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zg}峰-大秃顶子山(下)_lwy0726_新浪博客

          黑龙江{zg}峰-大秃顶子山

 

四、高山花园

登顶后,稍做休息,我们开始往二秃顶子进发。

从大秃顶子,沿另一侧山坡往下走,呵,沿途的风光真美呀。













一丛丛的绿草,一片片的黄花、兰花,一点人为破坏的痕迹都没有。





















































尤其在绿草、花海中,零星的矗立着一棵棵稀疏、巨大的岳桦树。粗大白色的树干,翠绿清新的树冠,下面是新绿的高草,鲜艳的黄花,衬托着周围起伏的山峦,那种景色真美。我不禁惊呼,“高山花园”,典型的高山花园。











我爬过许多山,见过许多高山花园,但是都没有大秃顶子的清新、辽阔,均没有大秃顶子的原始靓丽。

一点人为破坏的痕迹都没有。没有随处的矿泉水瓶,没有随处的各种垃圾袋,就连人类的足迹都很难寻觅。就连自己走路都不忍下足,因为一脚下去,就会踩倒一丛花束。

















置身其中,真仿佛到了另一个真正天籁的世界,真仿佛回到了久远的,人类的童年。













按三轮司机讲,沿大秃顶子的另一面下山,往右绕一点,直插过去,走上两三个小时就可到达二秃顶子山。

终究是一条小路都没有,所以{zh1}我们还是走错了。

先是下到了一千米左右的一条小溪旁,然后又直拔五百多米,斜插到了一座一千五百米左右的山岗上。

这时通过驴友小平的GPS显示,对面两道山梁外的一个山包,那才是二秃顶子。连翻两道山梁,走过去,我一看最少要五个小时,这时已经十一点了。走过去,下午三点前回到13公里处,根本来不及。于是大家一商量,穿越二秃顶子的计划只能做罢。现在就往回走,三点前能不能走回13公里处都两说。早上五点我们开始走的,走到这里已经用了六个小时。回去如果还是六个小时就不赶趟了。因此我们只好稍做休息,吃了点东西,然后按GPS所示,匆匆赶回大秃顶子山。

一样是绕行,一样是下降,{zh0}绕到了一千米左右的地方,才绕到了大秃顶子山前。13公里处位于山峰的另一侧。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一侧再次登顶大秃顶子山,然后顺来时的那条登山小路下到13公里处。

这一面很陡,根本没有登山路,只能硬往上拔,还要重新直拔七百米。而这时自己的体力已有些透资。但有什么办法,咬牙也要登顶。

一步一步慢慢往上艰难的移动着步履。十二点四十,终于再次登上了大秃顶子,这时自己已经是筋疲力尽。

休息二十分钟左右,我们开始下山。一听说原路返回,一想到还要重新穿过那片密林,周身直起鸡皮疙瘩。

因为那片密林,到处是令每位户外驴友谈虎色变的草耙子。一想到刚才登山时的所见所感,周身都有些发麻。

五、草筢子

草筢子,很久以前我就听说过。

那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到长白山实习。当时老师就告戒我们,应该注意草耙子。草耙子不大,但会叮人。叮住后,吸血,小米粒大小的东西,吸饱血后,如苞米粒大小。尤其叮上人后,不容易弄下来,硬拽,身子是拽掉了,可把头留在了体内,弄不好还要开刀。因为头留在身体里容易发炎。{zh0}的办法,叮上后,用烟头烧其尾部,这样草耙子一缩,身体就全出来了。

特别可怕的是草耙子能够传染森林脑炎。得上后,能致人死命。

我们终究生活在大都市,没几个人见过,所以这些话越传越神,草耙子也越传越可怕。

因此出去实习时,开始我们都把身体的每个部位包的很严。有意思的是,在长白山没人被咬,一个女同学回到长春后被叮了,结果成为大家的一个笑柄。

后来,我去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在登老黑山时,入口一块巨大的牌子上就写着应如何注意草耙子,以及草耙子的危害。但登完也没见到草耙子的影。

