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成渝经济圈为代表的城市群经济跨区域战略的发展,逐渐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极。可以说,经济圈(带)或城市群将成为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试图通过各大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各自的优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解读与剖析,对各大经济圈的进一步发展提一些相应的建议,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一定的预测。
长三角经济圈
一、长三角经济圈现状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zd0}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它位于长江入海口,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区域内共有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15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占全国的5.9%。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
二、长三角经济圈的基本特点
1.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强力xx“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均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特征,第二产业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主导性表现非常突出,占GDP比重普遍高于50%。惟有其核心城市上海,目前处于全国{zg}经济梯度,已基本走过了轻工业、重工业时代,进入到重化工业后期和现代服务业时代。
2.产业集群的成长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目前“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产业一体化程度较高,各城市的产业联系较密切,垂直分工、水平分工紧密,已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沿沪宁线形成的宁沪信息产业带等集群,不仅吸纳了众多具有国际{yl}技术的世界500强企业集聚进入,同时完善了“长三角”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及配套能力开发,不断锻造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3.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其它城市错位竞争,共同打造{sjj}制造业中心。处于“长三角”区域的苏浙沪三省市正以“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各展所长、错位发展”的思路,致力于打造以上海为龙头、以苏浙两翼的产业现代化和配套能力为支撑的{sjj}制造业中心。逐渐把产业的控制部门和xx部门留在中心城市,协作配套业务向周边地区及全国扩散,并借此延伸“长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服务业辐射半径和影响区域,把产业做大,增强服务业扩张的基础和依托。
4.资源、能源瓶颈影响“长三角”产业扩张。当前煤电油运紧张,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也已经演变成阻碍地区发展的巨大隐患。资源、能源、土地的紧缺严重地影响了“长三角”地区的投资环境和产业的发展。
三、长三角经济圈的优势
1.“长三角”经济圈作为长江流域外向带动极与增长中心,具有协调南北经济关系的地理区位优势:一是拥有联接广大中西部地区、沿江辐射拓展的腹地;二是拥有颇具科技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三是其中心城市上海是国内{zj1}竞争力的城市。
2.长三角处于中国海岸线中部,在物流上处于最为有利的位置。中国是个12亿人口的市场,加入WTO以后,中国对于内销的限制逐渐放开使外商得以进入这一市场。长江流域内销的低成本正是外资向长江流域转移的重要原因。
3.世博会被称为“经济领域的奥林匹克”,2010年的世博会是151年以来{dy}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综合类世界博览会。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1%,汇聚了中国6%人口和近20%的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xx成功后,立即提出了共建“世博圈”的设想。可以预见,未来“世博会”必将成为长三角经济腾飞的强大动力。
4.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快速形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协作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和支撑。目前,无锡、苏州与上海市已经实现了公共交通一卡通,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也正在加速成型。按照《长三角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到2020年,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将实现“3小时互通”,所有地区“20分钟上高速”。而上海与长三角以外周边地区将可实现:“5小时沟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覆盖长三角的“半日交通圈”。到2020年,长三角区域公路网总里程将由目前11.8万公里达到30万公里左右,公路密度大体上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同时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5.宏观调控给长三角地区结构调整带来新契机。本轮的国家宏观调控,一方面使长三角地区持续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得到了缓解,另一方面也为长三角地区的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契机。在长三角地区,由于积极响应中央决策进行调整,宏观调控的效应很快便显现了出来,区域内产业发展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互补性和整合性。本轮宏观调控有利于长三角地区更深刻地考虑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的问题,也让各级政府重新审视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思路,真正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冷静地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更好更健康发展。
6.教育科研的优势有力地推动了本区域的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古文明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重教育的传统,经济的全面{lx1}也使这个地区的文教水平达到历史{zj0}水平。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批学科比较齐全的研究型大学对本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长三角经济发展进程中面对的主要问题
1.产业同构现象的存在使得区域内的竞争大于协作。由于长期受条块分割的影响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驱使,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生产布局重复,产业结构同化、特点同化、职能同化现象较为突出。而财政包干体制又促使地方政府争上高税利产业,这使得长三角地区发展基本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抑制了区域一体化联动效应的发挥。工业结构雷同是长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难点和{zd0}障碍,如:苏南地区(南京、无锡、镇江、常州、苏州)、苏中地区(扬州、泰州、南通)、浙北地区(杭州、嘉兴、湖州)、浙东地区(绍兴、宁波、舟山)内部各城市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都在0.95以上,无锡和镇江的相似系数竟达到0.998.
