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黑色六月”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软技术俱乐部_百度空间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洪小文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

“黑色六月”是这些年来我在国内工作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每年6月,全中国数以百万计的高三学生都必须挑战高考这座“独木桥”,看起来很无奈——但我也赞同一些朋友的见解,在历史因素沉积与中国社会现状的背景下,高考可说是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一种人才拔擢机制。况且近年来高校的门槛也不像十多年前那样高,进大学相对容易、进名校就比较困难——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时常会见到类似的状况。比如在中国台湾,像台大、台湾清华等都属于比较“难进”的学校,恰似大陆的北大和清华。

不仅如此,对众多的青年人来说,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只是过了一座桥。几年以后他们还将面临就业的问题。我也留意到近期报章上提到2010年将会有630万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这不啻为另一座“独木桥”,很显然,大学生想找到一个理想的事业发展平台要比几年前想方设法进名校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则能看到许多企业在抱怨:并不是没有职位给新毕业的大学生,只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实用型人才的期待有所落差。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每年我们都会遇到棘手的招聘问题,所以我比较了解像微软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如教育界应培育怎样的人才、人才应发展哪些有益于自我实现的能力等等;而且我自己从小也是在应试教育(当然是有中国台湾特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后来在美国留学期间,我又深入接触了美国的教学体制及育才方式——结合自身多年来的经历和感悟,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当前国内青年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

{dy},如何强化创新能力。因为痴迷于数学、物理、化学,所以高中毕业后我选择了令许多学文学艺术类的同学感到枯燥乏味的理工科。文理学生互不服气或许是每所高校都存在的现象,至少那时我便一度觉得学校的文史课与艺术类科目很没意思——虽然我在这些科目上的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我还是认为文科课程只要稍稍记忆就好,压根儿不需要耗费脑力—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有点惭愧。

工作了很久之后我才发现,我们这些“理工派”不管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做工程、做产品,每天都会有许多重复性的工作,同时我们所取得的成果也不一定总是革新性的。当某种新的软硬件产品发布时,其中有多少设计、多少程序是xx颠覆以往的创新——或者更多是在过去成功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优化和改进?从这个角度看,令我们怡然自得的所谓“创新”,其含量甚至可能不比作家、画家、音乐家的作品更多——一部文学作品、一幅画、一首歌曲,如果与前人的作品有雷同之处,那肯定会被赏鉴者打入“冷宫”。对于我们这些痴迷于创新的“理工派”来说,这是很大的启发。

事实上,文理贯通才是正道。无论何时,具备多元化、跨学科复合能力的“通才”大抵总是比只精擅某一领域的“专才”更易被企业和社会所接受。我非常希望学生在校时能够与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老师和同学多接触——千万不要入得宝山却空手而返,因为出了校园以后,这种机会会变得很少。

因此,我认为强化青年人才创新能力的{dy}步是鼓励跨学科的整合。现实工作中,我们固然需要理科思维对大胆的假设做逻辑的认证;但同时,我们更需要文学艺术思维来做出天外飞来一笔的大胆假设,这样才能让创意层出不穷,让创新落在实处。

第二,如何学以致用。技术转移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平常我们会对技术进行探索和储备,然后将部分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技术转移到产品部门,由他们开发出新的产品,最终贡献于我们的用户。

与企业里的技术转移相类似,学校(无论中学或大学)都应强调“知识转移”的概念。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学到的首先是知识,但如果“学”不能用以“致用”,那掌握再丰富的知识,也没有什么用。比如现在国内外有很多商学院都设立了有关《孙子兵法》的课程——但是学归学,孙子兵法中的名言,许多人都能说出几句,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将之应用于现实博弈中?谁又能真正将古老兵书中的知识转移到其所从事的领域,并由此在瞬息万变的行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再举个道德观的例子——大多数国人应该都听过儒家的“温良恭俭让”,但往往在排队时,还是能看到不少不守秩序的人。所以知易行难,切实把“所知”变成“所用”不仅是一项重要技能,也应成为做人的标准。

所以学校应当建立一种鼓励学以致用的机制。除了用考试来验证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应有另一重考核指标,也即对学生将“正确认知”转化为“行动准则”的能力。

第三,如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年来我也和不少青年朋友一起工作过,总体上我感觉多数人的知识、技能积淀都令人激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其中一些人的逻辑思考能力不是那么突出,表现为总是不能对诸多的待解决问题排出最合理的优先级。美国学校的入xxx通常会把逻辑置于很重要的位置,比如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及研究生考的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及GMAT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都有很多专门测试逻辑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希望学生将日常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许我们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考虑,在今后的高考科目中适当加入一些逻辑思维方面的考查。毕竟,逻辑并非只有学理工的人才需要——无论哪个专业,逻辑思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是大有裨益的。

总而言之,对青年学生来说,跨越“黑色六月”、开启金色未来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对中国来说,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科技升级的关键阶段,加速培养创新型英才将有利于我们持续发展、“智”胜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简介:

洪小文,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洪小文于1995年加入微软研究院美国总部任高级研究员,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在2005年正式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前,洪小文曾担任微软公司自然互动服务部门的架构师。洪小文毕业于台湾大学,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之后继续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深造,先后获得计算机硕士及博士学位。他觉得人生{zd0}的乐趣莫过于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分享快乐时光。

欢迎关注西电微软技术俱乐部的微博

文章来源:

文章上传:张小博



郑重声明:资讯 【跨越“黑色六月”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软技术俱乐部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