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闵子文集》及其他_程紫_新浪博客

                        闵子、《闵子文集》及其他

 

19997月,值蒙自红地角文学社顾问闵子逝世周年之期,文学社社刊(铅印8开小报)预定出纪念专号。理事会议决定要我为此撰稿。当其时,蒙自还没有作协之类群众社团组织,辖区内活跃的文学爱好者基本都与文学社有来往;文学社凭籍社刊这个园地栽花种草,人气还是很旺的,大家借助活动作写作的交流切磋,“以文会友”的活动方式的确能让人产生写作的冲动。

闵子,本名吴敏,191810月生于昆明,早年做中学教师、报纸编辑、云南作协会员、曾在云南文联任文学期刊编辑。1958年遭错处,1979年起在蒙自师专中中文专业任教。在此期间,闵子先生受文学社之请作顾问,自1986年始,至其生命之终一共12年,为培养蒙自地方文学新人不辞辛苦,承担了一个“老师”的职责,其人品文品有目共睹。

之前我虽然知道文学社、顾问闵子和社长刘易、李忠泰的大名,但由于接近文学写作比较晚,参加文学社的一些活动也是后来的事。199410月,我的父亲故去,我所在单位的差事又有了变动,因此空余读书写作才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此期间,文学社正在筹备出《飘月城》创刊号之际,有幸见到了驱驰于蒙自文坛的诸多作者。那时如果称他们作家还为时尚早,当然,后来加入省一级作协的作者至少也有八九个。

至于我,则属于写作上的后生之辈,与地区文学社诸多有作为的作者甚至没有多少来往。

闵子在城里的家,位于老城区火车站大街北面,俗名叫北窑,一面临街,后面就是北窑农贸市场,打开后窗,就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集市里人声鼎沸。在闵子辞世一周年之际,文学社的头李忠泰、小兵约我去过几回,目的是与其家属李秀琳商量出《闵子文集》的事;我和闵子先生不曾见过面,只是见过他老伴李秀琳老师(小学教师),闵子先生63岁之年再续老伴李秀琳,彼此相差十岁,两人早年有相同的经历,兴趣相投,因之能甘苦相依,荣辱与共,相随18年。 

闵子先生生前致力于文史研究,且笔耕甚勤,其辞世之际企盼遗稿能付梓印行。此事终得文学社及闵子生前好友蓝芒先生热心操持鼎力相助而告竣。

闵子先生生前侘傺多舛,书稿置之案头,欲成书,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今,此一事告成功,文学社中人欣喜莫名!若告知闵子先生在天之灵,其欣喜不知如何!

 

闵子先生殁于19987月,享年八十。盛年之际蒙寃达21年,其间磨难自不待言。

《闵子文集》之文稿多为其复出后(1979年之后)之作,大致可以归入随笔、杂文、札记、文论之列。长与议论,每有警策;往往由一史一事展开题眼,形式与题材随和而无拘无束;心态平和、沉稳持重,时有哲思如火花闪烁;性喜典故,别有新意。

林纾说:“果能学有本源,语有根柢,即稍列金银,亦不是涂饰;偶列瓮瓦也不类清寒也”。其文类于清寒,却并非瓮瓦;读去不觉累赘,却余味绵长,正应了林纾所言。

文集里的《“望”字情思》、《闲话南湖》、《读于右任〈望大陆 〉随想》可以见出闵子先生凿凿有据的严谨文风,其情尤如立身崖渚俯视洪流滔滔滚滚。

《闵子文集.》的写作姿势是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那么一种诉说方式,决没有为文而文的矫情;其中援史议论之作,皆缘于身边的事物抑或旧闻轶事,有感而发,落笔成章。

比之于草木花卉,其文带上了经秋的肃杀于萧索,缺少了妩媚的成分。闵子之文,文思滞重沉郁,非经苦难磨砺者难于体味其心境;其语汇大多浸濡了已逝时代之印迹,对年轻的读者来说,颇多隔膜,这是不能不正视的。这不能不说与他一生的奔波艰涩有关。

耄耋之年而不知老之将至,生命终将与青春相随,这样的姿势是十分难得到。读《闵子集》,以其文观其人,包含其中的是一种孜孜矻矻的治学精神。

蒙自的文学社团红地角成立于1984年,说它在蒙自地方堪称有影响是当之无愧的。文学社,最初的社长是刘易(红河卫校中文专业高级讲师),其聚会地点在李忠泰(开初任秘书长)家。李的家开初在大井街,之后在火车站大街,再后来在城西北的一个小区里。眼下听说又搬移了地点。因其是民间组织,没有什么经费。先前靠大家交一点会费,做一般费用开支。2003年之后,具有作家身份的陈强当任蒙自县县长。陈县长是在云南有影响的诗人,并且具有质朴的平民意识,对于民间创作活动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特别是在文学活动与办刊方面提供了一定经费。因之,老李(忠泰)常常念叨:陈县长是我的救命恩人!在此期间,文学社的办刊走上了正轨。一个是4开的文学报,一个是16开的期刊。陈县长升迁之后,文学社再度陷入了困境。

文学社的热闹,大约要数唐天马先生参与进来的时候。其时,蒙自地方文联缺如。天马先生已经由作家出版社出过两部长篇小说,一部是《金色的晚霞》、一部是《洪荒世界》(三部曲之一)。前者堪称云南文坛力作,大致包容了红河地区解放之后50年的地方历史。作品以吴仕勋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展现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变迁,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作品视野开阔,生活气息浓郁。时下,自费出版一本两本书的作者很多,天马先生自是鹤立鸡群。一个是文学素养、作品价值,一个是人生经历,两者自有过人之处。其后又继续完成了《洪荒世界》的后两部,这里暂不论其成败得失。当下的文坛,泥沙俱下,垃圾无数;云南之一隅岂能幸免!

为天马先生的加入,文学社全体理事参与了接风宴。加上天马,理事整整十人。大家好不痛快。作家靠什么?靠作品。名作家就靠名作品。天马先生可以当这名份。能写一写,分行的也好,日记似的记叙文也好,怎么就充作家了,而且就自封名作家了。当下,人说“假烟假酒伪与美女伪作家一个品位”,出伪作家是理所当然的,世风使然耳。

文学社的成员大多是流动的,比如学校的学生,不可能一直守在这个地方;有的作者受衣食之累,不可能心无旁骛也是一个原因。大致来说,文学社好比一方土地栽了一些树苗,到一定时间,树苗都移走了。他们有的甚至以鄙夷的目光看待曾经待过的这爿土地。再其次,老李师也有点喜新厌旧的嗜好。因此,吐故纳新也就成了常事。总之,旧的去了,新的来了。

文学社一直撑持到现在,现在是青年学生居多。如此场面靠的是老李师的热情,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他擅长于交际,常常以文学活动家自诩,大概也属于“位卑未敢忘忧国”之类吧。在这期间,尽管老李师个人生活,或者说家庭中发生过不幸,都没有动摇他立志于文学活动的初衷;矢志不渝以至于痴心不改。

而今,蒙自作协已经成立八九年了,蒙自文学活动的主要园地当然非作协莫属。我曾给执掌文学社的老李师闲聊:蒙自作协算高级班,红地角文学社算初级班,形成这样一种格局,就叫与时俱进。更何况当今有点成绩的都离开文学社了!

老李师不置可否。

说及闵子先生,自然联带说起了红地角文学社,外开老李师(忠泰)与文学社,也就无从谈起闵子先生及其文学活动。                                                            

201063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闵子、《闵子文集》及其他_程紫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