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油技术还是新能源技术?

  ——美国汽车业衰落对中国的警示
     

      摘要:美国汽车业的衰落说明:在能够大规模地代替石油的新能源的开发前景还远不明朗的情况下,集中力量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是反科学的,是不现实的。目前,节油技术才是全球汽车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汽车业应当放弃买技术和走捷径的幻想,勇于奋起直追,后来居上。

  

  一、美国汽车业因不抓节能而丧失竞争力
  

      2008年秋天金融危机席卷全美及全球后,有100多年历史、曾执世界牛耳的美国汽车产业竟然迅速地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美国汽车业在1980年前后以及在金融危机之前的最近几年陷入困境,都是由于油价上涨导致市场份额大幅下滑所造成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造成油价大幅上涨,克莱斯勒险些破产,福特也大幅裁员,以小型省油汽车见长的日本汽车业乘机打入北美市场。从1985年至上世纪末,油价基本平稳,北美汽车业尽管受到工人高工资、高福利的成本压力,依旧得以逐渐恢复元气。此间,福特公司在北美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24%,经营状况良好。从本世纪初开始,油价重新不断上涨,北美三巨头的市场占有率再次随之下滑。到2005年为止,福特公司在北美市场的份额跌至 14%左右。这一时期北美汽车销售总量并未下降,而是持续上升,北美经济也处于良好状态。以上事实说明,仅仅用高额的劳动力成本来解释北美汽车业丧失竞争力是不充分的,美国汽车油耗过高,在油价上涨时无法与其他国家的低油耗、低成本汽车竞争,这才是根本原因。

      美国汽车业一方面忽视主流产品的节油技术,另一方面却把重点放在了国内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上。美国在这方面成就斐然:电动汽车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开始试销售;混合动力车也早已生产销售;氢燃料发动机汽车2005年就在弗罗里达州进行车队试运行;燃料电池汽车也早就在开发。最近通用还把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一齐从底特律开到华盛顿进行展览。但无情的事实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优势在油价上涨时无法制止美国汽车公司市场份额大幅下滑的颓势。结论就是:美国汽车公司市场份额的丧失是由于主流产品油耗高,竞争不过欧、日的产品,而不是由于他们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落后。

郑重声明:资讯 【节油技术还是新能源技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