2.地方保护主义仍是一体化建设的{zd0}障碍。长三角经济共同发展是必然的大趋势。然而,其发展过程中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仍然存在着地区间各自为政、分工不明、政策差异、过度竞争等诸多“瓶颈”。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和行政摩擦,是长三角一体化的{zd0}“绊脚石”。以机场建设为例,在当前的行政考核体系下,各地都从本地经济考虑进行机场建设,难免会产生重复建设。目前,长三角地区每万平方公里的机场密度为0.8个,超过了美国。
3.环境污染依然是影响区域发展的软肋。环境污染问题是长三角地区所有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也是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所亟需解决的问题。必须看到,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变得十分脆弱。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耕地污染等,使得“长三角”已成为我国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带。
4.资源紧张程度加深,整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受到影响。电力危机、人均耕地的缩减、人力资源(高级技工)的缺乏限制着“长三角”产业的扩张。
五、如何加快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为排除长三角经济圈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加快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dy},突出重点,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第二,转变观念,建立多层次区域发展协调机制;第三,整合区域政策,完善长三角区域共同市场;第四,协作治理环境,加强生态和资源的保护;第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联手做强xx产业;等。
珠三角经济圈
一、珠三角经济圈发展现状
珠江三角洲位于大陆海岸线南端,区域面积41698平方公里,包括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14个县市,人口总数为2365万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6439亿元。是中国市场化及国际化程度{zg}的都市经济圈。
二、珠三角经济圈基本特点
从经济水平来看,珠三角经济圈表现出明显的出口拉动型经济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以“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起步,并大量吸引境外投资,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或外向化程度{zg}的地区。2006年广东私营企业进出口额达903.2亿美元,远远高于其他各省市。
从动力机制而言,外资推动是本区域{zd0}的发展动力。“珠三角模式”区别于其他发展模式的{zd0}特征,在于它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吸引外资的{jd1}{lx1}地位。珠江三角洲依靠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位置,发挥其信息优势和侨乡众多的人文优势,以较低的土地价格和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资的直接进入,尤其是吸引了港澳台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使“三资”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城乡迅速发展起来。80年代,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制作、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的外向经济企业遍及城乡。
从产业结构来分析,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珠三角经济圈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导引,多以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快,如2002年,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增长27.8%,微波通信设备增长67.5%,移动通信设备增长188.0%,微型电子计算机增长31.4%,移动电话增长67.7%,彩色显像管增长39.1%.已成为全球{zd0}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此外,石油化工、电器机械也正在形成新的产业支柱。
珠三角经济圈的优势
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南大门”;在国际物流上的巨大优势使本区域的出口产品可以利用港澳辐射到世界各地。
2.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全国xx的侨乡,华侨、海外华人众多,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外资的投入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3.“一国两制”从深层次上推进了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和产业的大转移,新世纪初,珠江三角洲成为了世界IT产业的生产基地,东莞就是其典型代表。
4.香港与内地CEPA安排为珠三角经济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2003年6月29日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一方面由于273种香港产品以零关税进入内地,而有助于刺激香港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的复苏;另一方面随着关税壁垒的提前xx,毗邻港澳的区位和文化优势使得广东与港澳经济融合的步伐加快,香港在大珠三角经济圈的龙头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从而必将带动珠三角经济圈向更高层次迈进,也有助于增强珠三角企业的竞争力。
四、珠三角经济圈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珠三角土地面积仅有4.17万平方公里,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相当有限,可谓寸土寸金;同时,煤炭、矿石资源稀缺,发电用煤和炼铁矿石多靠国内市场购进或国外进口;南海原油开采量不够自用,也需要大量进口。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飞涨,使以中下游产业为主的珠三角企业受损。珠三角的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制约,煤电油运问题尤其严重。
