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应对“新农业”时代- zsgwssf - zsgwssf - 和讯博客
转变发展方式应对“新农业”时代 [原创 2010-06-12 11:03:17]   
5月21日至22日,来自全国50余所大学和研究单位的近200名代表齐聚湖北武汉,共同参加“2010年全国中青年农经学者学术年会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本次年会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青年部、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主题聚焦现代农业发展。
  本次研讨会内容涉及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主要方面,既有对当前农村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也有对,农业经济管理前沿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在两天的会议中,参会代表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及产业体系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与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及土地资源管理、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等九大主题进行了交流。
  与会专家和学者分析了全球以及中国的产品供求情况,并对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情况下农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教授认为,人类对农业多功能的需求将主导农业的发展方向,未来农业将不仅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和人民生计、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传统功能,而且将担负起提供再生能源以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和为人类提供优美生存环境等新的历史使命,使全球农业进入一个新纪元或“新农业”时代。我国农产品供求情况也将发生比较大的转变,至2050年,我国的水果(等)、蔬菜、食油、食糖、畜产品(、等)、水产品和饲料粮需求将显著增长;对棉花等纤维农作物需求增长,国内产量到2050年即使增加一倍也仅能满足60%左右的需求。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趋势和必然。与会专家提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实现低碳经济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投入低碳化与产出低碳化,前者包括缓控释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采用绿肥种植、秸秆腐熟及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后者包括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实行秸秆能源化。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是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参会代表从理论、实证等多角度提出了对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发展农民专业的建议。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在报告中以广东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土地承租为例,分析了东进公司与当地农户之间的四种合约方式,以实证的方式对实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合约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探讨。
  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终身教授邓胜梁博士在做大会报告时分析了当前农产品市场利润结构,提出要提高农户定价权,需要使农户能够获取充分的市场信息,并增强农户的的技术、规模、资金竞争聚合力。他提出,应大力发展能够增强农户定价权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即合作社模式、专业协会模式和企业集团模式。

 

 

 

相关搜索: 

郑重声明:资讯 【转变发展方式应对“新农业”时代- zsgwssf - zsgwssf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