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日于易卜生墓地)
控制愤怒之诗
--------再读而戈诗集《这是尾巴》
方闲海
(一)
这是而戈出版的{dy}本诗集,诗歌从2004年选到2008年,这也是而戈十年“网络诗歌”中含金量{zg}的阶段。作为中国近十年来最成熟的青年诗人之一,他欲将自己独具诗性的声音传染给每一位读者,他在诗集的自序里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他又坦言“写作是件危险的事情。”这对于一个欲从诗歌阅读中寻求快乐的普通读者来讲,或许,就有点危言耸听了。但它从诗人的创作内部来讲,而戈是慷慨的,因为他道出了创作者在心境磨练中的一种秘密。其实是一种“常识”。诗歌被撕去世俗的伪装之后,其实是趋于深沉的、严肃的,我以为一切诗歌都指向这个重要的本性。诗歌是有其真理的,诗人是其诗歌的布道者。否则,诗歌将无法在文化领域赢得哲学、艺术、宗教,甚至文学中的小说和戏剧等众多维护人类尊严的精神活动的尊重和首肯。
这本诗集于2010年1月由民间“黑哨诗歌出版”正式推出,期间经历了一些困难,当然也包含了资金的准备,最终而戈借款得以了结一件心愿。原计划只印刷500册,由于我的说服,遂印刷了1000册。只有在不“卖座”的当代诗歌领域,才会发生着区区几百本的“抠门”细节,令人心寒。我曾经查询过民国时期(即现代诗萌芽和成长时期)中国个人诗集出版的一些资料,给我以如此印象,一是非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个人诗集占了很大比重,二是诗集常规的印刷数量是1000册。而在读书热兴起的八十年代出版的《北岛诗选》也就是印刷1000册。因此,抱怨如今的现代诗读者大面积减少其实是一个不恰当的说法。而到了2010年,中国现代诗歌的筋骨血肉已经基本发育完善,我想,无论如何,给自己的诗歌找到近1000个读者,是必须的,不能低于这个数字了。否则将一点也扯不开近亲繁殖的小圈子读者,而与普通读者彻底无缘。诗歌潜在的读者远远不止1000个,但若要碰到了碰对了,却又是另一个不得不打住的出版话题了。诗人以他一贯的高音在诗集自序的{zh1}一句发出了:“这是而戈发出的,xx不同的声音,在这个宇宙。”我想,这不是体现一个诗人的狂妄,反而像是在恭维他冥冥之中能拥有这本诗集的读者,诗歌读者是稀罕的,在这个宇宙,显得何其珍贵。由诗人到诗集(或口口相传)再到一个个读者,诗歌像是行云流水贯穿着荒漠不断膨胀的人间,终将人类最绚烂的一条彩虹变幻了出来,这是一条最古老的最值得信任的情感纽带,中国文化传统一直信奉诗歌的这种力量。诗人于坚认为:诗歌如果放弃了“为天地立心”,必然被文明抛弃。
三月以来,从杭州到上海到慕尼黑到奥斯陆到斯德哥尔摩到巴黎到xxx等,这本诗集享受了世界地图的待遇,我一直随身带着这一本《这是尾巴》真简直成了我的尾巴。而戈在网络发表的诗歌,我几乎都读过。但一个仅仅遴选了84首诗歌的个人自选诗集,它的意义就在于呈现诗人自己所珍重的一种整体性面貌,84首诗歌在另一层文本关系上构成了一件独特的作品,让我不得不重新打量里面的每一首诗歌,重新经历一种新鲜的语境而仔细体味。一本诗集像是一棵由诗人亲手灌注成长的大树,而每一首诗像是每一条粗枝,每一行诗像是每一条细枝,每一个词像是每一片叶子。大树的根系则是诗人多年从生活历练中扩张的繁复的情感和心智。而戈有理由昂首站在当今汉语诗坛的十米跳台上,将这一本诗集举在世人面前作为犒赏自己劳动的金质奖牌。
(二)
在伟大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里,诗人特别注重“视觉”的力量,“诗中有画”是其要义。诗人通过眼睛的观察来揭示万象,“行万里路”几乎是古典山水诗歌的方法论,亲近自然和同情人世的情怀相互映照,诗歌由此被照亮,并在语言中xx情感的魔力。然而,当今世界,自然已失去神秘,失去人的敬畏之心。人世浮动得更为剧烈,人在地理上保持的距离感正被拉近得“相看两生厌”,住公寓楼的对门可以一辈子疏离陌生,而外星人却逐渐成为关注的公共焦点。旅行已经丧失让身心焕然一新的感受意义,全球化的读图时代铺盖在地球村的每一张脸上,一切感官都被人类自己捣鼓得趋于麻木了。可见,以山水为主题的传统诗歌的没落,是一种历史必然,也是审美形态的一种时间演变。现代城市化的图景取代了人烟稀少的自然图景,在这种时代里写诗,意味着诗人有时候必须要跟层出不穷的人产生摩擦,必须得上下打量迎面扑来的嘈杂人流。好在“天地”依旧在,“立心”依旧可以为之。我以为这是现代诗歌最重要的一个命题。诗人的观察,首先是通过眼睛的“看”,接下来,诗人的重要工作是做出必要性的细节提炼。“看”,至少我的理解,{dy}个重要作用是确保诗歌细节的客观性和真实,尽管这种真实也一定存在扭曲,但它能保证诗人描述事物的{jd1}自信。诗歌跟小说{zd0}的区别之一,在于诗歌中的细节杜撰往往会引起不良反应,好的诗歌几乎都是诗人的真实经历而非虚构的人生,“我”在诗歌中的存活率几乎能达到百分之一百。第二个重要作用是构造出生动的“现场感”,但它取决于诗人的提炼手法之高级,诗歌的“现场感”最讲究直击情感核心的语感技巧。而戈在《孤独的星球》(p57)一诗中有一种关于“看”的寓意。