2、劳动力首次出现紧缺。2004年珠三角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此后民工短缺现象在部分地区时有发生。其中,东莞、深圳、广州市短缺民工占全省需求量近五成,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甚至减缓了部分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民工荒”问题的出现,表明珠三角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不容乐观。
3、技术升级处于“阵痛”时期。珠三角的工业化热潮只有20多年,比欧美100多年的历史,技术水平还较落后。“三资企业”技术研发多在境外进行,内资企业处于吸收、消化阶段。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储备不足,激励机制不够;珠三角的产业技术升级正处于“两难”困境,亟待寻求新的突破。
4、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珠三角曾经创造出“谁投资,谁受益”、“以电养电、以路养路、以桥养桥”的成功经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解决了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建设难题。但时至今日,这种投资体制已不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由于每个市、区以及每座大桥设立收费站,常常是车龙成队,堵塞交通,造成高速公路不高速。事实表明,曾经引以为豪的珠三角电、路、桥投资管理体制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5.珠三角经济圈还存在城市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雷同;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还没有形成合力;都市圈内核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发挥程度十分有限;腹地狭小,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
如何促进珠三角经济圈的长期繁荣发展
珠三角大都圈要发展成为世界{yl}的都市圈,就必须在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培养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有新的举措:1.发挥优势促进体制创新珠三角大都市圈存在经济腹地狭小、国际资本流向需要用市场因素替代地缘和血缘因素的现实以及人才储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都市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依靠政府组织的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才能实现。制度创新是珠三角大都市圈拓展腹地、加强合作、整合城市群功能的关键。珠三角大都市圈拥有两种制度优势,可以相互补充,实现国际国内市场“抱团”合作的优势。
2.配置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小珠三角区域的腹地过于狭小,必将影响香港国际物流和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发挥,限制了其辐射和扩散范围,不利于珠三角大都市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多赢战略。只有通过区域经济的整合,尽快形成区域内产业梯度转移,挖掘“泛珠三角”合作开发潜能,优化配置都市圈内各种资源,寻求腹地多元空间拓展的具体路径,才能有效促进大珠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发展。
3.培育人才,营造创新环境。都市圈竞争力的提升,关键是人才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努力建立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营造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创新动力机制环境,以技术创新推动珠三角大都市圈加工生产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吸引全球更多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在珠三角大都市圈内集聚,逐步增强珠三角大都市圈的加工制造业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
4.重视规划,提升城市功能。区域规划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小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低水平、缺乏协调的区域规划,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区域竞争能力的提高。必须对珠三角大都市圈进行整体规划,对珠三角大都市圈的生产要素重新进行整合,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城市之间的交通、信息、污水治理以至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明确每个城市的不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才能使珠三角大都市圈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5.内外结合,推动协调发展。珠三角大都市圈是粤港澳区域一体化的必然产物,加快推进该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和明确其发展潜力所在是促进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充分利用粤港澳区域各自发展的优势,走外源型和内源型经济相结合的道路,是推动珠三角大都市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商贸、金融、管理和人才是香港的强项,市场环境的自由度高是深圳的突出优势,而以广州为中心展开的珠江两岸已成为世界生产基地之一。把香港的强大服务能力与小珠三角的创新、创业环境相结合,以新的优势吸引外资大规模进入,吸引全球高素质人才,将大珠三角都市圈发展成为一个具加工生产、现代物流、金融和专业服务、旅游娱乐以及信息资讯中心等综合性优势和功能的经济区域,走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使其成长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性的创新、创业中心,是加快珠三角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环渤海经济圈
一、现状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属于东北、西北、华北的接合部,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密集的骨干城市群,改革开放以来也已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系统,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目前,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强东北亚地区国际开发合作。以京津塘为代表的环渤海区域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合作潜力。
