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滑轮》教学设计

第20课 《滑轮》教学设计

2010-06-07 20:27:23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20 滑轮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梁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猜想假设

学生进行猜想,利用工具,尝试讨论

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学生自学课本)

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出示滑轮,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3)学生辨别课本P99页,哪一幅图是动滑轮,哪一幅图是定滑轮?

4)学生动手组装定滑轮、动滑轮?

(三)制定方案

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四)实施探究

学生演示实验。

(五)展示交流

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2.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98结论)。

2)探究题:小明是二年级的学生,家(二楼)里装修时,叔叔们从楼上、楼下不停的运料,非常的麻烦,而且还影响楼上邻居们。小明突发奇想,能不能设计一个装置,使叔叔们直接在楼下向上把料运进屋里。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成功了,他设计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装置。

同学们,你知道小明设计了一个什么装置呢?开启你的智慧之门,你也来设计一下吧!!

3)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

(六)拓展创新

提问: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车图)

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第20课《滑轮》教学设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