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女儿比童年_letmesetup的空间_百度空间
       时间催人老呀,我早就过了而立之年,而不知不觉中女儿今年也要上小学了。明天又是六一儿童节了,我在想给她买件什么礼物。吃的,穿的,玩儿的,图书,好像家里应有尽有,什么也不缺,新书包除了我们给她买的,就是别人送的,已经有三个了。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早就发现了女儿对什么都不稀罕,甚至不懂珍惜,这有时令我十分生气。我想,我什么礼物都不给她买了,还不如明天带她去看场电影。

       在六一之际,看看女儿现在的生活再想想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我真的感慨万千,同时也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回忆。我生在70年代中期,记忆中的童年虽然物质并不丰富,甚至生活有些清贫,但还是充满乐趣,自然朴素而令人回味无穷。小时候,我和父母就居住在四合院的一间七,八平米的小平房里,夏天很热,妈妈为我不停地摇扇;冬天很冷,屋里生着一个炉子取暖,门窗上的玻璃结着水珠,但仍然暖意融融的。这些场景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我童年的符号。周围总有一些邻居的小朋友和我在一起玩儿,所以我从来不觉得孤单。特别是到了夏天,院子里每天都很热闹,大人们在一起下棋,打xx,端着碗聚在一起吃饭,聊天,而我们这些女孩子就在一起跳房子,跳皮筋,跳绳,男孩子在一起玩弹球,拍毛号儿,砸方宝,有的成群结队去逮蛐蛐儿,有的拿个竹竿去粘蜻蜓。这些都是我童年时代生活的四合院里的独特风景,并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我小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家里床底下一个纸箱就是我的“万宝箱”,里面装着一些瓶瓶罐罐,还有吃完冰棍的冰棍棍儿。我把这些冰棍棍儿洗干净了,用水彩涂上了各种颜色收藏起来,有时拿出来摆一摆,数一数。在一本书中,夹着我平时吃完糖收集起来的糖纸。五颜六色的糖纸也装点着我的童年生活,它们在我的心里是那样的珍贵和精美。记得我收集了印有“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的三张糖纸,就差一张“沙僧”的就集齐了一套。可是,那张"沙僧"的特别稀有,我便经常跑到卖糖果的地方去看是否有得到这张糖纸的机会。有时我走路时都低着头,盼着有朝一日能在地上捡到一张。后来,邻居的女孩多出了一张“沙僧”的,而我有的另外一张糖纸又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就这样我们交换了糖纸,最终都如愿以偿。我这一套"西游记"的宝贝到现在还好好的保留着,弥足珍贵。有的小朋友还积攒大人们丢弃的印有各种图案的火柴盒和香烟纸。大人们看来这些孩子像“捡垃圾”似的,但我们感觉很充实,很快乐。

       我记得上学时只有一个书包,可我总是把它整理得干干净净的,每周都把它刷一次。还有那双上体育课时穿的白球鞋,我也经常刷干净,并涂上白粉,把它弄得跟新的一样。每到一个新学期发了新书,我总是欣喜若狂的闻一闻新书的油墨香,回到家跟妈妈用废旧的挂历纸给新书包上书皮,格外爱护。那个时候,吃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多。记得夏天时,妈妈总是在上学时给我三分或者五分钱,让我放学以后买根冰棍儿。但我仍然感觉特别知足。有时自己还把这些零钱攒起来,放在存钱罐里。记得上了五年级以后,市面上出现了不干胶贴纸。我就和同学去买过几张小贴纸,上面是“花仙子”和“一休”的图案。这几张不干胶贴纸,我到现在还完完整整的保留着。

       生活条件不宽裕反而到让人懂得了什么叫"珍贵",什么"叫"珍惜"。所以我从小就形成了比较节俭的习惯,一直影响到今天。可是看看自己的女儿,我在教育她方面有时也很迷茫。没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我小时侯什么都没有,我将来一定什么都给孩子,让她(他)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我现在不这样想了,反而担心太优厚的物质生活会形成她不懂得珍惜的性格。就同样拿小贴纸来说,她爸爸给她买了好几张,她就不像我那么爱惜,几天就都弄没了。我们给她买的童话书,趁我们不备,她自己用剪刀都剪成了碎片,气得我恨恨地揍了她一顿。我真的为她不懂珍惜而生气。因为,如果我小时候有这么一本书,我会非常珍惜, 爱不释手的。

      女儿生活的是E时代,她会打电脑游戏,懂上网,跟小朋友联系知道打电话,会用手机,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想象不到的。时代在发展,没有人能阻止时代的步伐。这些新新新人类们耳濡目染着最现代,{zg}科技的东西,这也必将影响着他们的童年和生活方式。可是他们居住在楼房的单元里,小朋友之间很少成群结对的在一起玩,也更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自然和人情的东西,加上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么重的社会竞争压力,而因为生活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孩子们的课业负担也跟着重了起来,这是必然的。所以,现在孩子童年时代的玩法虽然更现代,xxx,但远比不上我们小时侯那样能够获得返璞归真的乐趣。



郑重声明:资讯 【我与女儿比童年_letmesetup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