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不应只是一场秀

2010-06-11 09:56:02 来自: (签名档签个P啊)

低碳似乎成为正变成一个秀场,各种不沾边不沾边的都想往上面靠,博xx,吸引镁光灯。2009年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中,房地产产等大佬都时不时把低碳挂在嘴边,低碳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
低碳究竟是什么,仅仅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那么简单吗?作为房地产如何应对低碳时代的到来,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尽到自己的一分力,中国在低碳时代又该如何作为呢?
在2009年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欧洲各国纷纷抛出宏大的计划,到2050年要将二氧化碳减排的指标大幅降低50%,好似人类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各国必须做出决断。
对中国而言,这似乎成为一场生死悠关的考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中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版)的统计数据,最近几十年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都占到了70%左右,波动幅度非常小,中国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高碳”国家,中国的石油已经高度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达到了国际警界线。
如果按欧洲的减排指标,中国就不用工业化,城市化也不用提了。而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对煤炭、石油的依赖已经较小,低碳的技术正好掌握在他们手中。
显然,低碳是牵涉到国家层面的战略,不仅是小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不能成为一个秀场。
《低碳阴谋》的书稿送到我手中的时候,开始只是为它生动的语言所吸引,但在深读的过程中,把平时对低碳的一些零散的想法串联了起来,使我看到了低碳背后复杂的国际角力。
如果按照欧洲的如意算盘,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将进入他们事先准备好的索套,发展中国家的手脚将被牢牢束缚,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将被打断,世界的格局将再次严重地两极分化。
作者客观冷静地看到中国的实际国情,冷静、客观,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作者从大国博弈的角度来看低碳,给了我们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从政治、经济、科技、历史、地缘等角度对“低碳”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中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要求中国从本国国情出发,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拨煤炭的潜力,扩充煤炭产业链,使中国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同时,中国必须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这对中国也是一场大考。
二氧化碳与气候的关系究竟怎么样,作者并没有深入的论述,这似乎是本书的一个小小的缺撼。在第二章“碳黑锅”中,作者只是我们讲述了一些小故事,引用了中国xx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对中国几千年的温度变化图,希望从各个角度来说明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作为一本侧重点是大国关系,仅从技术方面论述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的联系,会将书的视野局限。我们通过媒体总是听到气候变暖的声音,而将质疑的声音有意识地过滤掉了,给气候变暖披上了一层道德的外衣,不容许不同的意见。
2009年末的全球降温,这个如何进行科学的解释,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似乎更喜欢看到二氧化碳与全球变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这其实也是给中国气象工作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仅是引用IPCC的数据。
如果从理论上对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进行科学的论证,似乎可以作为中国对抗欧美联合攻击的有力武器,避免中国陷入道德的陷阱。
2010年,在墨西哥城将再度召开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估计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也如本书推广所言:“2010,兵临城下”,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能否突破欧美建立的生态帝国主义,将是一场更艰巨的斗争。
《低碳阴谋》对中国如何争取低碳战争的胜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正当其时!


(10664)
(7818)
(13730)
(5301)
(6060)
(4303)
郑重声明:资讯 【“低碳”不应只是一场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