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铁矿石与国内稀土_孙小会_新浪博客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投资拉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国内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见缝就钻,遍地皆是。更为可怕的是,钢铁企业的遍地开花没有顾忌国内的总体需求,也没有顾忌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低效能的盲目扩张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中独特的景观。

 

伴随着这个特别的经济现象,以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为首的国际矿商将铁矿石价格一涨再涨,到如今,铁矿石到岸价格已经涨至150美元/吨左右。据悉,第三季度,三大矿商要求将铁矿石价格再涨27%,达到每吨180美元。中国的绝大部分钢企面临亏损甚至部分钢企不得不停产或者倒闭。

 

很多的专家学者认为,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中国没有话语权,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三大矿商掌握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铁矿石资源。诚如是,小会倒想起了中国的稀土。

 

被国内稀土界称为“稀土之父”的中科院院士徐光宪5月6日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稀土事业没有搞好。”在他看来,稀土行业的问题是大量宝贵的资源长期低价流失。年届九旬的徐光宪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占全球稀土资源的41.36%。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的稀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同样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美国、法国等早已主动封闭其稀土矿山,依赖进口中国稀土,日本甚至已从中国进口了可供其多年使用的稀土储备。

 

稀土在现代工业中呗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军工航天工业中更是作用巨大。与铁矿石相比,简直就是凤凰与鸡的差距!但是,长期以来,在以GDP为纲的思想xx之下,在既得利益集团的推动之下,却低价位大量流失。2009年全球稀土市场的供应依然有90%来源于中国,而稀土的价格也已经回落到了2007年的低位水平。为什么我们掌握了那么多稀土资源,还是没有稀土价格的话语权呢?!

 

铁矿石价格持续暴涨,这还不是最令人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会不会重蹈大豆的覆辙?2003年8月开始的“大豆之战”堪称为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典型的案例。当然,现在的中国的钢铁行业比起当年的中国食用油行业强大许多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也正是如此,国际投行的操作手法{jd1}不会重演,将会更为隐蔽!其实,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正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机遇!

 

外国的铁矿石瞄准的不仅仅是高价格,更重要的还有中国的钢企;国内的稀土瞄准的不仅仅是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还有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国外铁矿石与国内稀土_孙小会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