前年在登黑龙江凤凰山时,沿大峡谷往下走,一低头发现外衣上有一只草耙子。结果用手轻轻一弹,就弹掉了。这是我{dy}次看见草耙子,也是我有生以来{dy}次和草耙子亲密接触。

草耙子主要是春天多,现在已经是盛夏了,所以登大秃顶子山之前,我根本就没想到草耙子的事。

早上,就在我们登山到三分之一的地方,我停下来,给旁边的野花照相。照完,我想小解一下,一低头,发现在半截袖的体恤上有一只草耙子。我很不以为然,叫过了其余三位驴友,“你们看,这就是草耙子”,说完我用手轻轻一弹,就弹掉了。本以为就一个,可我往衣服周围一看,有好几个。我有些发慌,急忙脱下外衣,“你们帮我看看,看后面有没有”,就在我把外衣脱下,露出整个体恤衫时,大家一惊,“哎,别动,后边也太多了,一层啊”。体恤的里面可就是肌肤啊,体恤上趴了一层吸血的草耙子,叫谁吧,不害怕。

大家七手八脚帮我弹掉了所有的草耙子。外衣上肯定有,我于是把外衣装进了背包,不敢再穿。因为只穿体恤,露出胳臂来,万一再有草耙子,会发现的早。

收拾停当后我们匆匆往前走。大家一直在议论着,为什么就我身上有呢?也可能我穿的体恤是粉色的吧?

就这样往前走几步,我的裤子上或体恤上就会发现几个草耙子。

直到穿过密林,到了岳桦林带,草耙子才少些。

登顶从另一面往下绕时,在降到那条小溪边时,驴友狼叫了一声,“你们给我看看,脖子上是什么东西?”,大家一看,正有一只草耙子往肉里钻。

此后,我们几个不时有人或撩起衣服,或解开裤带,或叫人扒开衣领,结果一看一个准。只要哪刺痒,或稍微疼些,一看准是草耙子弄的。

沿途我们叫草耙子欺负的那个苦啊,就别说了。

因此下山,还要原路返回,还要穿过那片空气中到处是随风飘摆的草耙子,真叫人感到恐怖。

但不走又不行,原路,终究有路啊,否则连条路都没有,在乱石堆中穿行,难度太大。

所以下山,虽然疲惫,但不敢稍加休息。一直走,一口气,下午三点,我们奔到了13公里的界碑前。


来到了路上,大家谁也顾不上疲劳,急忙脱下了身上的衣服,裸露了上身,结果彼此一看,每个人身上,至少都趴着四五只草耙子。

自己能摸到的,自己往下拽,摸不到了找别人帮忙。我腋下的一只,往下拽时就没拽干净。第二天,才将另一半残体弄出,挤出许多血,但也没匝地。



弄完身体上的就开始弄衣服上的。里外,这个多就不用说了。

一切弄干净后,好半天那辆三轮车才来。

早上进山踩野菜的山民,已等在了11公里处。她们真是收获颇丰啊。每人都弄了一麻袋。

车上,我旁边就坐着那位{wy}的男性山民。我和他聊起了草耙子。

“草耙子?这山上可太多了,因为这里比较冷,所以草耙子比别的地方的能活。”山民开口到。

“我们进山踩野菜,哪天身上不叮几个,没事。看见了,用手一拽就下去了。”“万一拽不干净呢?用不用开刀?”小平在旁问。“不用,啥事没有,反正我们山里人是不在乎,就是头留在里面了,也死了,和扎个刺一样,一拔就拔出来了”。“你们不打森林脑炎预防针吗?”驴友小小问。“有的人打,有的人不愿意打,我就没打,没用。”

听了山民一席话,我对草耙子所有的恐怖顿消。就是在车上,也可能是山民身上带的吧,我后背又钻进了一个,撩起衣服,叫小平给弄掉了。

就是回来,坐上了火车,小小和狼的身上又发现了两个。但都没太在意,顺手拽了下来。

登大秃顶子山,xx了对草耙子的恐惧,这可能是意外收获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黑龙江{zg}峰-大秃顶子山(下)_lwy0726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