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城背篼的兴起与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历史难境探索_黔心体道_新浪博客

 本文已经刊登在《魅力中国》2010年5月(中)总第114期,欢迎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林城背篼的兴起与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历史难境探索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贵阳背篼的形成

 

 

【摘  要】: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主要以文化传播论为主,辅助于优生学和地域决定论以及小传统等概念来对贵阳背篼形成的起源和原因以及应该这样应对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群体作出了一些系统阐述,旨在重视他们的普及教育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先进的观念来改善他们的生存,以期到达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和谐的目的。

【关键词】:贵阳背篼  文化人类学角度  形成原因  应对方法

 

一、贵阳背篼形成的原因

对于像我一样的贵阳人来说,背篼是我们极其熟悉的一个劳动者群体。每当我们这个城市迎来清晨的{dy}缕阳光,尘嚣渐上的大街小巷除了川流不息地上班族人群以外,还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以其独特的劳动工具和穿着打扮成为都市的一景,他们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背篼”。他们大多都身背竹制的背篼,脚踏解放鞋,身上穿着类似运动服或者是夹克衫等便于作粗重活和耐脏的服装。成天在贵阳的黄金地段,繁华商埠间穿梭,等待有需要帮助的市民或者商家搬运货物,以体力劳动赚取生活的来源。

相比我们西南的众多其他省份,其实类似于背篼这样的进城务工人员也是很多的。比如重庆的“棒棒”,昆明、湖南的“箩筐”以及武汉的“扁担”他们都是在城里靠肩挑背扛挣钱谋生的人。作为近年来进城务工农民大军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经营模式和生存状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些为我们的城市繁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渐渐进入我们视野的时候,以往那些带有歧视性眼光的字眼或观点应该被我们摒弃掉,取而代之的则是我们对于这样现象的一种更深层次的研究。以往的学者大多着眼于经济和社会的方面来研究背篼这一比较奇特的劳动群体,而今天我要一反常态,试图利用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一群所产生的一些原因,进而进一步填补或者完善这方面人类学研究的空白。

二、文化传播论的具体含义

那贵阳背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引入文化传播理论的研究方法。所谓文化传播理论就是关于文化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方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理论。对于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形成来说,除了发明产生,就是传播得来。世界各地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文化人类学家根据文化的这种相似性,认为文化具有向外扩散的本性。最早的文化是从原点慢慢扩散出去,跨越空间,活像涟漪一圈又一圈的推动一样,文化终于传播到各地。传播论者虽注重了传播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但并没有回答文化如何起源、在何时何地存在过、又如何传播到遥远地区等问题,使文化传播走向极端化。

我们且不看他的缺陷,因为文化如何起源于解释背篼的形成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看到,背篼的形成已经初见端倪。因为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的确发生了xxxx的变化,但由于不可能处处兼顾,因此出现了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起初这个差距不是很大,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占据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出大多数乡镇在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已经呈现出天壤之别的程度。

三、文化传播论对背篼形成的具体运用

因此,由于文化间差异逐渐地加大,城市中的先进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渐渐地从农村出外务工的人员传入乡村。而通过进城回乡同乡的成就和发展与原先一直身在乡村生活的人员相互对比,虽然先进理念的追求谈不上,但是同乡光鲜富裕的状态使自己看到了他们自身的窘迫生活状态。正如同俗话说的那样“人往高处走”的惯性思维迫使他们从乡镇很有限的生活环境中走出来,以寻求自己想要的那种和同乡一样理想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脸朝黄土背朝天又让他们看不到过多的生活收益,还不如效仿自己的同乡。这也就为他们从乡村到城市务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也正是文化传播论中对于先进文化(暂且说是一种先进文化)对于旧有文化思维的一种影响,而旧有思维在借鉴了的同时,还接纳了新文化思维的特点。这种新文化思维和旧有文化思维的碰撞,产生了相应的文化震荡,在相互影响下,处于优势的文化较多地影响了较为弱势的文化。因此,较为弱势的文化思维在逐渐像新文化思维靠拢时,更多情况下是像新文化学习和迈进,基于此才会有乡镇的劳动力向城市靠拢的情形发生。这也充分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变相的理论支撑。

四、从其他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背篼的形成

但仅仅有理论支撑的不够的。我们看到在文化传播影响下,深受文化震荡的他们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开始奋斗的同时,势必要找到一种谋生的工具来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可是问题有来了,究竟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和什么工具才合适他们谋生了?

1、从他们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当地的地域性特征考虑

{dy},他们的文化和受教育的程度是极其有限的,有的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很低大部分都是小学水平,还有些是半文盲甚至是文盲的阶段。这个根据贵州财经学院的金莲博士统计,贵州背篼受教育的平均水平偏低。根据他们的抽样调查,背篼的文化主要以小学文化为主,占到了51%,而文盲占19%,初中水平的占28%,高中水平的仅占4%。因此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他们没有文化和技术技能,大多不能从事基本的文化案头工作或者技术装卸工程。这也就决定着他们能作的也只有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赚取他们的生活开支,而这种方式也只能选择肩挑背扛的模式来完成。

第二,就地域环境来看,贵州的环境的属于多山且高低不平的一种状态。因此地域就决定着他们不能像湖南箩筐一样那么平稳的运作,唯独只能使用背具来适应这种起伏不平的环境,这样才能使他们稳当地把货物运往目的地。另外,他们也不可以选择重庆的棒棒作为工具使用,因为那只适用于像重庆那样爬坡上坎的那种实际情况,而在贵阳就只能是以背具为主。因此,这种以人力为基础的背具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了背篼这种工具了。

