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风博客藏风聚水» 眼镜收藏家发现中国古人曾自制xx水晶石眼镜

在很多人印象中,眼镜是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然而,甘肃收藏协会理事赵孟江在30多年眼镜收藏研究过程中发现,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光学玻璃眼镜是由国外传入,但中国人在古代也曾发明和制造以xx水晶石为原料的眼镜。赵孟江在对自己的近千件藏品、中国古代与眼镜相关的文献记载,以及出土文物进行仔细研究后认为,在一些专家学者所认为的玻璃眼镜传入中国的年代之前,中国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光学知识和高超的水晶石透镜磨制技术,而当时的社会需求也推动了xx水晶石眼镜的产生。考古发现,中国古人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能磨制出精美的水晶器物。春秋战国时中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刀、斧、砣等磨制工具,当时碾磨用的金刚砂纯度极高,抛光用的金刚粉细如面粉。公元前5世纪的《墨子》中已经提出了光为直线照射,并有反射特性的理论。而赵孟江认为,当古人在对水晶进行切割、磨制、抛光时,自然会发现扁平的水晶片(环、i类)有放大作用。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曾出土一枚金圈嵌水晶石放大镜,这个放大镜镶嵌在用黄金精制的联珠花纹金圈中,直径1.3厘米,全重2.3克,能放大物体4倍至5倍。这说明,我国在东汉初就有了水晶石加工磨制成的凸透镜片。赵孟江告诉记者,眼镜外来说也有一定依据。清代乾隆年间文学家赵翼在其《瓯北诗抄初用眼镜》中说,眼镜是“相传宣德年,来自番舶驾”,意为中国的眼镜是在明宣德年间由西方传入的。但是此前,中国人已经有了对眼镜的强烈需求。中国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于隋大业元年主持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中,已经提到当时的人出现了与眼屈光有关的5种病候:近视(目不能远视)、散光(目茫茫)、复视(目视一物为两)、斜视(目偏视)、弱视(目暗不明),这些眼病显然需要矫治。此外,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佛教文化的传入,士人录写大量的经传师说,蝇头小字难以辨认,也很自然地需要一种助目工具。赵孟江认为,有了这些现实社会需求,当时已掌握了具有相当水准的水晶石透镜制造技术的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制造眼镜。实际上,早在中国宋代,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眼镜的记载。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集》中记载了一种叫“爱(左加云旁)Α钡亩西,老人们读书时借助它来看清字体,明朝张自烈《正字通》说“爱(左加云旁)即眼镜”。在赵翼的诗中,还有一句:“初本嵌玻璃,薄若纸新砑。中土递仿造,水晶亦流亚。”意为西方玻璃眼镜传入中国后,中国人以水晶代玻璃仿造出了眼镜。而据考证,中国真正开始生产光学意义上的玻璃,是在晚清时期。因此,赵孟江认为,赵翼所说玻璃眼镜是从西方传入的,或许有一定依据,但是中国人在此之前,确实已经发明了xx水晶石眼镜。来源:中华眼科信息网 编辑:汀滢

郑重声明:资讯 【藏风博客藏风聚水» 眼镜收藏家发现中国古人曾自制xx水晶石眼镜】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