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评理由:看哈内克如何翻拍自己的惊悚经典,两个版本只挑其一,试问你会如何选择。
■片名:《趣味游戏》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蒂姆·罗斯、娜奥米·沃茨
■上映日期:2008年3月14日(美国)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当观众介入电影叙事中并为之抓狂时,哈内克正在一边冷笑。如果可以的话,你应该先看完片子再来读下面的文字。
一般导演不会轻易翻拍自己作品,那会透露两个信息,一是创作能力的下降下滑,二是纯粹考虑商业等因素。像年初过世的市川昆,翻拍二十年前的《犬神家一族》用以纪念。就整体来说形同神似,但气韵已经不在,翻拍致敬还是留给后来人完成更为靠谱。
好莱坞翻拍其他国家的影片、收购剧本改编权的行为多如牛毛,但原出品国的导演一般会拒绝一导再导的机会。惊悚片、恐怖片是好莱坞所感兴趣的一大门类,大概是美国观众比较不经吓,也可能是被血浆流的重复东西吓过太多,感官麻木。不同于日韩恐怖片的神鬼说和因果报应,美国观众还处在既好奇又半知不解的状态,现在迈克尔·哈内克投入这一行列,是选择了重翻自己的惊悚经典,相当有趣。哈内克选择得意作《大快人心》,更多是上一段说的第二种考虑。美国版本用上英语对白,选用熟知演员,无论上映还是发行,面向北美观众没有门槛可言,这是最实际的理由。
哈内克的《大快人心》参加了1997年的戛纳电影节,影片属于好坏评价两极分化的那种。一些观众爱不释手,另一些观众恨之入骨。比起 2005年获得戛纳{zj0}导演奖的《躲避》(《隐藏摄像机》),《大快人心》的镜头并不沉闷,叙事节奏有很强的观赏性。不幸的是影片也会触发观众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感,真是讽刺。更讽刺的是在于十年之后,《趣味游戏》在严格意义上全盘翻拍了《大快人心》,粗心的观众除去演员阵容和对白语言,在镜头衔接和画面片段上找不出差异,所以即使下面把《趣味游戏》换成《大快人心》一起并说,其实关系也不大。
西方有种“好人文化”,举个简单例子就是搭便车,恐怕东方的路人结伴都没那么容易,东方人更有城府。好心帮人反而引狼入室,不设防线结果凶手大驾光临,《趣味游戏》的故事由此引发。简单说它是四个鸡蛋引发的惨案,发展成为一则惨绝人寰的灭门血案。凶手蓄谋已久,伺机连环作案。他们的犯罪不是如何高智商耍手段,还没有爆发什么冲突,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主动权,然后用趣味游戏的形式进行下去。
导演哈内克也有安排了铺垫,埋设了伏笔。开头亨德尔、莫扎特高雅的古典音乐到约翰·佐恩暴躁疯狂的实验音乐,转换没有任何过渡。路过另一户人家时夫妻的神情异样,其实都不是平稳自然的状态,原因在于这个故事有鬼。突然闯入的年轻人,身穿白色球衫,手戴白色手套,名字分别叫做彼得和保罗(《xx》里的名字)。
殷实富裕的中产阶级,有别墅有游艇,目睹度假中的三口之家遭受噩梦,不能简单归为不自主的仇富劫富、批判中产阶级。只是难道就没有人心存侥幸,为何偏偏选中他们?影片的人物设计和剧情编排都有完整严谨的参照体系。更细致的进行分析,人物外型上两个女主演都是传统的金发美女,确切说是金发家庭主妇。这样的外形选择是有意义的,金发看作是高贵纯种白人女性的,她被受虐折磨,就是对欧美观众{zh0}的挑衅。按照这样的思路(如同娜奥米·沃茨在《金刚》里的女郎角色)。如果有亚洲版,这个带有浓厚母性意味的主妇角色将会以另外一种柔弱面貌展现。
《趣味游戏》的故事其实一点都不有趣,也确实很容易引发众怒。两个年轻人看上去彬彬有礼、出言谦逊,脑子里想的却是客气地折磨死你。趣味游戏没有逻辑,没有见招拆招。只有单方面的配合,不配合就给你颜色。影片招拆招。只有单方面的配合,不配合就给你颜色。影片的编剧成功在于俘获了观众,他把观众摆放在一个尴尬的、被嘲笑的地位上。如果观众希望目睹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拒绝噩梦的到来,《趣味游戏》的致命打击效果尤为明显。故事没有产生正剧或悲剧的效果,开放式的结尾处两个年轻人继续逍遥作案,观众只能彻底放弃抵抗,如同安娜一样被抛溺湖中。
两部电影的结尾如出一辙,都是年轻人直视画面外,紧盯着观众的定格镜头。显然观众在这部影片里被不知不觉地安放在了互动的位置上,尽管观看影片的途中,他们可以出戏入戏,却没想到被导演使了坏主意。
借助无处不在的媒体,是谁在渲染暴力。一边批评着暴力,一边放任它的肆虐。人的内心就是个矛盾体,厌恶暴力,却不能真正阻止它的发生。人与人的暴力无可避免,他们通过一些场合,又寻求着暴力所能带来的另一种快感。《趣味游戏》就干脆让暴力的发起人来自精神病患者,衣冠楚楚的看客,都是他们施加暴力的帮手。
没有任何预期准备的观众可能会遭受严重的冲击,即便他们坐在银幕前面,并非真的参与其中,或许还可以幸灾乐祸。哈内克的思想理念超前,就在于他利用观众之余还狠狠地开涮了他们,将第三方的非真实移借到本体的参与上。他关注公然藐视道德,用一个遥控器批判了媒体和受众。哈内克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他自己如何免于暴力的侵害?事实是他的迷恋比谁都深。他作品的暴力都是压抑中爆发出超强的震撼力,《钢琴教师》或者《躲避》,都有无可逃脱的血光。如果不需要这么深入的剖析,那《趣味游戏》依然是一个可怕的惊悚片,用来虐待和恐吓观众。
一定要说些轻松的东西话,十年过去,手机的防水功能有没有进步呢?如果包含有手机品牌的软广告,大约手机厂商会{dy}个跳出来抗议。仿佛有了一个不进水的手机,四个打不碎的鸡蛋,《趣味游戏》故事就可以重来一遍,好人可以消灭坏人。遥控器在你手中,扔掉它,不要参与这场身处其中的恐怖互动游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