孤独的星球
无数被摘除的眼球
悬浮于无限的幽暗
它们之间
除了看
还是看
直到看瞎为止
2007-7-15
近几年中国汉语诗歌的成熟标志之一在于“现场感”和“细节”提炼的成熟,开始变得耐人寻味,更容易唤起读者对日常经验的一种惊异感。有读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在领略中国汉语诗歌“现场感”的愉悦上已经xx不输于小说。这方面主要得益于以口语为特征的诗歌流派的不断发展,它复兴了原本相对显微的古典诗歌的叙事传统,当然从语言的表现特征来说,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汉语不可知的变化。在而戈的诗集中,我读到的《某夏记事》(p01)、《桥头一幕》(p41)、《上帝让我们来做什么》(p59)等,都是具有非凡“现场感”力度的上乘之作,细节的深入令人叹服。在《桥头一幕》中,瞎了一只眼睛的老主人吃力地拖着一对正在交配而还未及时相互脱离身子的公狗和小母狗(已断气)往狗肉馆走去,这一幕的细节,被诗人放大之后,真的比老主人参加过的朝鲜战争还要残酷。这就是诗歌的力量,尽管不合时宜,但诗歌所创造出的全新视角可以让读者重新去逼视生活中的现实,拷问人性安在?而诗歌不是新闻联播,现代诗歌的任务之一是要通过有效的语言在思维上提供出反思人性的角度,xx每个读者参与思考的能量。我曾坐在奥斯陆市中心的易卜生墓地前的长椅上轻声读过《上帝让我们来做什么》,这是一首关于父子情感关于底层生活的具普遍人性的诗歌。我却读出了无奈的“中国特色”。我的目光越过一排又一排的墓碑,傍晚的阳光温暖而静谧地穿透,前面的一条墓地小道上有一个男人正牵着一条强壮的狗经过。这条狗比近在诗中远在中国的“狗”更不像狗。
就这样,沉重的题材总是会压迫着而戈,让他在诗歌中去承担。连他从成长的记忆库不断取出的也不是什么糖果而是弹药。1975年出生的诗人,是我认为的所谓标准“70后”诗人,因为这一拨人的儿童时代记忆刚好是从中国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开始的。《关于枪决的一组诗》(p04-11)、《我们去看审判大会》(p24)皆来自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经历。这是一种非常现实主义甚至是历史主义的题材,而戈在处理上,却是超越了其狭隘现实,因为任何题材在诗人的手法里只是一个被揉捏的素材,“现实”若没有“诗意”这层保鲜膜,那么无论多么值得称道的“现实”将不能进驻于有待于流传的诗歌而灰暗一片。诗人是乏味人生中“诗意”的播种者。但“诗意”不是抒情的概念,而是针对不断被现实覆盖的现实,诗人去寻找现实发生的轨迹,这种轨迹里有值得我们注视的一种形式存在。“诗”就是关于这种“形式存在”的。《六月十八日下午在西单广场》(p53)是诗人对于这种神秘“形式存在”的个人验证。我目前还没有读到过比这一首以“困倦”的情感主题来指涉中国“现实”更高级的诗歌。
六月十八日下午在西单广场
困倦突然
席卷过来
像无数扒窃的手
无声无息
从我的头颅里抽出
我蹲下来
靠着一棵树
恍惚看到
巨大的银幕上
喧哗的人群
正慢慢地
慢慢地
朝银幕上方走去
然后消失在
漆黑的天花板里
我使劲地
站了起来
银幕上随即出现
一个巨大的黑影
2007-6-18
(三)
作为一个在诗艺上已经锤炼多年的诗人,而戈的诗歌心得不太可能完整地跟读者分享。诗歌是关乎天才的,因为诗心是每个人从生活的体悟里熬出来的,或许在儿童时期就已经成熟。只是有一部分人被生活所选择而成为了诗人。而将“诗人”二字烙印于由盛至衰的生命中,这将取决于一个有诗心的人对于诗歌语言的专注力和实践。而戈的诗歌叙述甚至抒情方式带有他明显的个人生活特征。生活中的朋友几乎都清楚,对于感兴趣的话题,他是一个“唠叨大王”,他曾在《我在的时候》(p63)一诗里剖析:“我滔滔不绝的时候/你们是我的犯人”。确实,有几次倾听他盘踞于酒杯上密不透风的唠叨,我们听的人真成了一个个诗歌的“犯人”。不过他沉默的时候更可怕,“我沉默的时候/你们是我的子民。”而戈“唠叨”的境界就是