二、基本特点
环渤海经济圈有厚实的发展基础,依托其广阔的腹地和区内市场以及便捷的交通枢纽条件,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较大、较为发达和成熟的现代物流中心和消费市场区之一。
1.从产业特色来说,环渤海经济圈以重化工-资本密集型为主。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工、建材、造船以及微电子等IT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重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辽宁高达79.9%,河北为69.4%,山东为61%.该经济圈的农副产品、海洋产品加工和出口也保持着较大的优势。
2.在动力机制方面,环渤海经济圈主要表现为国资主导型。这一经济圈属于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传统计划体制的惯性影响较大,尽管近些年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但国有经济比重仍相对较高。2002年辽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增加值比重仍高达62.7%,北京的GDP中来自国有经济的份额仍然占到53.5%.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3.在外向化程度上,环渤海经济圈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尚有一定距离,但近年来,随着外商投资逐步“北上”,尤其是日韩及欧美等跨国公司纷纷在京设立研发机构,该经济圈对外开放呈现加快势头。
三、优势
1.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内蒙古。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展活力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有望在未来10年内,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环渤海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将使加快启动该地区发展成为必要选择。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新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结构调整集中在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将与日本、韩国产业继续向外转移形成互动,其联合趋势将为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2.雄厚的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我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不仅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
3.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外商在我国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集中在此,且走势渐强。区目前全球8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40%以上在北京,而天津目前拥有外商投资企业1万余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在此设有200余家生产性投资企业,大连的外商投资企业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全国都是{yl}的。经过了十多年的奠基发展,外商投资带来管理、技术、营销等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将在本地区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释放,加速xx老工业基地的能量,提升旧产业并同时形成新兴制造业。
4.环渤海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已从软硬件方面加速展开。去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联合,率先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的整合;而北起山海关、南至山东烟台的环渤海经济圈铁路大动脉,目前已经完成约2/3的建设任务。
5.“奥运经济”这一“超级引擎”正在为环渤海经济圈注入强大发展动力。专家分析,北京奥运会从筹备至举办期间,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每年在0.3%左右,而这一地区无疑将首先受益。据了解,在奥运会筹备期间,仅北京就计划投入200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有相应的较完善的战略规划,注重投入产出比及经济发展的前向及后向联系,奥运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影响将会持续10-15年。
四、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存在的问题
1.从产业分工和协作来看,相互协作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京津冀都市圈、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大部分之间的经济活动相对独立性较强,三省两市间产业趋同现象也比较突出,企业间横向联系也较少。
2.和成渝经济圈一样,环渤海经济圈在内部协作上同样存在地区行政壁垒,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仍受到一些行政壁垒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的限制,区域间的要素流动不畅,资源、人才、资金都缺乏流通机制。
3.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龙头”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龙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环渤海地区由于各组成部分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的特殊性不同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缺少像上海、广州这样的xx龙头。虽然近年来,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地位的确立,标志着环渤海经济圈的“龙头”基本形成。但要在更高水平上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世界先进的现代化经济新区、社会新区、生态新区,还需要一段时间。
4.环渤海在外向型经济上发展比较缓慢。从深层次上看,这个经济圈的整体竞争能力、协调城乡发展能力、区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融合的优势尚有很大的差距,这些都说明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仍要走很长的路,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
