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质量工作会上的发言_琼楼玉宇_新浪博客

五年级质量工作会上的发言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四步曲”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究竟如何来提高,至今没有圆满的答案。下面根据我本人的一些做法,谈谈我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课文内容要讲在点子上。

    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不一样,它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教学时,我们不能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更不能去进行繁琐的讲解分析问题。这样就难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偏低。现在教材的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都由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部分组成,精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略读课文老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学习,将学法用在略读课文中,自己去领悟、去体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平均用力,要主次分明。如第三单元,前两课《杨氏之子》和《晏子使楚》是精读课文。《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初次接触,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朗读上,在读流利、读通顺的基础上去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至于文言虚词的用法、句式结构等我们不必多讲。在理解文言文意思时,我把重点放在两句对话语句上:一句“此是君家果”让学生说说我们一般的回答是什么?要么回答“这是我家的水果”;要么回答“这不是我家的水果”。而孩子却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不是答非所问,让学生思考,学生想到了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所以这孩子回答时也在姓上做文章,就想到了孔雀,这就是孩子的巧妙应对能力。更妙的是孩子没有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否定的句式来回答,我将这两种句式让学生比较,说说哪一种好?明白采用否定的方式回答,显得婉转,有礼貌。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让学生足以看出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本课的教学重点也顺利达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文言文的意思死板地抄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去背诵。再如《晏子使楚》,课文人物对话比较多,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把握不住重点,学生就像看电影似的,只注意了故事情节,晏子语言的巧妙倒忽略了。我在教学这课时,重点放在晏子的三句问话上。{dy}句“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题:从狗洞进去,就说明楚国是_______国。第二句“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人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我设计的问题是:最不中用的我去楚国,就说明楚国是_______国。第三句“淮南的柑橘,……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先让学生比较两个“水土”的不同含义,再让学生思考:齐国人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在读懂句子本意的基础上再读出句子隐含的意思,从而让学生看到晏子以牙还牙,巧妙地侮辱了楚王。进一步感悟到晏子能言善辩。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二、时间要用在刀口上。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学习能力、提高认识等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千方百计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如我在教《桥》这一课中,学生先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再抓住描写洪水的句子,体会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面对如此凶猛的洪水,村民们是怎么做的?紧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人们你拥我挤,会出现什么情况?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老党员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从中你看出老党员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从老党员的所作所为中去体会他的高尚品质。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地,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如《草船借箭》一文,篇幅较长,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1、学生初读课文,弄清楚谁向谁借箭。2、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3、周瑜有何目的?4、诸葛亮是怎样去借箭的?5、借到了吗?6、你认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围绕这6个问题展开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钻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每次上新课之前,我都认真读教材、读教参,首先自己把教材内容读透、读懂,勾画出四字词、要掌握的生字,特别是声母是平舌音和鼻音N的字,要学生做上记号,并把它记住。其次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课余时间,我上网看看别人的教法,吸取精华,弥补自己的不足。将下发的教案进行修改,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在原有的教案上,我增加了欣赏德国风光图片的环节,因为学生对德国民情风俗不太了解,通过欣赏,谈感受,初步了解德国人民的民情风俗。《xxx的小艇》一文,教学{zh1}两自然段时,我把教案作了如下修改:谁乘小艇干什么?让学生自学,我设计了一个表格:

先完成表格内容填写,学生就能明白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人用小艇干什么?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老师坐小艇给学生去上课。”有的说:“学生坐小艇去上学。”还有的说:“工人坐小艇去上班。”也有的说:“医生坐小艇给病人去看病。”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小艇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设计的作业题我也进行了筛选,严格把握五年级学生的标高,作业量不能多,作业题设计要合理,不合要求的我重新设计。课文中出现的二类字,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记清字型,我从来不要学生写,尽量做到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五年级质量工作会上的发言_琼楼玉宇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