xx能达到“自言自语”的境界。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曾提及过,“诗歌就是自言自语”。我以为这至少包含了两种事实。一是诗歌是诗人关于生活的镜像,二是诗歌的语言从来就是以纯粹的“自在”为荣。诗歌的语言问题从来就是复杂的,它即关乎技术又似乎超验于技术,因为语言的技术性从来不可以跟感情的化合物相脱离,诗歌不是为了彰显技术绝活的,诗歌的发生毕竟是一种关于情感的化学反应。有人曾攻击而戈在诗歌中运用“老土”的排比手法,而恰恰在这类诗歌中,而戈却写出了近十年来堪称经典的《有腿的亮出来》(p03)、《竖着的蝙蝠》(p36)等代表作。甚至还包括《不是整个世界都在苟且》(p12)、《独立者的宣言》(p27)、《含着星光一般含着你的名字》(p77),以及做为诗集标题的《这是尾巴》(p80)等让人耳目一新的诗歌。它们都运用自《诗经》以降的古老诗艺中最简单的方法抵达了耐人寻味的诗心,可能这就是诗歌的规则之一,可以不择手段。而现代汉语诗歌{wy}不能跟古典汉语诗歌的成就相媲美的,可能就是诗歌的声韵了。这方面现代汉语诗歌还有待于积极探索和实践。而戈上述的几首诗歌在声韵的处理上有其可取之处,尽管形式稍显保守了点,但毕竟叠加了感觉,获得了{jj0}的的语言加速度。诚如现代极简艺术观念所宣扬的,“重复就是力量。”
或许,诗人最需要晦养的,是自己的舌头。诗人跟普通人一样,大部分流过舌尖的语言都不构成诗,只是日常语言,诗是用特殊的效果从舌尖输送出来的。普通人都拥有诗心,这构筑了人的情感可以通过诗歌得以相互沟通的基础,但要成为诗人,却要面对语言和它的助推器,成为出色的诗人,那就难上加难。古代的杜甫、贾岛等都有苦苦作诗的事例流传,李贺甚至随身带一个布袋用来捕捉灵感。诗人都有体验,当情感漫溢欲一吐为快时,有时候却根本无从开口,找不准{dy}个词。有时却因为一个偶然碰上的词,却将素日沉淀的情感给勾引了出来,一气呵成一首诗。因此,日积月累,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最舒服的语言方式而写诗。而戈给我的印象,他并不缺乏情感的丰富性,多年相对孤寂的单身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典型意义上有话要说的诗人。说的基本都是口味偏重的话,味道有点像贵州的凯里酸汤鱼。《或者什么都没有》(p25)是他诗集中最重要的类型诗歌,自己是自己的镜子,自言自语,一个沉浸于内心洁癖的困顿的自我。其实这也是他大部分诗歌的气质,这种气质渗透于他诗歌创造的血液。因此,若说而戈是一个“严肃诗人”,一点也不为过,他对自己苛刻极了。这在《有{yt}我朝着幸福生活看齐过去》(p26)这一首诗里可以得到验证。“灵魂淬火/一敲就碎”,这是他《献给黑暗》(p31)一诗中的{zh1}一节。《噢,抱歉》(p68)和《现代存在主义》(p81)都是诗人面对自己的诗歌教堂所立下的个人忏悔,它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有残缺的身影。这种自白的勇气始终伴随诗人欲摆脱浊气生活的一种发泄和思考。《哑剧2006》(p33)则xx将一个与生活充满对峙情绪而几乎欲爆炸的身体曝光在具压迫式的诗句中,也像是一场自我作践的青春恶作剧,也令我联想起金斯伯格的《嚎叫》,因为其肆意地将一堆大词切碎在自我剖析的锋利的刀口下。而在《控制愤怒之诗》(p74)里,诗人毫无顾忌地将自己送入了一个“道德诗人”的层面,这是内心搏弈的结果,也是对于目前汉语诗歌价值观的一种判断和抉择,“这是而戈发出的……”。似乎每个时代总会有良知的诗人在其诗歌中留下人生格言的蛛丝马迹,而戈恰恰在其列。这首诗读来有点像食指的《相信未来》。
控制愤怒之诗
丧失羞耻之心的杂种
你总是提醒我,要冷静下来
要控制发抖的手指
敲击更美好的诗歌
丧失羞耻之心的杂种
你总是提醒我,要沉默下来
要控制精神潜伏的力量
继续匍匐于时代的脊梁
丧失羞耻之心的杂种
你总是提醒我,要坦荡起来
要保持纯真的热情和感受
在这庸俗的时代超低空飞行
2008-2-6
说实话,写这首诗的而戈之背影显得有点老气横秋,跟他的年轻很不相称,但又可以理解为此诗饱含满腔的年轻热血,“纯真的热情和感受”。只是想提醒而戈,跟外界对抗而在诗歌里所张扬的人格力量,或许存在伤害诗歌的可能性。在这首诗里,我觉得语言的陈旧性已经承担不了思想了。但这首诗,对于而戈,无疑是很重要的诗,因为它袒露了诗人的精神图景。