五、如何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发展
1.要加强区域内整体规划的功能,发挥综合优势,努力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2.天津要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经济联合。{dy},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枢纽。第二,建设现代化国际贸易大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第三,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第四,加快环渤海地区商贸金融业的发展。第五,加强环渤海地区间的科技联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3.构建大市场,促进要素无障碍流动。
4.本区域的各省市要共同开发与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5.完善区域交通体系,重组区域发展空间。
6.要引导和鼓励区域内产业的分工、转移和调整,建立能够实现“多赢”的区域协调与合作新机制。
成渝经济圈
一、成渝经济圈发展的现状
成渝经济圈的范围涉及四川、重庆两省市的35座城市,其中特大城市2座,中等城市16座,小城市17座,县级行政单元142个;面积20.28万平方公里,占四川、重庆两省市总面积的35.75%;2005年人口达9804万人,占四川、重庆两省市总人口的84.3%;生产总值9384.2亿元,占四川、重庆两省市的89.75%,人均生产总值9572元,比四川、重庆两省市人均生产总值高出432元。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成渝经济圈将在促进西部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成渝经济圈发展的基本特点
1.人口、经济密集度高,已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骨干地区。成渝经济圈的城镇密度、产出密度和人口密度都远远高于西部平均水平。成渝经济圈在占西部2.95%、全国2.11%的土地面积上,聚居着占西部26.5%、全国7.5%的人口;实现的生产总值占西部的28.1%、全国的5.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到西部27.89%、全国的5.54%;地方财政收入、支出分别占西部的33.29%、22.72%和全国的5.51%、5.65%;进出口总额分别占西部和全国的26.08%和0.83%。实际利用外资方面占西部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37.1%,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2.77%。
2.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是铁路建设正加快形成“二横四纵”运输网络。二是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多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00多公里,形成了以渝黔、南渝、渝万、成渝、成绵、成乐等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快速交通体系。随着成渝高速铁路尤其是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快速通道的建成通车,成渝地区公路交通网络日臻完善。三是水运交通条件优越。初步建成了以重庆枢纽港为主体,涪陵、合川、江津、泸州、宜宾等港口为补充的内河港口体系。重庆凭借其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四是航空运输体系发达。已建成成都双流和重庆江北两大国际机场以及宜宾、泸州、南充、万州等9个支线机场,先后开通了37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区域航空运输能力居于西部前茅。五是通讯设施xxxx。重庆已初步建成了重庆-武汉,重庆-西安,成都-重庆-贵阳等一级长途通信干线,建成被业界誉为“西部{dy}港”的信息港宽带网络。
3.工农业生产及科技教育等在西部地区相对发达。一是农业经济发达,是西部以至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二是国防科技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实力较强,重型机械、xx飞机、电子信息、汽车、核工业和其他军事工业研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三是教育和科学技术较为发达。拥有高等院校60多所,科研机构200多个,高级科技人员10多万人,{gjj}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开发区4个。四是金融业在西部占有重要地位,有中国人民银行、开发银行等大区域金融分支机构,初步形成了以资金存贷、同业拆借、证券买卖、外汇调剂为主的金融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五是消费能力较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西部的33.16%,占全国的5.72%。
4.产业配套协作日趋紧密。重庆是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轻重工业并举,产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四川拥有成都、绵阳电子工业基地,成都、德阳重型机械工业基地,自贡、宜宾、泸州等地的化学工业、工程机械工业以及川南水电能源工业基地。重庆直辖后,宜宾、泸州、南充、广安、达川等地与重庆的产业联系仍然相当紧密。
三、成渝经济圈的产业优势
1.水气并重的能源产业。成渝经济圈水及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相当丰富。2005年重庆和四川发电量分别达到234亿千瓦时和958亿千瓦时,居全国第27位和第10位,居西部第10位和第2位;天然气开采量分别达到3.27亿立方米和145.2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4位和第1位,居西部第5位和第1位。根据现有规划,到2020年,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水电投产规模将达到5170万千瓦,将超过四川省电力装机总容量,届时成渝经济圈将实现由缺电地区向电力富余地区的根本性转变。
2.实力雄厚的大型电力装备制造业。成渝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电力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全国{zj1}有核蒸汽供应系统设计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科研机构,位于德阳和自贡的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东方锅炉、中国二重有批量生产大型火电、大型水电机组的能力。目前,区内火电、水电成套设备制造已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全国30万千瓦火电成套设备出口和“交钥匙工程”三分之二来自成渝地区。随着国内中小火电厂的逐步淘汰以及核电产业的兴起,成渝经济区大型电力设备制造占全国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3.发展迅速的汽车、摩托车制造业。利用原有军工优势,重庆汽车、摩托车制造业起步早,已经形成较大产业规模,2005年重庆汽车、摩托车产量分别达到42.16万辆和420.84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7.39%和24.73%,居全国第4位和第2位。成都汽车制造业起步虽然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一汽丰田、一汽大众相继在成都布局,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目前,我国轿车进入家庭的速度正在逐步加快,预计成渝经济圈的汽车产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占全国汽车制造的市场份额亦将进一步扩大。
