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古迹】浙江象山西周镇儒雅洋村
儒雅洋村大姓为何氏:何姓的两支家族住宅,以何恭房、友房命名,何氏住宅为主体建筑群,在中心街北侧南侧则是外姓和何氏分房建筑。

其中恭房为何涵一系所有,友房为何涵的兄长———何源一系所有。建筑年代虽有不同,但格局大致相似,四合院,木雕精细,且雕纹绝少雷同。

木窗雕“珠联璧合”.

在友五房还有一幅长达几十米的“渔樵耕读图”壁画。

何氏家祠(承志堂):何涵建有祠堂占地面积少有的宽阔,达25亩。包括四合院落,内花园外花园及藏书楼、书房,供何氏子侄辈修学进业。

何涵及其后人何敏求倾家荡产办学,在乡里传为美谈。祠堂四合院有正大厅和四周的围合建筑房间十数间。这里抗战时曾经是象联中学的所在地,象山三中 从1955-2002年在此办学。

儒雅洋村名由来:原名树下洋,后雅化为儒雅洋,祈愿“耕读传家,儒生雅士辈出”。

进了村庄就有一座碉楼,村里原有东西南北四座碉楼,防范之用。村庄沿驿道边还有团练房,xx养兵之用。

儒雅洋村的碉楼

儒雅洋村团练房

一条古街,{dy}家店铺是三层楼老房子,属于赖家,尚在经营的赖氏店铺。

古驿道与村落:千年古驿发展为村落,至今仍留有驿站古道及欧阳桥等。

行走路线:从宁波出发-奉化―西店―梅林镇―宁海大佳何镇――象山西周镇――儒雅洋村。大约行程100公里。

儒雅洋村位于象山县西周镇。地处翠竹葱笼之山间小盆地一侧,面东南缓溪长潭布置。唐代已有居民,清中期鼎盛,古为象山至宁波驿道所经,一度为乡级 沼地。以儒雅堂何姓为主,合王、赖、叶、郑等姓聚居,今人口外流,尚有居民千人。传统建筑约存65000平方米,大部连片,祠庙、学校等公益性建筑在东 北、西南二端,若即若离,散块分布。沿溪虽建新房,但未破坏原有格局。有文保单位欧阳桥、文保点承志堂等多处。

建筑以清早中期至民国时期的合院为主要形式,如何氏老小份、大厅、友二友五友六房、艮房、王家、郑家、叶家等院落。大户人家往往在楼院之外增盖上 房、后房、偏院余屋,普通小户与临街商房以一字形、曲尺形为多。传统建筑大多作混合构架硬山顶。

安全防范性强。何错在村街东北头安排一字形武装团练屋“15间头”与友六房碉楼,街西南头与村西茶房碉楼,均筑枪眼,扼守村口;大院均有围墙围 护,院门多重,门道迂曲,院院连通,屋中屋,门内门,犹如迷宫,院中又多水井与封火墙,既防盗匪又防火。

大户人家院落与祠堂装饰考究,前廊置卷棚,木作雕刻繁饰,墙面绘彩画,题材反映崇尚入则耕读、出则为仕的浓厚儒风;院子内部普遍设有花坛,有的合 院两厢前砌漏窗隔墙,开月洞门,连普通农家屋前后都种植花草装点环境,氛围清雅。

由于山村交通相对不便,建筑材料除大户人家用外地长杉、石板外,多采用本地木材、块石、溪砾和自烧砖瓦,故建筑又显示出与民风一样的朴质恬淡的一 面。

近代建筑受洋风影响,何恭房建有二坡顶的洋房,用于创办女子学校与住宅。同时承志堂祠堂内建藏书楼,祠堂用为中学,十分重视教育。
村落山青水秀,空气清醒,建筑素雅,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宜居宜赏。

浙江象山儒雅堂?何氏?字派:

伯孟承宏开,明本源积善,培修其可言,卓立在人群。

历史名镇名村之西周镇儒雅洋村耕读世家

2005年,西周镇儒雅洋村被授予市级历史文化名村。

“儒雅”何意?学问深湛、气度温文尔雅。那么,儒雅洋村“儒雅”在何处?

儒雅洋,由千年古驿发展成村,至今仍留有驿站古道及欧阳桥等。原名树下洋,因村在小盆地中间,山上树林茂盛而得名。后雅化为儒雅洋,祈愿“耕 读传家,儒生雅士辈出”。

儒雅洋村的“儒雅”,与村内何氏家族关系{zd0}。“入则为农,出则为仕”、“择业士农为上,工商次之”,何氏一族历来重世德不重世禄。《何民宗 谱》祖训有“释道异端……,凡男女但不许出家为僧道”语,何氏子孙历来也是无人出家。何氏祖训还特别强调“无赖子弟勿使近亲戚之家,非秉礼守义者勿使数 游”,以正直、诚实、守信的道德观约束后背子孙。

纵观儒雅洋村的整体布局,也能看出耕读世家的风格。以何恭房、友房为主体建筑群,在中心街北侧,南侧则是外姓和何氏分房建筑。其中恭房为何涵 一系所有,友房为何涵的兄长———何源一系所有。建筑年代虽有不同,但格局大致相似,四合院,木雕精细,且雕纹绝少雷同。在友五房还有一幅长达几十米的 “渔樵耕读图”壁画,通过它能够一窥象山先民的生活状态以及耕读文化。

耕读世风在何氏家族内传承,也影响着儒雅洋村民,儒雅之风由此弥漫,而恪守耕读的传世家风让何氏拥有了传世美名,其中最让人称道的是何恭房主 人———何涵。

何涵(1845-1923),以兴教为己任,勇倡风气之先,创办了我县{dy}所女子学校———“广志女子xx小学”,学员不论年龄一律免费,四 乡求读者达50余人。新建校舍两幢,特聘宁波技工建西式礼堂与教室。除设一般课程外,特设缝纫课,并购置英国进口的两台缝纫机,供学生实习。此后,何涵又 建家祠(承志堂),祠堂旁又建藏书楼、书房,供何氏子侄辈修学进业。从过去的私塾到后来的小学,教育一直伴随着何氏祠堂演变的历史。

欧阳桥座落于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东北约1.5公里的西沙岭脚下,桥始建于宋代,清中期移至现址,重修于民国时期。桥为三孔乱石拱桥,东西走向, 横跨于象山{zd0}溪缘溪上,桥长24米,宽4.5米,东首引桥长11米,西首引桥长9米,桥面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因受台风破坏,1998年对欧阳桥过水坝进 行重修。

欧阳桥是象山县内现存的{zd0}的三孔石拱桥,气势雄壮,在建筑工艺上体现了我国拱桥的传统工艺特色,这对研究古代石拱桥及其建筑工艺和我县造桥史 提供了一定实物资料。

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