着自己,却不为之所累。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
两个喜得贵子的父亲,同住在一个城镇上。一个父亲是八面玲珑的商人,一个父亲是憨厚诚实的木匠。
有{yt},他们相遇在一个酒馆里。酒后吐真言,商人父亲得意扬扬地对木匠父亲说:“伙计,你猜我给儿子攒了多少钱?”
木匠父亲憨厚地笑笑,说:“我的收入仅够养家糊口。但我会教他自己去存‘钱’。”
商人父亲哈哈大笑:“等你的儿子能自己存钱了,我的儿子已经富贵荣华都享尽了。”
……
很多年后,在那个城镇上,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年轻人:一个是生意兴隆的手工家具雕刻商,一个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酒鬼。前者是木匠父亲的儿子,后者是商人父亲的儿子。
当年商人父亲给儿子攒下了一大笔财富,儿子从小生活在锦衣华服、山珍海味中,骄横跋扈,不学无术;而木匠父亲尽管家境也算殷实,但从小让孩子跟着他学木工,走千家,串万户。儿子看憨厚勤勉的父亲,善良待人,认真做活。慢慢地,自己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手艺人,而且他以比父亲更精湛的技术,更丰富的人格魅力,把一个家庭作坊,做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家具公司。
“做事先做人。”
一个人可能会很有力气,体格健壮,也可能会很有学问,学识渊博,但在生活中真正促使他们去克服困难、成就事业的,更多的则是他内心良好的品质。
一个身体健康、品行良好、热爱生活、学有专长的人,是一个健全的人,是一个有能力创造财富、贡献社会的人。
不管是培养自己的儿子,还是培养英才学院的两万名学生,我坚持的都是这样的“全人”教育理念。
在电视台举行的一次家庭教育报告会上,有一位观众问我:“你的儿子是剑桥大学世界{dj1}实验室的博士,你的英才学院的两万名学生是高职学院的专科生。你经常说‘从爱一个到爱一万’,在你心目中,这种爱与自豪是一样的吗?”
作为一个母亲,对自己儿子的爱,当然是任何感情不能相比的。那份血缘亲情,在一个母亲的心中,有着怎样的分量,相信每一个做了母亲的人,都能体会;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英才学院的两万名学子,虽然不是本能的血缘亲情,但那是两万个家庭的信任,是两万个年轻人的未来。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担起了比培养一个孩子更重的担子。
在我心中,我的儿子和英才学院的两万名学生同样让我自豪。因为,我更看重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是一个人的精神储备和追求人生幸福的能力。每个人的能力大小有不同,一个人能做到自己的{zh0},能有生存的技能、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贡献社会中能够获得自身的幸福,就可以说是人生的成功。
我很自豪,看到我的儿子正在健康地成长,甚至有可能踏上更高的国际平台;我也希望,英才学院的学子们,能有良好的技能、良好的精神风貌,不仅靠学历,更要靠能力、靠自信赢得自己的幸福人生。
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精神比任何外在的资本都更为重要,更为有价值。它像我们生命旅途中的北斗星,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我就决心用自己的努力,为孩子建立一个精神银行,让他在其中不断地存储各种精神“存款”,在人生的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首先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从夏杨小时候,我们就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家里,我们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有意识地谈论一些社会上的人和事,但在谈论的时候,我们不是很情绪化地随意发表看法,而是通过对这些事情的分析,对孩子基本的是非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
我们知道,我们的观点和看法,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这种从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包括在街上,我们要是看到一些事情,也是随时向夏杨发表我们的看法,这个看法本身,就蕴涵了我们的随机教育。
我们一家三口看电视、看电影之后,几乎都会有一场讨论。慢慢地,我们发现,夏杨在做事情的标准上,对事物的评判上,和我们认同的标准越来越相似,甚至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和他搞历史学研究的爸爸一样。
