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科技新进展:回顾与展望

  引语
  
  2008 — 2009年是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金融危机几乎横扫了全球的纺织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苦练内功”,等待在经济复苏时厚积薄发。中国政府4万亿投资的大手笔让国内的部分纺织企业切实体会到了其“撬动”作用,同时也让国外同行慨叹中国市场的前景,纷纷利用纺织领域的各类新技术、新设备及新产品展会和研讨会推介其新成果。从纤维材料、生产技术装备到最终产品,创新无处不在。
  从原料来看,开发重点更加倾向于再生回收工艺、生物质资源的利用以及性能优异的高科技纤维,纳米技术仍是研究热点;纺织机械产品则继续朝着高速高产、高效节能、大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而成本、灵活性、环保性和质量则进一步成为焦点。一些领域和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新技术的诞生带来了灵感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创新无大小之分,只要遵循市场发展要求和自然规律,即使再微不足道也能成为“点睛之笔”。
  
  专家盘点 纤维材料领域
  
  张大省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教授
  进展之一:熔融纺丝制造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技术
  近年来一些大学、研究部门和生产厂家开发的“竹纤维”、“xx纤维”等,其实质仍然是更换了起始纤维素原料的粘胶纤维,就如同采用棉短绒、木材、甘蔗渣、芦苇等为原料制造的粘胶纤维 一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粘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环境不友好性被质疑。利用新型xx溶剂N – 甲基氧化吗啉直接溶解纤维素制造的Lyocell被成功开发,利用离子液直接溶解纤维素制造的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究与开发也得到很多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重视。
  如何利用纤维素,简单且xx化地开发再生纤维素纤维,是一项既有意义又极具挑战的课题。目前已经有研究者在研究和开发不使用任何溶剂、大大简化生产工艺过程且环保性更好的熔融纺丝法制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技术。这对再生纤维素纤维领域很有益。
  进展之二:共混、复合纺丝与大型聚酯连续聚合-直接纺丝嫁接技术
  我国聚酯纤维年产量超过 2 000 万t,绝大部分是常规品种。尤其是在大型聚酯连续聚合 – 直接纺丝装置上很难生产批量不大的差别化纤维品种,所谓的差别化纤维也只是改变纤维线密度、截面形状、色泽等,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将共混、复合纺丝与大型聚酯连续聚合 – 直接纺丝技术嫁接能够为聚酯纤维的差别化增加许多新品种。其实这项技术早已存在,有些引进技术就带有相关装置,国内有些厂家也做过相应的技术改造。但是缺少开发各种可赋予最终纤维功能性或复合功能性的专用添加剂的意识。例如,每年近千万吨的涤纶短纤,品种的同一性极强,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差,又不能摆脱涤纶固有的不足。倘若合成出具有不同功能的母粒或具有复合功能的母粒,将其在另一辅助螺杆预先熔融,再与大型聚酯连续聚合生产线中的聚酯熔体按照规定比例混合、纺丝成形,便可制得各种不同功能的纤维。这样就为大型连续聚合直接纺丝装置利用共混或复合技术开发多种新产品打开了通道,解决“船大难掉头”的弊端。
  
  赵庆章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进展之一:聚酯生产废水中乙醛的回收技术
  在聚酯生产过程中酯化反应副产的废水中通常含有少量的乙二醇(EG)、乙醛、二甲基–1,3二氧环戊烷等有机物,其含量在 0.2% ~ 2.0% 之间。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开发的技术可高效回收废水中的乙醛,每生产 1 t PET可回收高纯度乙醛 1.86 kg,并使聚酯废水中COD从 20 ~ 30 g/L之间降至 3 g/L以下。项目的投资可以在 3 年内收回,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绿色生产技术。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2008年我国聚酯产能已经达到 2 400 万t,如果 50% 产能的聚酯装置采用这项技术,将可以回收乙醛 2.2 万t/a,从而为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作出较大的贡献。
  进展之二:聚苯硫醚树脂及纤维生产的成套技术
  聚苯硫醚具有{zy1}的耐热性、阻燃性、耐化学性、尺寸稳定性等,能在 180 ℃的高温下长期使用。因此成为燃煤电厂烟道除尘和城市垃圾焚烧厂尾气净化滤袋及有腐蚀性液体分级过滤的{sx}材料。近年来在环保用高温耐腐蚀过滤材料中一直保持着 20% 以上的年增长率,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呈供不应求态势,我国目前使用的聚苯硫醚主要依靠进口。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自行设计、研究、开发了纤维级聚苯硫醚树脂和纤维生产的成套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项目采用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该项目突破了多项产业化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此项技术的技术垄断,为我国的环保业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供应渠道。
  进展之三:干法纺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工业化生产装置及工艺流程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属高性能纤维,具有体积质量小、强度高、耐疲劳、耐磨等特性,是重要的国防原料,可用于制作帽盔、xxx、雷达架等。在民用方面,它还可用来制作绳索、网、钓鱼线及建筑补强材料等。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和南京化工研究院共同合作,设计并建成了百吨级干法纺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工业化生产装置。利用自行研究的工艺技术突破了连续溶胀、溶解、纺丝和溶剂回收等产业化关键技术,产品质量指标和稳定性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与湿法纺高强高模聚乙烯工艺相比,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抗蠕变性能、高强、细旦、低纤不匀率、低强不匀率等)及环保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狄剑锋
  五邑大学副校长、教授
  进展之一:更轻更强的聚丙烯纤维
  国外最近研制成功一种新型高模量聚丙烯纤维。该纤维的结晶度达 90% 以上,而大多数聚丙烯的结晶度仅为 60%。据称这是世界上密度{zd1}的合成纤维,只有 0.84 g/cm3,而玻璃纤维的密度为 2.5 g/cm3。它的韧性是Kevlar®的 2 倍。另外,它还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和耐化学性,其介电常数为 2.2(玻璃纤维介电常数为 6.2),因而适于高频电子应用。这种性能{zy1}的纤维与玻璃纤维、芳纶或碳纤维混杂使用时可获得{jj0}的复合材料性能。
  进展之二:细旦、可染、功能性聚丙烯纤维材料
  东华大学成功研制了细旦、可染、功能性系列聚丙烯纤维,分别为:染色牢度可达 4 ~ 5 级的可染至中偏深色的细旦聚丙烯纤维;负氧离子发生率 > 5 000 个/cm3的系列负离子细旦聚丙烯纤维;远红外发射率 > 87% 的系列远红外细旦聚丙烯纤维;抑茵率 >99% 的系列xx细旦聚丙烯纤维。
  该成果首次实现了通用纤维功能性、舒适性与可加工性的有效统一。产业化效果显著,聚丙烯纤维在可染基础上鲜艳度明显提高,功能组分加入量减少 50% 以上,可纺性好,生产过程无气固液废物排放,且不会增加能源消耗。
  
  郁崇文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
  xx纤维的充分开发利用已得到纺织加工行业的重视,尤其是麻类纤维,其来源广泛,种植中对土地的要求低,已是非棉xx纤维的主要来源。
  进展之一:香蕉纤维的制取及亚麻纤维的精细化处理
  麻类纤维资源的充分利用,如从香蕉植物的韧皮中提取香蕉纤维的技术,以及亚麻精细化处理的技术,经过东华大学和江西东亚芭纤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攻关,取得了突破,可以获得Nm 2 000、30 mm左右长的香蕉和亚麻纤维,并可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纱加工。

1 [] [] [] [] []

    

郑重声明:资讯 【纺织科技新进展:回顾与展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