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了致富的长龙

[原创]为了致富的长龙

2010-06-06 19:42:54 阅读13 评论2 字号:

 

嵩县南端有一个面积不小的陆浑水库,靠山临水环境十分幽静,在内陆山区,有这样大的一片水域便十分诱人,因此,节假日常有人前来戏水、钓鱼,偏偏库区中又盛产一种肉质鲜美的大银鱼,所以除游客之外,也成了一些会议的善选之处。沿库区边缘的砂石路向南行七十二公里就到了车村乡,伏牛山和外方山就在这里交汇。进入大山后继续驱车前行,则峰廻路转,沟壑纵横,山峦叠翠,在如梦如幻之中便进入了{gjj}自然保护区——白云山原始森林公园的地界。

白云山原始森林公园之美,自不必细述,总是怪峰、崖壁鬼斧神工,千年古树遮天避日,百丈瀑布如帛似纱,岩洞、索道险象还生,是一处xx旅游的美景胜地。但,多少年来,由于没有一条平坦顺直的公路,所以,神密、漂亮的白云山很少有人光顾!陆浑到车村一路山区的百姓们,空守着大好的旅游资源和盛产的各种山珍、山果,却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

为了打通陆浑至车村这条旅游黄金大道,县政府决定利用三千二百万元交通扶资金,在一年半内建成一条宽六米的等级公路。

春节刚过,沿线四个乡的干部就带着村民汇集到了坎坷狭窄的砂石路上,打响了拓宽、平整路基工程的首场战役。自此,铁锤和钢钎的击打声、轰轰隆隆的爆破声、乡亲们劳动的号子声和他们豪爽的说笑声就整日整日地廻荡在七十二公里山路上。他们累了,就蹲在路边抽口自已烤制的旱烟,渴了,便舀一碗汝河的凉水喝喝,饿了,从各自的袋子里取出干冷的玉米馍馍啃上几口。他们没有上下班的规定,只要太阳悬在空中,他们就干在路上,数百位远道赶来的乡亲都带着口粮和被褥留宿在工地,公路边,小桥下,一个个五顔六色,到处透风的塑料窝篷就是他们临时的家,初春的冷风和严寒陪伴着他们艰难地渡过了两个多月,他们的鞋底磨穿了,他们的衣服撕破了,他们的手掌震烈了,他们的身体消瘦了,但,路旁的大山却向后退了好几米,原本坎坷又狭窄的土路如今变得宽阔而且平坦。

五月中旬,路面硬化工程正式动工了,亲自挂帅的常务副县长就带领着工程指挥部的全体干部离开县城,住进了工地,四五个施工队伍按标段分别在他们的位置上安了营扎了寨,摆开了一付决战决胜的架式。

工地上三个碎石场的粉碎机开动了,它们日夜不停地吼叫,把大块岩石咀嚼得粉碎。碎石、片石如座座小山堆满了整个场地;渣油路面生产站源源不断生产出热气腾腾的渣油。各标段的运输车、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都开始了运转。沥青路段的基层压实了、平平整整,只待摊铺机把构成路面的渣油摊铺到基层上,水泥路段的地基也碾平了,一车车混凝土顺次倒入硬化路面的模板中,几百号工人忙碌的身影在七十二公里战线上闪动着。随着黝黑发亮,带着浓烈沥青味道的渣油一车车倾卸,听着振捣棒插入混凝土中的阵阵啸叫,被硬化了的路面便{yt}天从陆浑水库边向白云山的脚下延伸。

七个月里,我们指挥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就在木植街乡那几间低矮潮湿的房子里研究生产计划、解决施工问题。我们每天都要跑上百十公里路程,去各个标段了解施工情况、检查工程质量,协调施工关系。我们的吉普车被路基垫层的碎石割破了好几只轮胎,大家的肌肤被炎炎烈日烤掉了好几层黑皮,七个月以后,一条斩新的公路像一条前黑后灰的长龙,蜿蜒七十二公里静卧在陆浑水库到白云山的脚下,这时山区人民的脸上开始出现了欣慰的笑容。

为了这条致的长龙,国家各级领导人多次亲临现场考察,为了这条致富的长龙,中央和地方支援了巨额资金,为了这条致富的长龙,不知道有多少人长时间离开自己的家庭经受风餐露宿的艰辛,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忍受了各种伤痛甚至为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龙终于誔生了,他美丽、健壮,他背负着山区乡亲们的重望,山区乡亲们因为有了他,才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车轮日夜在乌龙的脊背上飞奔,山珍、山果、游客川流不息地在长龙背上往返,陆浑水库热了,白云山热了,沿线四个乡的经济活了,乡亲们的土屋要翻盖了,乡亲们的衣食要更新了,乡亲们因而得到了生活的新观念,新观念成了他们一生也用不完的宝贵财富。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原创]为了致富的长龙】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