而在这一本诗集里,同为袒露心迹的,却有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无题》(p79)。
无题
夜色,沿着干涸的河床流淌
那些裸露的灰岩,那些裸露的灰岩
坐着一个含着星光的少年
他,傻逼极了,让我嫉妒死了
我撕开胸膛,点燃身边的荒草……
2008-2-4
这首短诗,集而戈诗歌语言特色之大成,抒情得相当凌厉。当初{dy}眼读到时,我便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用爱不释手来形容。而戈的诗歌中经常出现“星光”,“含着星光”也是他诗歌意象库里的一种怪癖。在超现实的诗歌意境里有一个少年坐拥着“傻逼”和“嫉妒”二个俗词儿,真是美极了!这也是我近几年读到的{zh0}的汉语短诗。
维特根斯坦在笔记里曾写下一段见地深刻的话,“有人推究作家变得过时的原因。虽说那些作家一度算是很了得,当他们被时代的背景所强化时,他们的作品对人说出强有力的语言,反过来,没有了这种强化的力量,他们的作品就会死亡,好象丧失了赋予它们色彩的照明物一样。”确实,有一个事实,即“诗”可以不依靠“时代背景”而存在。“诗”被“诗人”用语言带到人世,而诗人仅仅是需要某种“时代背景”的催化而启动其情感系统,但这不能证明“诗”一定跟“时代背景”有着必然依存的对应关系。好诗几乎都能将它出世的那个时代甩得远远的,好诗永远活在“现在”而真正不朽,永远是今天诗歌家族里的顽固份子。我坚信这种比较玄学的乌托邦诗歌起源,“诗”是一种看不见却能被感知的粒子,存在,并通过所谓诗人用“语言”这个肢体而发明出来。艺术也是。高级的东西都是“诗”。我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题议就是跟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xx观点反着来的,他认为“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我认为“只有艺术,没有艺术家”。我感受到艺术跟诗歌一样,都通灵于“诗”。这种泛神秘主义的倾向在以后一直引导着我对诗歌的认识。因此,我激赏诗人杨黎将“诗”和“语言”进行撇清的学说,这是对于汉语诗歌在理论层面的一次{zj1}意味深长的贡献。在我看来,杨黎的全部诗学有三句话是精髓。一,“诗隐藏在语言之中”。二,“诗的本质就是超语言”。三, “诗只面对语言”。 “诗隐藏在语言之中”披露了诗歌中的“诗”的隐身之道。“诗的本质就是超语言”暗示了“语言”不能覆盖“诗”,相对于“语言”,“诗”更像是一个活体,这也能提示于我们,为什么“语言”会死而“诗”一直得以息息流传?“诗”为什么能够激越起“灵魂”的话题而不是诗歌的“语言”?“诗只面对语言”,我想,这或许,纯粹是从诗人的角度来认识,但也不一定,因为“语言”也可以是广泛意义上的,包括哲学的“语言”,宗教的“语言”,绘画的“语言”等等。但毕竟揭示了一个“真理”,诗人必须善待“语言”,否则“诗”将无处藏身。{zh0}的“诗”肯定愿意呆在{zh0}的“语言”中,因此,诗人面对的工作就是搞定“语言”,于是,形而下的技术活也就显得极其重要了。总的来说,对于一个写诗的人来讲,杨黎的观点特别实在甚至是最实用的,但可悟不可教,因为他切中了上帝的要害,“语言”就是诗歌的上帝。
在关于诗歌的各种问题上,我跟而戈有数次讨论,但我以为,只要能将“诗”跟“语言”在所谓统称“诗歌”的概念里能做出清晰区分的,我才可以比较通畅地与其探讨“诗歌”特别是“语言”问题。因为“诗”是天生的形而上,天赋于每个诗人甚至普通读者,没法具体分析。混迹北京几年,我觉得而戈受到最重要的影响之一,便是对“废话诗歌”的重新认识,改变了他以往的一点成见。作为曾经同在“诗江湖”最活跃的后起诗人,而戈不像我,我一直对杨黎以及何小竹等人的“橡皮”抱有好感,对他们的诗歌也饶有兴趣。好在现在的而戈是特别欣赏杨黎诗歌的,这要从他结缘杨黎、张羞等人之后谈起。而戈对于诗歌的语言探索,从而变得更为自觉。我认为他能写出像《浮生》之类的虚实相生且通透xx的短诗,受益于他对诗歌语言逐渐拓展的视野和消化能力。目前来看,而戈的诗歌在语言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大气象,能轻能重,正处于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混沌期。