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2010-06-08 18:22:10 阅读9 评论0 字号:

    又读完一本书《哈克贝星·芬历险记》,眼前是一个大木筏顺水漂流,有一个白人男孩,穿着随便,躺在一边睡觉,一个黑人目视前方……

读书有感 - 2008-12lxt - 2008-12lxt的博客

 

 

    书里的情节总是在头脑中回应,布置被杀现场,甘洁佛一家的收留、家族战争,路遇两个骗子,吉木被抓,设计逃脱……等等。我可以随意想象,主人公的面貌特征,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领略书中描绘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我可以酣畅淋漓的一口气读完,亦可以沏杯香茗,细细品味……

    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我又拿起书本。作为阅读,我还是喜欢纸质的图书,一个个方块字,组织在一起,就有了灵性,喜、怒、哀、乐,人间真情;风起云涌,自然变换,都在这方寸间,无需大的场合,无需媒介,有一双眼就可为之。高兴时一日千里,兴致使然,又可漫步徐行。记得当年读《萍踪侠影》、《玉娇龙》……都是废寝忘食的。

    纸质的图书与音像制品有明显的不同,它更能激发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潜能,可以让你天马行空的任意想象。音像制品在文字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加工,更加鲜活,xx着人们的眼球,然而头脑却闲置下来,不必思考了,没有想象的空间了,如同嚼蜡。更有甚者,拖沓冗长。看一集40分钟电视剧的时间可以读半本如《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书,简直是浪费生命。

    不可否认音像视频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然而如果做学问,还是读书为要。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增广见闻,灵活头脑,少得疾病,节约能源。何乐而不为?

附录:


 

     [简介]   小主人公哈克贝里·芬是个孤儿,无人管束,但心地善良,爱憎分明。他帮助黑奴吉姆逃往废奴区,一路上遇见了各式人等,遭遇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获得了胜利。好朋友汤姆·索亚的母亲要收他作义子,但他不愿接受所谓的“教养”,宁愿继续过无人管束的生活,于是又逃了出去。每一个读者都会为他未来的命运担心……   本书是“美国现代小说之父”马克·吐温的杰作。顽童哈克被醉鬼父亲虐待和抛弃,与出逃的黑奴吉姆一起开始了河上的漂流历险。他们在途中结识了骗人的“公爵”和“皇帝”,卷入了两个家族的世仇争斗,又碰上了扯不清的遗产纠纷……哈克怎样摆脱父亲的追缠?两个骗子的计谋会得逞吗?黑奴吉姆会不会又被抓回去?   全书语言幽默,文字清新;人物性格刻画鲜明,资产阶级凶狠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与哈克的纯真善良形成明显对比。作品揭露了宗教的愚昧,谴责罪恶的蓄奴制,宣传种族平等,主张人人应有平等权利,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美国xx作家海明威曾说:“美国的现代文学都源自一本书,它的名字就是《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您现在的位置:-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作者:马克·吐温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原名塞缪尔·朗荷思·克利门斯。生于地方法官家庭,他十二岁丧父,之后便过着独立的劳动生活,做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排字工、水手等,他还曾去西部找矿几年,结果空手而归。后来他当上了弗吉尼亚州《事业报》与旧金山市《晨报》的记者,开始用“马克·吐温”这一笔名发表通讯和幽默小品。这期间的重要作品有《竞选州长》(1870)、《百万英镑》(1870)等。七十年代初,马克·吐温定居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此后,他写了一系列长篇小说,其中重要的有《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884)、《王子与贫儿》(1881)、《傻瓜威尔逊》(1893)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可以说是他{zyx}的作品。

 

转载自亦凡公益图书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读书有感】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