第三,我认为还和贵阳本地对“川军”小传统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关。所谓“川军”因为一般的贵阳人对于周边四川籍的进城务工人员的习惯性称呼,由于四川人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他们以勤劳朴实和踏实肯干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全国广泛的好评。 所以,对于作为进城务工的先驱以及样板,四川籍人员在相邻各省的分布就更密集了,随着而来的就是他们的劳动方式也为当地人所学习。而在川东对于人力劳动的工具也一直都是采用背具,即我们现在的背篼。因为当地也是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和交通运输条件所决定的。故而,其实背篼也是作为一种外来物与本土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与贵阳本地相适应的背具。这样的一种局部地区的小传统传播,从川东到贵州,经过了演变和改良最终与本土实际相结合,也是背篼形成的原因之一。

2、推拉理论在其形成中的显著作用

所谓推拉理论既是指劳动力迁移是由迁入与迁出地的工资差别所引起的。而且迁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以外,还有更好的职业、更好的生活条件、为自己与孩子获得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更好的社会环境。毫无疑问,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调动下,虽然带动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可也同时凸显出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日益突出的问题,即使有乡镇企业等机构帮助消化部分,可那种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而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九十年代出现的“民工潮”也就完成了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背篼也是那个时候应运而生的一个时代产物。

3、他们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首先,对他们而言自身的个人素质和价值意识决定了他们无法融入主流的社会。因为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以前接受的教育相对较少,所以决定了他们的素质相对较低。在公共场合往往作出很不文明的行为,言谈举止之间大多粗俗且出口成脏,使他们被当地据居民所排挤。而且也有一小部分人为了赚钱,甚至利用碰瓷或者敲诈等不正当手段,讹诈市民钱财。而这种效应在口口相传下被人无限扩大,使得社会大众对他们这个群体普遍没有好感,这和他们的价值意识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对当地居民而言,由于普遍的排他心理使他们普遍瞧不起外地的农民工。认为他们是乡下来的,没有文化且没有素质,所以他们以不屑地态度来看待这个群体。另外,还有一种所谓“社会卫生”的普遍社会心理现象在起作用。在当地居民心目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素质的低下,所以也极其不讲究个人卫生,仿佛随地大小便就是他们的标准动作,因此倍受当地居民的反感。而这种心理扩大到这个社会,就有了社会卫生现象,不管这个农民工今后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之下,人们在知道他们的背景之后都会下意识地感到惊奇或者直接就不屑了,骨子里还是瞧不起别人,除非这个人有很大的成就或者功绩才会对他另眼相看,这也是他们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原因,说到底还是人类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排外心理这些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作怪。

再次,与固有的人们文化思维模式也有莫大的关系。传统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在改变之后,农民的地位就一直不断的下降。在人们的普遍观念里,农民都是文化水平{zd1},思想觉悟最差,一群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埋在土地里的人,与城市日益紧张的节奏和知识爆炸的文化环境是格格不入的。一般人们都认为农民什么都不懂,既无法交流也不可理喻,这也成为他们无法融于主流的一条难以逾越的文化思维鸿沟。

五、对于贵阳背篼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提出具体应对策略

基于上面的论述,我们大概知道了背篼的起源与形成。面对这样现象在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要怎样来解决了?不可否认,要深入的了解贵阳背篼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田野调查才能够有较为充分的资料和更为深入的研究,但基于人类学的角度,我想初步提出一下对于怎样提高这一人群的一点看法。

{dy},从优生学的观点来看,还是要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不管是政府采取技术技能培训也好,还是文化知识的普及也罢,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他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试想一个较好的环境,大多可以培养出较好的子女,这样也符合优生学的原理。

第二,从传播论的角度来看,先进的文化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传播到他们那里以后,他们的确已经走出来了。但是仅仅是满足于追求物质享乐,而精神上的先进理念也大部分没有进入他们的思想观念。因此,又绕回教育来了。要让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精神文化传播给他们,这样就像你帮助穷人并不是只管满足他一餐饭就可以了,而是要他学会创造财富的技能的同时,给他辅之于先进的文化思想的熏陶,把好东西带回自己的家乡,以缩短城乡间的距离,化解社会的矛盾。

第三,从其他的田野调查角度来看,大部分的学者一直结果都是这一类的劳动者大多收入偏低,如何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也是xx社会阶层间的差距和歧视的一个关键。社会阶层和族群间的距离和矛盾一直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诱因。因此,从生存技能上的教育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贵阳背篼的研究是为反映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群体,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社会学等等不同的方法来研究,但本文着眼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将他们在诠释一遍。显然,短短的篇幅是不能把事情全说清楚的,只是对大家作个大概的介绍,要充分的理解和深入研究这个群体势必要进行大量的田园调查和以之为基础的理论梳理,所以我们期待今后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对贵阳背篼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找到相应解决的办法。这样的话我想日后夜晚走在贵阳瑞金北路上就可以少看见一点街头风餐露宿的背篼,多一些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才方能得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       C.A. 托卡列夫,《外国民族学史》,汤正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3.       K.M. 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4.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5.       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xx》,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6.       ()金镐杰,庞建春,《中国川东北地区背具运输》,西北民族研究,2000.1

7.       金莲,《贵州省背篼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6

8.       金莲,《贵州“背篼军”三个收入层次的贫困问题研究》,社科纵横,2007.10

9.       牟秋菊,《从“背篼”到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8.10

10.    钱芳,王厚俊,《贵州“背篼军”的收入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4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林城背篼的兴起与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历史难境探索_黔心体道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