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即将进入“随便乱摸”时代

Surface:即将进入“随便乱摸”时代

2010-06-07 10:38:21 阅读16 评论0 字号:

Microsoft Surface官方演示视频

视频:

也可以直接查看

AT&T利用Surface提升门店售前服务

   

资料: 

视频:

Rio Bar of Harrah

 

资料:

Snow Board(滑雪板设计工具)和Wine Chooser (选红酒的程序)

 

视频:

AudioTouch

说明:一个弹钢琴的程序,充分利用了多点触摸技术

 

视频:

喜来登酒店利用Surface改善大堂服务

资料+视频:

MSNBC利用Surface协助转播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点触摸简介

在过去的10年里,你可能用惯了鼠标,从Windows 3.x到Windows Vista,我们似乎已经把鼠标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且不可替代的输入设备。说到输入设备我们不得不提一下鼠标的前辈——键盘,这玩意还是很有意义的,这么多按键,解决了输入文字、数字这个大问题,当然它也有其他的用途,比如说玩游戏,总之键盘似乎也是不可替代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

说到鼠标,我不得不提一下Windows文化,其实你会发现一个特点,自从Windows 3.1面市以来,Windows就一直围绕着鼠标做文章,无论是经典的关闭、{zd0}化、最小化按钮,还是Office的Ribbon工具箱,以及桌面右键菜单,Windows的设计者们都假设用户拥有一个鼠标,这也是为什么自Windows推广以来,鼠标一直在更新换代,因为Windows就是围绕着鼠标做的开发,而鼠标又反过来促进了Windows的使用。

下面我们来对鼠标、键盘的功能做一个总结:

键盘

优点:

1. 有很多按键,便于输入文本

2. 键与键之间间隔比较小,方便手指同时操作多个键

缺点:

1. 只能支持1到2个用户同时使用 (玩KOF的时候通常一个键盘可以当两个用,呵呵)

2. 当初设计出来的时候是有线的,不方便移动(当然现在已经有无线的了)

3. 对于初学者,很难找到想找的那个键

4. 长期使用容易得关节炎

鼠标



优点:

1. 通常只有两个按键,不容易混淆

2. 学习和使用起来很简单

3. 用户很容易在屏幕上定位光标

缺点:

1. 只支持一个用户同时使用

2. 键太少,不能像键盘一样输入文字

3. 通常需要一个鼠标垫才能正常工作(光电、机械鼠标都是如此),不能随意移动

4. 长期使用容易得关节炎

说到这,大家可能要问了,你刚才说的我们都知道,你不是要说多点触摸吗?怎么都没提到,耍我们啊?!别急,呵呵,正准备讲!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多点触摸有啥优缺点。



优点:

1. 支持多用户



2. 用手进行很自然的操作,学习起来很方便



3. 任何一个像素点都是一个按钮 (这取决于触摸屏的识别精度)

缺点:

1. 太贵了!(至少到目前为止,不便宜,就那Microsoft Surface的屏幕来说据说成本就要$5000,山寨触摸屏暂时不在讨论之列)

2. 不能直接用3D方式触摸到显示物体(貌似这要等全息图像技术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等个10年也许会看到这种设备,这样以后YY就更加方便了,大家说对不 :p)

回过头来看键盘输入,当初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盲打,就是为了解决没有办法一边看键盘一边看屏幕的尴尬。但如今这一切不再是问题,用户xx可以边点边看,而这一切都在一个设备上完成。

从以上比较中,你会发现“多点触摸”技术的优点十分明显,这种直接触摸的用户体验在过去是很难想像的。

接下来你可能会问:那目前谁在生产多点触摸设备呢?我到哪里去买呢?这个问题很好,但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目前在国内你还买不到多点触摸设备,就算有也 只有样品或者要和解决方案捆绑销售的设备,零售渠道{jd1}没有。据说HP的touchsmart可能要出多点触摸版本,张江的研发中心好像已经有样机了,呵 呵,不过也只是听说,没看到过真机,貌似保密工作做得比较好。

国外的话也许有一些,但也是屈指可数的几家,微软就是其中一家。前段时间大家也应该看到了一些介绍微软数字茶几的文章,就是这玩意!微软的数字茶几官方名称叫Microsoft Surface,具体的介绍大家可以去Surface官方网站看:。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Surface:即将进入“随便乱摸”时代】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