当然,我们不是希望孩子是我们生活的翻版,他应该有他的独立见解、判断和选择。但我们希望,把那些在我们的生命中,曾经让我们受益的品性,以他最能接受的方式,在耳濡目染中,储存进他的精神银行。
有句话叫“言传身教”。在对夏杨的教育中,我们除了言传,也注意了利用孩子好模仿的天性。
父母的身后,时刻有一双小眼睛在盯着我们。父母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到孩子。你怎样工作,怎样休息,怎样和朋友谈话,怎样与不和睦的人谈话,你健康的时候是怎样的,生病的时候是怎样的,悲伤的时候是怎样的,欢乐的时候是怎样的,很多事情都会被孩子注意到,而且进行模仿。
夏杨是一个很乐观开朗的人。他说:“这都来自爸爸的生理和心理遗传。”夏杨的爸爸有一种乐天派的天性,他总会把乐观的情绪传给大家,即使在他工作有很大压力的时候,他也是幽默不断。他经常跟夏杨聊天,对他说:“无论你碰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一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时间可以医治和恢复一切,要学会在挫折面前很快地给自己疗伤。”
对于父母来说,爱就是在精神上和物质上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在夏杨的成长中,我经常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精神上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照顾。
每个人一生中总要经历很多东西。我很看重孩子从小在人生过程中沉淀下的品质,这也是属于他精神银行里的储蓄。我让他多参与,让他尝试和体验各种事情:好与坏、成功与失败……不在于结果如何,而是在过程中,他获得的领悟、体会、经验、教训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我们希望把厚实的“精神存款”留给孩子,使他能够应对人生的岁月中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可能发生的挫折危机。这笔“精神存款”有的是“近期支票”,有的则是“远期支票”,但都可以让他处变不惊。
我相信,父母的每一点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同情心、公正、民主的德行,以及勤劳、节俭的习惯,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这些品德和习惯无论多么微小,都会像星光一样,留在孩子的记忆里。
亲亲我们的小宝贝
在一家快餐店的桌上,一片印有棕色字的绿纸片,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是我的习惯,有字的纸总是让我的眼睛多停留几分钟。但这一次,我被上面的字吸引住了。
那是一首诗。
但你没有
有{yt},我看着你微笑,我说“我爱你”并等着你说话,
但你没有;
我在对你做着鬼脸,并呼唤你。我以为你看见了我,我以为你会听见,
但你没有;
我要你到外头和我玩球,我想你会愿意,
但你没有;
我画了一张图要给你看,我想你会保存它,
但你没有;
我在树林后面做了一个堡垒,我想你会跟我在那里露营,
但你没有;
我发现了一些毛虫,可以一起出去钓鱼,我想你会去,
但你没有;
我需要和你聊聊,分享我的想法,我想你愿意,
但你没有;
我要求你和我,共享我的青春时光,我以为你会,
但你没有;
我的国家邀我参战,你要我平安返家,
但我没有……
看到{zh1}一句,我的心像被什么深深地撞击了一下!眼睛霎时湿润了……
我把那张绿色的纸折叠起来,装进我的手袋。
就在当天晚上,我把那首诗抄录下来,送给了我的一位朋友。她正为了工作,准备把她六个月大的女儿,送到远在上海的外婆家。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上,多少孩子曾经像这个出征的青年人一样,渴望着父母像朋友一样的陪伴,但直到孩子长大,甚至直到他在“叛逆”中离家,遗憾仍留在心中。
我自己曾经在儿子夏杨六岁那年去英国学习,而他爸爸那一年也在上海进修。那一段时间儿子与我母亲生活在一起,尽管姥姥为他付出了很多,但父母暂时的“缺席”,还是让我一直感到内疚。尽管当时我们也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那一幕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记得我要去机场了,我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就在学校门口看他过马路进校门,我当时非常希望他能回头看一看我,但他头也没回地走到学校里面。我在国外的那两年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看我?