也正如此,他的诗歌经常能给读者带来意外的语言体验。汉语诗歌一个新的生长点或许就在他的不断“困顿”中出现。当一个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好奇更多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并成为日常创造的需求而不是摆“先锋”态度的时候,那么这就是步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喜欢文学和诗歌的读者,若安静地读一下《我说这是一个文学的时代》(p29),肯定能够跟写下这首浑然天成的诗歌的诗人,产生心有灵犀的微妙共鸣,并进而相信好的诗歌语言能够让人感受到“诗”依然存活于内心的愉悦和幸福,尽管“现实已经丧失记忆的能力”,但可以通过像“各色蜻蜓”飞翔的语言来拯救负重的日常之心灵困境,获得一个舒服的喘息机会。而《竖着的蝙蝠》(p36)运用了而戈诗歌最得心应手的语言方程式,排比多多,尽管这首具象征意味的诗歌经常被论家提及,也给他带来声誉,但我不是特别喜欢。主因是这首诗歌的语言过多地依托了“时代背景”的情绪并且过于概括化,使得诗人这个最重要的“我”消失在现场。关于这首诗歌在语言上的概括性问题,我觉得可以参照唐朝李子昂的《登幽州台》,其诗短短几句极尽概括之能事,但诗人还原其现场感的秘密恰恰是其诗题。设想李子昂是在家里的茶桌上忆及登幽州台之往事,那么此诗的魅力无疑将大损减,估计此诗不能成为千古绝唱。因此往细里说,诗歌的语言跟小说的语言在事件的反应上存有较大差别,诗歌的语言可以将事件带往“虚”里延伸,但“虚构”出的事件{jd1}是诗歌的语言所无法承受的,否则语言将成为一种次品,若事件xx隐匿,诗歌语言则容易失重成为一节节枯肠。我以为,概括性的语言若缺乏现场还原性,那么就会存在“虚构”之次的嫌疑。但而戈的这首诗歌为什么会博得当今诗坛的普遍好感?我觉得现在已不是他的问题了,是目前中国汉语主流诗歌的问题了。中国汉语诗歌在当下的其中一个{zd0}问题就是语言的质感普遍还偏弱,不太具有生效的个性化特点。我只是想质疑获得公认的好诗应该经受得起能脱掉“时代背景”之外衣的考验,若脱得下来,那么这首诗歌将成立得更为本质,而这将取决于语言之间的相互糅合所达到的审美{zd0}值。
尽管而戈是从浸润“口语诗歌”的环境里成熟起来的,按照沈浩波的认识,也属于“盘峰论争”以来民间“口语诗歌”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但他诗歌的语言成分基本是百分之八十的“口语”加上其它杂粮。“口语诗歌”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叉道,因为任何一种风格的语言系统必须要有强大的消化道,显示其繁殖的生命力。“口语”本身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语言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它根本不能承担其直接的指涉意义,否则,误读定将多多,最终作茧自缚。现在从语言上来认识诗歌中的口语流派,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口语诗歌”屏弃繁复花哨的修辞。但这实在也不算是一种新意,只是回归另一个特定的常识。而如今的“口语诗歌”比它刚刚呼啸于“民间”并有针对性地反拨“知识分子写作”意义时,其生存形态已变得更为丰富了。老口语诗人们,部分依然保持挺进的可喜迹象。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身为汉语诗人,其实很少有人能撇掉“意象”的意识。可以这么认为,汉语诗人是天生经营意象的料,这跟汉字的构造和表达不无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里提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司空图于《诗品》提到“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中国古典诗人例王唯、柳宗元及马致远等都是拿捏意象入诗的高手,近到八十年代的“朦胧诗”顾城这一拨。而以庞德为首的英美“意象派诗歌”则直接受到古典汉语诗歌的启示。开句玩笑,与意象作对,其实就是跟汉诗的传统过不去,这需要莫大勇气。