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鞋的乐趣

冰鞋的乐趣

   上山下乡之初我被分配到六师二十五团砖瓦厂,公休日睡个懒觉,洗洗衣服,玩一玩乐器二胡、笛子和秦琴。到了冬天,水泡子里结了冰,可以滑冰。但当时砖瓦厂只有北京、上海两地知青,哈尔滨知青还没有来,只有北京男四中的老高三知青王亚崙会滑冰。后来他请假去安达大庆油田探望他叔叔时,带回一双39号六成新的冰球鞋。他滑得不错,转弯、急停,手握假冰球杆,击球、过人运动自如,同时教我们几个感兴趣的知青学滑冰。

滑冰鞋也可以统称为滑冰刀。可分为三种,其一是跑刀,是练习速度滑冰的,刀体比较长,刀刃比较薄,为减少阻力,重心也比较低。其二是花样刀,刀体比较短,前段有锯齿,刀体的前后呈弧形,便于旋转,刀刃较宽且留有弧形槽。其三是球刀,打冰球专用,刀体长度适中,刀刃宽度也适中,便于进退转换,但重心较高,不易被初学者掌握。

我的小脑还算可以,学了几次,摔了一些跤就会了,压步、转圈、划8字还比较自如,而且我倒滑比正滑还利索。我感觉倒滑比正滑好学,且不易受伤,容易提高兴趣。(不知专业人士对这种观点是否认同?)但好景不长,不久我就被调到二十五团团部医院,学习X线拍摄、诊断工作,从此走上了医学之路,同时也失去了滑冰机会。滑冰就像骑自行车、游泳衣样,只要学会,就一辈子不会忘记。

记得新世纪初,女儿过生日,我们一家三口去国贸室内冰场去滑冰。租用了两双花样滑冰冰鞋,我滑了一会儿就适应了,当时比较喜欢倒滑,双手插在裤兜里,转圈、滑行玩得很爽。妻子一人在冰场上面观看,等到结束后,她告诉我说:“刚才有一位家长指着你说,这个人一定是教练。”我听后觉得好笑,但一想肯定是因为年龄太大,倒滑技术还可以,还时不时地指导女儿的滑冰姿势与重心,被别人误识了。

因为经常看到小区里、街道上有学生和孩子滑旱冰,总想再试身手。旱冰鞋有两种,一种是长方型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小轮子,咱暂且叫他“四角轮滑”。我曾在九十年代随女儿去体育馆,只玩过一次,感觉与冰球刀不一样。适应一会儿就好多了,但还是容易前后摔跤。这种鞋前后距离短,左右距离宽。所以穿上鞋左右很稳,但容易前后摔跤,也容易伤到膝盖。现在很难再见到了。另一种是四个轮子呈“1”字前后排列,在感觉上与冰刀很近似。因为我有滑冰的基础,穿第二种旱冰鞋应该没问题。但多年来一直投身美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滑旱冰,况且买一双新的旱冰鞋也不便宜,没这个必要。所以就产生想买双旧的试一试,过一过旱冰瘾罢了。

2007年夏,我去潘家园。在临近旧货市场的大街上,有一个老先生的地摊上摆着一双黑色旧的旱冰鞋,四个轮子质量很好,报价50元,{zd1}价30元。因为其中一只鞋的塑料拉带断开了,我没买。去了潘家园旧书摊,买了两本画册。等到返回时已过中午12点,那个老先生还在,旱冰鞋仍旧躺在原地,丝毫未动。我便走过去说:“老师傅,您这双旱冰鞋不好卖。原因有二,一是颜色太旧不美观,而且有残。年轻人以及五十岁以下的人肯定不要。二是岁数大的怕出危险,再说会滑旱冰的也不多。我虽然没滑过这玩艺儿,但我想回去试一试。给您20元,您想卖我就拿走;如不想卖,我就走人。”老先生一听我说的有道理,爽快地答应,我们愉快地成交了。

回到家先擦去浮土,拧一遍螺丝。找一根旧的钢锯条,放在燃气灶上烧热,然后放在断开的塑料拉带上下之间,只听“嗞”的一声,冒出一缕白烟,还有一股刺鼻的气味,随手捏紧,拉带就粘上了。这个技术是困难时期百姓人家经常粘接塑料凉鞋时掌握的,很容易很实用也很牢固。由于单一黑色的旱冰鞋确实不美观,我用油画色调出海兰色(兰色加绿色再加微量白色)涂于鞋后跟处,又用橘黄色涂于旱冰鞋的左右两侧凹陷处。这就立刻使旧鞋焕发出青春。

待油画色干透后,我便一试身手。虽然不在年轻,但滑行起来还是很有趣味,由于轮子阻力小更便于倒滑,只要不追求新难动作,是不会摔跤的,更用不带护膝。花20元钱,买个运动器材,一年内玩上一两次,过一过瘾也就足够了。哈哈!

郑重声明:资讯 【冰鞋的乐趣】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