4.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三线建设以后,成渝地区建立了较强的电子信息科研和生产基础,位于绵阳的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早已成为我国{zd0}的彩电生产企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英特尔、中芯国际、摩托罗拉、爱立信等xx跨国公司的进入,成渝经济圈的电子信息产业水平和规模迅速提升,xx有可能成为西部地区的芯片制造、封装、设计、测试基地,软件开发基地和xx电子、家用电子的研发和制造基地。
5.具有传统优势的畜牧业。成渝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其中尤以生猪生产相对发达,两地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多年来在全国始终保持优势地位。
此外,成渝经济圈的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现代中医药、新材料、食品和饮料、钢铁、航天航空器制造等产业也有良好的基础和发展前景。
四、成渝经济圈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lx1}西部的优势不大、与全国的差距明显,内部发展极不均衡。一是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lx1}西部地区的优势并不突出。成渝经济圈人均生产总值只高出西部平均水平5.1%,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56%。二是内部发展不平衡,重庆、成都两极核心城市高度发达,其他区域发展水平低下。重庆市城区和成都市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比经济圈人均生产总值高10694元和10055元。
2.城市等级规模不够完善、职能分工不够明晰。虽然近年来成渝经济圈各个城市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圈内城镇规模断层。在城镇规模结构中,两个特大城市之下,主要是中小城市,中间缺乏人口在50到100万的大城市过渡。特大城市过大,中小城市过多,同一层次城市激烈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使得城市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3.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圈内城市自成体系,定位不明确,分工欠协调,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趋同,各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间仍处于较低层次的分工协作状态。据统计,在成渝地区的中等城市中,有21个城市选择机械工业为主要产业,有17个城市选择建材工业为主要产业,以煤炭、机械为主的城市也达到16个,以电子、轻工业为主的城市有6个,而且各城市在这些产业部门的增加值和就业人员也比较接近。
4.地区行政壁垒仍然存在。在内部协作上,地区行政壁垒仍然存在,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仍受到一些行政壁垒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的限制,跨区划的企业资产重组仍受到某些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不高,致使区域资源配置处于低效率状态。
五、如何进一步促进成渝经济圈的发展
1.加强区域内的交通建设,改善川南地区交通条件,使经济圈内的联系更加紧密。将重庆的产业或资本沿着北干线向川中地区渗透,和成都的产业扩散一起,填补这一地带的产业空虚。
2.完善未来城镇空间布局。在重庆,按照建立“一心多极网络式”城镇体系的规划,以都市圈为核心,主要交通线为发展轴,加快主城区和渝西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在成都,尽快实现走廊式发展、南北展开、扇叶式布局的大成都都市圈的战略构想,形成以成都为中心,以绵阳-德阳和眉山-乐山为两翼的大都市区;加快建设川南一带的城镇群等。
3.进一步明确区域产业定位,分工合作,协调发展。进一步巩固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的地位,促进装备制造业、资源深加工产业较快发展,使电子芯片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增强绵阳-成都-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带规模,促进该地区电子工业尤其是IT产业进一步发展;巩固德阳重型机械制造业地位;{zd0}发挥乌蒙山区的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城镇群的川南地区重要能源基地和天然气化工基地作用;等。
四大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前景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资本转移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会,以及各个经济圈内部业已产生的启动新一轮大发展的巨大引擎,未来10—15年的时间,中国四大经济圈都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它们对中国总体经济实力的贡献将会进一步增大。同时,四大经济圈之间也将展开以资本(尤其是国际资本)和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为重点的新一轮争夺战,这种争夺实质是区域投资环境品质的较量。根据区域xxxx存在的边际递减规律,国际资本在中国的空间走向将日益呈现“北上西进”的态势。目前,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综合商务成本趋于上升,土地紧缺,发展空间受阻,人力成本及水电等费用也在升高,这些都会迫使企业做出区位调整,并影响到投资者的空间决策。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20年中国经济重心区是由北向南变迁,那么,以后的20年将可能分解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两个重要分支的波浪式演进。未来10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环渤海经济圈与成渝经济圈将有望成为中国新的经济高增长区。
(出自:厦门风火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