汉字的构造特点作为语言的使用性来讲,意象的营造有其一定的优势,但也有其创新的难度。而从我的写诗经验认识,意象也非常有利于诗歌中超现实意味部分的实现。而超现实主义的诗歌大量运用意象入诗。我以为而戈并不是一位纯粹的“口语诗人”,也是基于他的诗歌面貌的复杂性,因为,目前许多“口语诗人”对“口语”的认识也是模棱两可,开放性不够,偏执于一端。然而一个具真正创造力的诗人会去真正在乎其风格名号吗?除非其有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的诗歌野心。而戈肯定不是这类安于走小道的诗人。“当我爬到北四环小营的天桥/正好收到一条远方朋友的短信——/‘生了,男孩。’噢,我不禁眼眶湿润/停下步伐,抬头仰望漆黑的天空/看见巨大而鲜艳的阴户正缓缓打开……”这是《十一月五日傍晚的北京》(p65)中的诗句,紧接着还有更为刺激性的意象铺展。而戈在这本诗集的许多诗歌中都显示出了其营造意象的出色能力,并对以超现实类似梦境的方式进入诗歌保持着一定的热情。这些诗几乎都让人过目难忘。我重点推荐《在上帝巨大的玻璃屋子里》(p14)、《火车》(p21)、《恐怖春梦》(p45)、《未遂》(p47)以及《一束光》(p64)等。
同时,而戈在另一个向度的语言特点上,偏爱词语高度饱和的诗句。譬如《二月二日夜,在地铁十三号线》(p78)和《悲哀之诗》(p72)等,我像是读到了八十年代具硬朗骨骼之风范的现代诗句。
悲哀之诗
悲哀像皮肤一般生长蔓延
唾液混合,舌尖游动
耳边的夜色也像皮肤一般生长蔓延
我静静观望,那些诗
它们长着透明的翅翼
它们散发着冥冥中的微光
它们围绕着我们上下翻飞
啊,可是你的皮肤大面积脱落
你潜藏的xx,xx,灼伤,xx
你的耳垂挂满了熟练的问号
你翻转的眼睫抖落指甲盖大的阴影
你抽出舌头押一个小小的赌
啊,生动的细节总在潮水褪去后出现
冬天的河床都是一副模样
我裸露在中央,冥想,苦恼,呐喊
我多想移植给你更多的皮肤更多的青草
可是,你欢乐得只剩下骨头
我唯有朝着荒凉覆盖而去
2008-1-17
从以上的《悲哀之诗》,能看出诗人如何将厚重的语言梳理得像鸟的羽毛,具有层次感,并且,诗人在结构的处理上是非线性的,是为了复叠各类感受的需要,使得整首诗更结实。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重点考察诗集里非常特别的三首诗,分别是《一株白菜》(p69)、《错位的对话以及媾和的场景》(p76)和《触摸以及献诗》(p83)。这三首诗的语言在其依附的结构上都呈现出复调特征。《一株白菜》是一首埋设着奇特性暗示的短诗,《错位的对话以及媾和的场景》更像是一个xx地动用蒙太奇的微型诗歌剧,《触摸以及献诗》则像是梦呓中未完成的一串关于语言的小实验。
(四)
诗歌发乎于情而止于情。而戈亦如是。对于故乡的怀念,拷问爱情和性的冲突纠结,对于亲情的刻骨铭心和友情的体会,构筑了这一本诗集中较为立体的人之常情。撇开从诗人的创造内部来说事的诗歌语言,对于所有读者来讲,诗心就是牵连于“情”,这是阅读诗歌和享受诗歌的基本理由。
而戈的故乡在贵州黔西,一条通往省城贵阳的高速公路修建完以后,却只有原计划的一半宽度,我曾经通过这条高速公路抵达黔西,另一半的高速公路据说被贪官们活活吃掉了,是真的吃。具讽刺意味的是,而戈原本的专业和工作却是公路修筑的监理,在工地上享有一定的实权。他是在南京的一个工地上突然辞职而去北京的,他当然受不了这种“在路上”工作的压抑并时时冒着灵魂受侵蚀的危险,也可以这么说,他可能确实是为了写作而砸掉比较稳妥的铁饭碗而到北京领略时时失业的滋味,但同时换来的境遇,是他于写作自由的巨大洞开。他诗歌成熟的阶段,主要还是长期滞留于北京之后。不久,他已被诗坛视作“北京诗人”,也成为70后旗杆人物沈浩波最为看重和信任的同城诗人之一,并成为诗道上的朋友。从黔西到北京,社会环境的横截面几乎跨越了中国的好几个年代,这应该成为中国众多从农村及小城市混迹到大城市的青年出现于生命中的{dy}个巨大反差。一切都是混乱的,连价值观都是混乱的。只是故乡还有幸储存着诗人成长的记忆,在大城市,成长已经消停而更多的腐烂开始了。有故乡的人都是幸运的,特别对于诗人,故乡对于诗人的“思”无疑绵延了一种{zj1}生命质感的时空。写于2007年的一首《星空》(p42),我特别喜欢。连日的醉酒,诗人似乎无忧无虑,喝茶也是为了排遣酒劲,“我们起身/朝山走去,走啊走啊……”,后来走到当村支书的老朋友家,在李子林边又喝上了。