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考物理实验研究

 2、星期天早晨,小涛正准确练习书法,刚刚把墨汁倒入盘中一半,小辉和小丽来找他,他们就一起出去了。晚上小涛回家后发现盘中的墨汁已经干了,而没盖盖儿的瓶里的墨汁却几乎没减少。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请你举出一例: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请你对上面的猜想进行验证,提供的器材如下:一杯水、两块玻璃片、酒精灯、扇子、滴管。

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需要的器材:               

2)实验步骤:                                   

3)生活中的水蒸发现象处处可见,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永远留在空气中吗?其实地球上的水灾不停地循环着,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再次变成水回到地球表面。请你写出一种与此有关的自然现象及相应的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将地面上的水摊开干得快(1分)(1)一杯水、两块玻璃片、滴管(1分)(2a、用滴管在两块玻璃板上滴上等量的水,并使它们的表面积不同,将它们放在同样的环境当中;b,比较两块玻璃板上水蒸发的快慢(2分) (3)降雨  液化(2分)

3.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猜想:                                                             

理由: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                                                  

分析与交流;除了在路面上撒盐外,你还有什么常用的办法,可以避免减少交通事故,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方法:                                                             

道理:                                                            

答案:猜想:水中杂质越多,水的凝固点越低或混合物的凝固点降低.理由: 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 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取相同的三个杯子,盛相同体积的清水、淡盐水、浓盐水,放入冰箱里,每隔5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温度,并观察是否有结冰现象,若结冰,结冰的顺序是否是清水、淡盐水、浓盐水。 方法:在车轮上装防滑链(1) 道理: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达标检测】

1、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zj0}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2、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乒乓球为什么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为什么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   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

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

3)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 1.37g/cm3

4)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1       (选填“正确”或“错误”);猜想2        (选填“正确”或“错误”)。

你认为一个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                       

5)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

3、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 (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U0=3.8V)   

 

1)王强小组采用图18所示的方案,这种测量方法叫做     ;测量时发现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都不亮,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示数约为6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9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2)姚远小组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中电源电压未知,电阻R的阻值已知)

实验步骤:

①电路如图所示,请你按电路图在图21中用笔画线连好电路;

②开关S拨到位置1,移动滑片P至任一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③开关S拨到位置2,滑片P位置不动,读出电流表示数I2

数据处理:

先算出了灯泡的电阻RL=         (请你用所测的物理量表示),再根据 ,计算出灯的额定功率。

他们按此方案测量,发现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差较大,原因是:                

仔细分析后,他们认为要准确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只需将上述步骤2改为       

 

4、在学习太阳能的利用时,小强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黑色物体与白色物体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本领哪个大?他提出的猜想是:黑色物体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能力比白色物体强。

1)请你列举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来支持(或反对)他的猜想。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或否定)他的猜想,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        (或“小”),再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远离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        (倒立正立”),该像比原来的像       (大”或”)一些。当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        时,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

郑重声明:资讯 【2010中考物理实验研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