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杯具的创新_nafis_新浪博客

我的随身听生涯是从sony开始的,逐渐败过sony的磁带随声听,松下的磁带随声听(续航和超薄),sony的diskman,sony的netmd,然后才有了MP3,对于我手里的mp3,事实上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多,我甚至不记得在我搞魅族M6之前经手过多少个XXXM的mp3了,反正当时我还是觉得md的音质更好,但是md很快就走了消亡之路。

 

而对于耳塞、耳机而言,我一直坚持使用入门级别的耳机,学生时代是买不起,老婆至今还记得我大学里10块钱买的假冒sony耳塞,并没有阻挡我每天数小时的听音乐必修时间。哪怕到现在,能够拿得出手的耳机也只有2个:声海的MX500,经典的入门型号,松下的头戴式HTX7,还有过一个铁三角的折叠头戴,不过不结实,很快坏了。

 

自从上次败来上k的创新zen video30G以xxx格出手以后,我一直对于创新zen的音色恋恋不忘。虽然手里有着传说中的xxcube C30,但是还是感觉不满足。

 

对cube C30来说,我有几个不满意的地方

1、国产货色的工艺很差,按键等等的做工确实一般

2、操作界面很呆,虽然多次跟cube的工程师提意见,且在多个版本的固件里做了修改,但是还是很呆

3、阳光下屏幕死翘翘,啥也看不见

4、续航时间只有6-8小时左右,旅途长一点的话,有{yt}忘记充电就完了

 

结果,正好看到网上有几个动态,不知道是该感谢还是责怪soomal好,反正得知了creative近期大搞促销的消息,3XX可以感受以前“传说”中的动铁耳赛。收入aurvana in ear一副。

 

啥叫动铁耳塞,可以看百科:动铁耳塞内部,音圈是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铁片上。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振膜发声。是直接带动振膜,而动铁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单元位置方面,传统的动圈耳塞无法将整个发音单元放入耳内,而动铁式由于单元体积小得多,所以可以轻易的放入耳道。这样的做法有效地降低了入耳部分的面积可以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由于耳道的几何结构要比耳廓简单的多,属于类圆形所以一个质地柔软的硅胶套相对传统耳塞已经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

 

实际的对比中,动铁最明显的优点确实在这个入门级的耳塞中很鲜明地体现了:

1、隔音很好,动铁基本可以做到与外界隔绝,隔音超过95%是很容易的

2、细节的呈现和分辨率很高,不会像动圈一样显得比较浑浊

3、声场的表现比较明显,也许是因为隔音和分辨率的关系

 

同样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也是大部分入门级的发烧友对这个耳机毫不感冒的缘故,那就是:基本没有什么厚重的低频,整体听感比较清澈,但是不浑厚,对于一听音乐就要求重低音的朋友来说,这个耳塞xx不适合。但是并不代表低频部分的解析不好。低频部分的细节还是可以听到,只是没有那么“震撼”。

 

 

 

同时,搞进创新之前因为价格昂贵和外形太丑而大不受欢迎的旗舰闪存MP3:zen small wonder。虽然外形很不时尚,但是却继承我之前zen vision的血统,除了小一号以外,几乎xx相同的外观,按键和操作界面,熟悉的文件菜单和开关键等,包括背后的水纹,都让我能够迅速分辨出这是一个zen video的后代。

 

和它的销量成反比的是,它的音质,在多个外媒的评测中,它的音质表现优异,xxxx。

 

实际听感的表现,干净纯粹(因为aurvana吗?),驱动力还不错,和C30(BBE VIVA)相比更加干净,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听着不累,C30挺久了容易疲劳。其他机子尚未比较。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献给杯具的创新_nafis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