整首诗没提一句闲聊的话,但诗中隐含温暖的友谊,朋友间的默契表现于醉熏熏时一起对远山对夜空的无聊式的瞩目,确实是关于朴实的农村生活的一种极其出神的写照:“回城的乡村马路上/一路上/个个都仰着头/仿佛寻找着/悬挂着我们头颅的/那颗星”。《星空》颇有点盛唐田园诗的古风,是而戈在诗歌创造中偏于空灵超脱气质的一类。诗集中殿后诗歌大军的一首诗是《八月故乡傍晚》(p84),可见“故乡”在而戈心中的分量。曾几何时,而戈逃离北京回故乡去写关于故乡的小说。故乡的容量太大了,他似乎想一口吞下。事实表明,这不好一口吞,无论是用小说。在《八月故乡傍晚》里,我以为就是这个原因造成了诗人在言说上的理的成分多了一点,较为干涩,不是我所喜欢的味道。其实耐心一点,我相信而戈更能轻易捕捉到诗意盎然的“故乡诗”。记得韩东曾表达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大意是“写诗不是挖煤”,劲用大了反而不好。到达举重若轻的写诗境界,真的难。我不太明白而戈没有将他下面这一首极其出色的短诗收录进这一本诗集。也是关于故乡的。在他写出这首诗歌之后,我曾经拜访过这棵xx的“院子里的樱桃树”。
浮生
院子里的樱桃树
一夜之间
坠满了白花
蜜蜂扇动着阳光
嗡嗡嗡嗡
我坐在树下
努力回忆着
昨天的酒,和人
2007-2
当然,故乡离不开母亲,母亲是所有人对故乡产生隐寓情愫的原始牵引力之化身。而戈在诗集中有一首《给我的母亲》。诗人在北京跟故乡通电话,跟全世界一个最特殊的女人,因为她是{dywe}的母亲。“我的闭经的母亲,你曾经的三十岁/和我现在的三十岁/此刻你的声音让我感觉到自己的独立”。“生活已经不能磨砺我了/我已经粗糙得可以磨钝任何爱情”。“而我,是你一手养大的情人/你的世界在黯淡下去”……读来让人唏嘘,伤感像是一层曾经光鲜的岁月上剥落下来的老油漆。其实这首诗也是关于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在生命中逐渐像树藤蔓延而变得错综并相互迷失的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表述,成为诗歌的一个主题,倾注了而戈最多的精力。他始终在男女{zd0}的关系即爱情关系上动荡不堪。这给诗人带来焦虑和对生命空洞的极大体验。
我曾经碰到令我吃惊的一件事,几年前,我从合肥拜访诗人管党生回来的中途,电话而戈告知一个“秘密”,老管的房间里贴着一个女孩的照片,那是其暗恋的对象。而戈由衷感慨着对我说:“太羡慕老管了,至少他有爱情!”这样也能,暗恋?充任爱情的存在?!可见当年的而戈蜗居于祖国的心脏而跳得可不是一般的心律不齐啊。但命运是公平的,特别对于一个勇于探索自我的诗人。而戈近几年的诗歌成就离不开跟他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爱情诗歌,这是他关乎情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大熔炉,杂味丛生。
“诗是许多经验的集中,集中后所发生的新东西,而这些经验在讲实际、爱活动的一种人看来就不会是什么经验。这种集中的发生,既非出于自觉,亦非由于思考。这些经验不是‘回忆出来的’,他们最终不过是结合在某种境界中,这种境界虽是‘宁静’,但仅指诗人被动的伺候它们变化而已。自然,写诗不xx就是这么一回事。有许多地方是要自觉的,要思考的。”
我读而戈许多关于爱情的诗歌,总能让我联想起上段艾略特在其《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到的观点。而戈的“自觉”和“思考”几近于残酷和冷漠,因为这个从“公路监理”撤退下来的诗人于如今几乎是转行成“自我监理”,准备随时以诗歌的名义监理自己的各类精神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预示着诗人跟社会和他者始终保持着一种对抗的张力,摩擦终将是避免不了的。无论是《爱情片段》(p15)中对“老男人”的一种假想,还是在《一种覆盖》(p32)中对“播种的男人”的“无法嫉妒”,其实都暗示着诗人对爱情之光闪烁不定的迷离心态,欲在不相称的女人身上找到一种其幻想中爱情的平衡点。这是摸到了空虚生活的边沿,诗人跟随着生活的一条曲线进行写实。在《妹妹》(p56)这首诗里,伴随着{zh1}的“我微微笑了笑/轻轻的/把她的头/摁了回去/开始轻声的/呼唤起来/妹妹/妹妹/妹妹/噢妹妹/妹妹……”,这让我想起了郁达夫小说中的性压抑,而戈对爱情形态轻微扭曲的火候把握得非常到家,《妹妹》这首诗里有“爱情”吗?我以为,这是在“爱情即来”跟“爱情即逝”之缝隙间的一种即时状态,而戈擅长找准这种微妙的关系,是基于对生活的诚实而不是虚构。
