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民营快递卷起二次“投资热” | 《商业价值》杂志

随着网购热潮席卷全球各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新新人类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同时最为受益的莫过于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数据统计,2009年全国个人网上购物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约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2%。网上购物的物品中,75%的交易商品通过实物递送,电子商务带动的邮递包裹达到10亿件之多。

作为国内快递市场主导者的民营快递,目前已拥有了同城快递80%以上和跨省快递50%以上的份额。特别是近年来在网上购物等新兴业务的推动下,其营业额年均增速超过25%,强劲的增长势头引起了众多业界人士和投资者的兴趣。

据悉,2009年下半年以来,先后已有20多家国内大型企业和风投与民营快递企业洽谈并购事宜。据中投顾问公司的预测,今年内,全国或将有50%的同城快递企业和20%的区域性快递企业被兼并重组或转型。民营快递行业继2004年外资企业并购热潮之后,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不同的是,这次收购的主角是国内企业。

挂着“朝阳行业”光环的民营快递广受瞩目,资本涌入的背后却是遭遇瓶颈的无奈之举,“资金荒”成了此次“投资热”的始作俑者。

2009年10月出台的新《邮政法》对快递公司的资金规模设定了明确标准:从事同城快递业务注册资本必须在50万元以上;异地业务在100万元以上;国际业务在200万元以上。与其配套出台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为该条款的实施规定了一年的缓冲期。而现有的行业数据显示:目前约80%的民营快递企业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引入资金和加强联盟似乎成了多数小型民营快递企业的“保命”之举。有专业人士预测,2010年将会是中国快递行业的“风投年”。

与此同时,常年来低价格运作的民营快递渐渐感觉到入不敷出。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的2010年{dy}季度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民营快递企业同城、异地、国际三种业务的平均单价均低于快递行业的普遍单价。特别是占了主导地位的异地快递,比重已达72.8%,比去年一季度提高了1.7个百分点;业务收入却只占了54.8%,比重比去年一季度略有下降。

实际上,包括{zy1}亚马逊、京东商城、淘宝网在内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感觉到了物流压力,不少网站都着力于自建物流渠道来释压,这无疑会给民营快递带来冲击。

网购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手是机遇、一手是挑战。民营快递企业也许该好好思考如何利用此次“大洗牌”重回竞争前线。

  • 暂无相关日志

发表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发现——民营快递卷起二次“投资热” | 《商业价值》杂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