十几年之后,在儿子的获奖英文作文里面,我知道了他是故意没有回头。他是这样写的:妈妈就要走了,妈妈送我到学校,我就自己下了车,走进校门。我没有回头。我怕自己会哭。过了一会儿,我走了出来,到处张望,发现车已经不见了,妈妈也不见了……
看到这篇作文时,我流泪了。我没想到小小的儿子能有这样的克制力,也没有想到我的出国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如此的伤害。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谈到婴幼儿的依恋行为和依恋质量对孩子以后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婴幼儿,如果能得到父母亲切而耐心的照顾,一般能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在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孩子能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积极地探究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
如果儿童的需求得不到抚养者敏感的反应,被忽视、冷漠甚至虐待,就会发展出非安全的依恋关系,对孩子后期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儿童早期,母爱如果缺失,会对孩子的社会能力、认知及语言的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甚至孩子到了成年,可能会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犯罪、父母角色意识和能力较差等特征。
所以,建立安全、舒适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血缘之情哪用得着教育!实际上即使是亲生儿女,如果没有把无私的爱、科学的爱,在亲情教育的{zj0}培养期给予他,等他长大成人后,我们和他的心灵上,还是会有一些莫名的隔阂。
那时候我从书上看到,孩子零到六岁是和父母耳鬓厮磨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总希望黏在父母的身上,不仅身体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心爱抚,心灵也同样需要父母细微的呵护和开发。这个时期的他,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思维,他会问这问那,有很多的要求,是我们父母为他付出最多的时候,但也是我们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亲情实施教育的{zj0}期。
我想:人生几十年,把几年的精力花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件值得去努力的事!所以,在孩子生命的初期,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到了儿子的身上。
我很庆幸,在孩子学龄前,我的空余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因为在大学里当老师,不需要坐班,又有寒暑假,使我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陪伴儿子。
星期天,我骑着自行车带孩子到公园,到大自然中去,到很多场所去,让他在生活中,接受新鲜事物的刺激教育。同时,在随机教育中,我和他培养了可以彼此心领神会的一种亲情,经常是我的话说到三分之一,他已经知道接下来我要说什么了。这种和他之间从小就有的默契,一直到今天他二十多岁了,仍是如此。
以孩子为主体,陪孩子快乐成长,这是我在孩子亲情教育中掌握的一个原则。夏杨小时候,我跟他说话时,总是尽量蹲下身来,看着他的眼睛,很耐心地问他想做什么,需要什么。我觉得那时我是他所需一切的提供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使命。
正因为有那一段我对夏杨的陪伴,所以到他以后上中学,尽管他学习忙我工作也忙,陪他的时间也少,但我跟孩子之间,那种默契的亲情和理解,已经根深蒂固。
在孩子生命的初期,妈妈是需要多花点工夫的,等到他可以进入社会教育机构,比如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去独立学习,有专职教育者去教育他的时候,妈妈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做自己的事,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我一直相信,亲情教育是很关键的,而亲情建立的关键期,就是在孩子的学龄前,尤其是孩子三岁以前。父母如果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他教育也难以实施。
日本有一位父亲,从儿子出生的那天起,他就没出现在儿子的面前。以后,在儿子成长的岁月里,他也很少和儿子一起嬉戏玩耍、促膝谈心,因为他是一家大企业的副总管,忙工作一直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儿子长大后,他发现与儿子之间总有一种无形的隔阂。退休之后,往日的繁忙、前呼后拥的应酬离他远去,他感觉很难融入家庭生活,自己曾经充实的生活一下子空了,{zh1}患老年抑郁症,留下一封遗书,离家人而去。
这是我的一位从日本回来的朋友,告诉我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日本的媒体曾经就这一事件专门进行讨论,呼吁忙碌的父亲们能够调整状态,兼顾家庭生活,为自己以后能在家庭的港湾里享受亲情做努力。
其实,我倒觉得这个事件不只值得父亲们思考。现代社会,忙碌的父母太多了,他们无暇顾及儿女,把孩子托付给祖父母或者寄宿制的教育机构。我们为事业的成功付出了努力,因为那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也别因此而错过与孩子亲情培养的{zj0}时期。
我不赞成把很小的孩子送进寄宿学校,我总觉得寄宿学校像一个“文明监狱”。虽然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秩序感、独立性,但我一直认为人与人的不同,就要看他八小时之外在做什么。孩子在学校里八小时上课,八小时睡眠,还有八小时的业余生活。虽然在学校的业余生活也可能很丰富,但只是单一的环境和固定的一群人。而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在家庭中可能会给孩子提供更丰富的业余生活,包括去不同的场合,见不同的人,还有父母与孩子之间随时的沟通、交流。
(因字数限制,不能一次发完,敬请见谅,请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