而在《第三天》(p73)里涉及了“厌倦”这一爱情主题,这是另一种两性的关系。因此,在而戈的爱情诗里,由于情感的间距之多样性,使得读者的经验也容易被揉化得更细腻,利于刺激自身对爱情和生活的一点思考。据我所知,而戈在平时的思考性词汇表里,挥霍得最多的其中一个就是,“腐烂”,经常作为他颇具批判色彩的口头禅,无论对人对事对物对意识形态。这个“腐烂”之词对应了目前他内心的价值观。如果仔细阅读而戈的诗集,于是能看到一个现象,而戈的所有诗歌几乎都是在作出拯救他自己的姿态,为了自己“如何拒绝腐烂”。爱情诗也难以幸免。当我在这本诗集中读到抒情的精彩短诗《清晨,我越过你脊背上的白光》(p71),更加深了这个印象。难道他诚如艾略特说的,“我们所应坚持的,是诗人必须获得或发展对于过去的意识,也必须在他的毕生事业中继续发展这个意识。”若而戈始终坚持的是“拒绝腐烂”的意识,那么这无疑将给他的内心贮满道的力量,将为他的诗歌赢来永恒的时间感。目前中国还鲜有如此状态的诗人。
清晨,我越过你脊背上的白光
清晨,我越过你脊背上的白光
像一只野鸭掠过微光的湖面
你的床多么的小,小到刚刚好
外面的世界多么大,大到荒凉不堪
宝贝,当我裹紧大衣走进这冬日人潮汹涌的北京
不禁又开始怜悯我这具孤独的肉体
但你将见证它,在幸福和甜蜜中
如何拒绝腐烂
2008-1-15
而戈跟我几乎是同一年于2001年登陆“诗江湖”论坛发表诗歌的。那时候的诗江湖风头正健,各种观念和思想交汇碰撞,尽管是“口语诗歌”和“下半身”的重要阵地,但还没有呈现后期成熟的具压迫性单一面貌的“江湖主流诗歌”。“肉体”作为描述性的表层词语使用或作为材料性的主题使用,于当年的诗江湖是最为滥觞的。当一轮又一轮抢滩式的对“肉体”进行诗化之后,能坚持锋芒并继续有所开拓的诗人已经所剩无几了,都拼杀得差不多了。而“下半身”在诗歌的空间维度上其实并没有穷尽。在我近年目睹的这路紧挨“肉体”的诗歌上,中年的南人写出了张力巨大的生命诗作《致L》,重要的是其锋芒依旧毕露,实属难得。而稍显年轻的而戈,却写出了小圈子里流传并势必引起争议的长诗《性压抑之诗》。我甚至觉得这首长诗在精神层面上是而戈个人跟祖国北京的一次断背之举。这是他的灵魂进行自我清洗的一次壮举,他多年的北京生活几乎都投在这一首“肮脏彻底”的诗里了。在北京的{yt},我在他的临时出租房里默默倾听他的朗诵,惊心动魄。我想这个时代最终不会亏待这样的一件奇珍异宝。尽管这本诗集里没有收录《性压抑之诗》,但是我注意到,收录于诗集中的《无法表达的肉体》(p38)已经预示《性压抑之诗》的喷薄而出。
无法表达的肉体
多么绝望
一切都无法挽回
现在十根阴茎也无法充塞了
《性压抑之诗》写于2007年,《无法表达的肉体》写于2006年。
而戈在这本诗集里,还收录了多首表达其友情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讲,除了谈诗喝酒抽烟爱唠叨,而戈是一个挺乏味的诗人,至少在我看来,他的生性就是如此,甚至有时候显得木讷和倔强,这就让我想起了贵州人的脾气。但这不影响他对人际关系的敏感,敏感的人大抵都比较脆弱。或许如此,他经常写诗来关注友情,因为友情也容纳着空间和时间的关系,是诗歌处理抽象主题的绝好形式。《一个咳嗽不断的青年》(p35)是关注与其同住一套出租房的朋友,但有点小题大做。《甲克虫》(p67)几乎是一首纯意象诗,{zh1}一句精彩得像是一根荧光棒似的梦话:“朋友们,此刻我多么怀念那发酵的岁月里糜烂的集体生活”。《给金轲》(p37)纯粹是诗友间关于“孤独”和“腐烂”的精神回应抑或是臭味相投。其中我较喜欢《我发光的朋友们》(p66),是体现而戈的诗歌能将“说理”成功转换成“理的渗透”之高级部分,意象也非常贴切。当然,我也相信自己镶嵌在他这首诗的“朋友们”之列。
我发光的朋友们
我发光的朋友们
镶嵌在这个世界
的一些黑暗部分
他们体内的光芒
刚好到皮肤表面
绝不会照亮别人
我们之间的认识
是件离奇的事情
2007-11-23
但友情归友情,亲情归亲情,爱情归爱情。而戈在诗集中有一首仅仅四行的《火星诗人》(p58),那是其作为这个时代中{zyx}的诗人之{zh0}的自我写照。
我在火星上写
在地球上发表
我在火星的孤
独给地球人看
无论如何,诗人沉浸于诗里不但是“危险的”,而且都是孤独的。
2010年6月10日凌晨 于OSLO
而戈。2009年6月26日于北京北池子。
而戈与金轲。2010年6月26日于北京北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