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CEO实话实干》主持人、香江才子陶杰
嘉宾:
黄鸣
《CEO实话实干》是华娱卫视09年全新打造的一档xx人物谈话节目。访谈嘉宾以财经文化界知名人士为主,聚焦当下社会文化热点话题,挖掘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分享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进入《CEO实话实干》采访现场
要点提示:
一、中国人的面子害死人
中国人的文化是公私不分,把私人的交情延伸到公事,都是顾及面子,中国人的面子害死人。
二、丰田的教训教我们企业成长
主动召回是一种明智,现在想来,幸亏当时召回六千万元的产品,要不然现在几十万几百万台全毁在楼顶上,皇明怎能受得了?
三、能源替换最实用、最经济的切入点是太阳能的热利用
四、强调低碳经济会走偏,节能减排从人人做起
气候变化不是人类未来要遇到的所有挑战和危机的全部,低碳经济也不是应对危机的{wy}手段,只说低碳只说碳排放,不说能源危机、能源安全、资源的枯竭,那是走极端了。
附视频文字参考:
一、中国人的面子害死人
黄鸣(以下简称黄):我在上海一个中日合资的IT工厂,看到日本的几个验收组来验收的时候,那几个人板着脸,这不行那不行……非常非常严肃,我听不懂日语,但是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质量检验的严格。可是您看看我们国家,买方供应方验收是个什么情况?很少能有这样的。
陶杰(以下简称陶):先吃饭,喝红酒,套交情,打打马虎眼……
黄:是的,就这套,文化上的差异。
陶:也是个面子,什么事情差不多就算了,别挑毛病,挑了毛病就不好意思就不和谐了。中国人的文化是公私不分,把私人的交情延伸到公事,全都是这样子,都是面子,面子害死人。
黄:其实这个面子是讲究当时的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zh1}大丢面子。一开始验收的时候糊弄过去了,{zh1}吃亏的是企业。丰田汽车召回我们看是很没面子的事,但如果他们按中国的做事标准来衡量,这个踏板问题还不是小意思吗?
陶:我们外行人看没什么问题。
黄:不能否认丰田是大不如从前,它也是想着拼命扩张导致成盲目扩张。一个企业当把他追求的重点,是放在质量上还是放在快、强、精、大上,稍微放错了位置放错了程序,就会出问题。一开始丰田永远是追求好的,追求质量的,把大放在第二位的,所以它就没问题,做得很好,后来就追求大,要占有率了,一看通用下去了,觉得是大机会,大干快上,牺牲了质量,违背了规律,丢掉了自己的法宝,所以它要倒霉。
陶:这次美国人很不给日本人面子,丰田这么大的车厂,有人就猜测,会不会是故意鸡蛋里头挑骨头,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
黄:确实鸡蛋里有骨头叫人家给挑着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算有人挑你的骨头,按原来丰田的经营管理,真正的精益管理,真正的以精以强以质量为{dy}位,以大以占有率为第二位的时候,美国是挑不出毛病来的。以前贸易战不是打了{yt}两天了,这么多年了怎么就倒在今天?它得确实反思,它的境况也值得我们反思反思。我们现在说全国{zd0}全世界{zd0},大不应是我们的标准,还是要抓质量抓服务,我们这方面的思考差远了。
陶:这次丰田的老板很惨,召到美国国会去像提审一样,美国人问你一句,你老老实实的答一句,都要哭啦……
黄:做企业,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确实不容易。
与《CEO实话实干》主持人陶杰交谈
二、直视问题,主动召回是一种明智
黄:十几年前我们也召回了六千万元的产品,那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当时的供应方偷工减料,我们检查的不严。
陶:那不管你们的事。
黄:怎么不管我们的事呢?{zh1}产品是我们的。
陶:挂上您的招牌,最终责任就是你们了。
黄:当时我名字都卖了,当然要对结果负责的。我们看到市场上热水器的支架塌了一部分,锈了一部分,听说要全部召回,一算帐五六千万,大家说这样行不行:塌了的,我们给换;锈了的我们等它实在不行了再给换。我说千万别这么干,要换全换不留后患。十几年前那时候我们才多大?六千万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责任在我们,最起码当时检测不严,当时我们也不懂,无知者无畏,但是无知者也有罪!从那以后吸收了教训,后来就开始建了很多的实验室,完善起了检测中心,严格把关,到现在十八个实验室,是全球{zd0}的检测中心实验室。这十八个实验室,十六个实验室基本上是破坏性实验室,寿命安全实验。一个热水器看似简单,可是跟老百姓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它有电加热,可能会漏电伤人,它有电热带,解冻,保温,它有可能会电热带碰打火,把保温带烧了,它有可能传感器失灵,水上来上去一直漏,尤其是东北,一漏就是满屋子,几吨水,冬天结成冰坨了,压塌屋顶,有的掉下来还砸坏汽车,所以说这个东西特别担心。现在回想起来,幸亏当时我果断召回,要不然现在几十万几百万台全毁了在楼顶,皇明怎么受得了?即使到现在,如果按汽车那种严格的世界标准检测,太阳能标准现在还是不严。
陶:那么不严怎么还有梦想,怎么把汽车出口到美国去?因为国内有很多的舆论就说我们的汽车工业要走出去,要输出。
黄:走出去是对的,但是汽车工业比我们太阳能行业业好在哪儿呢?汽车标准是全球已经规范了,标准都在那了。我们国家做标准很简单,照搬国际标准就行了,直接引进生产线,引进技术引进车型,还好办。
陶:白纸黑字,手册标准都在那。太阳能源不同,是个新兴产业,是个空白的领域,还要一面干一面探讨完善标准。
黄:现在还有五六千家太阳能厂家,我们有些东西,老百姓又不明白,它的怎么这么便宜你的怎么这么贵?根本说不清楚。
做客《CEO实话实干》
三、能源替换最实用最经济的切入点是太阳能的热利用
陶:看报纸,好像不知道日本还是德国,已经发明了太阳能的汽车。
黄:多了,每年都有太阳能汽车大赛。
陶:您有没有出国去参观?
黄:我看了,看了很多,但是真正上路(还不行),它个儿很大,因为它太阳能电池的面积要很大,效率比较低,面积要很多才能驱动它,做的很矮,像赛车一样。
陶:对啊,但总比用燃油好,它没有废气。
黄:但它还得实用啊,得符合现状的交通现况和正常的开车习惯,太阳能汽车现在也有一百多公里时速,开几百公里没问题,就是坐着不舒服,座位小,面积大。
陶:这个改良问题不大吧。
黄:你想想,汽车从最早的老爷车到现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个车型下来,还需要时间,从替换能源这个角度上讲,交通是个切入点。但最实用的、最快的、最经济的、xxx的切入点是太阳能的热,家庭太阳能热水,宾馆、医院、学校、工厂、养殖、农村,还有工厂的染蒸纺织印刷,这些都可以直接使用。而且这部分能耗,包括采暖制冷,还有海水淡化这块能源的社会总能耗中,按欧洲的统计,热能损耗,以热能的形式做需求的是百分之四十九,按我们国家的说法是百分之三十几,最起码三分之一。如果这部分百分之三十几到四十替代一半的话,那就是百分之二十,总能源的百分之二十。我们现在一年三十亿吨标准煤,三十万万吨标准煤的中国社会总能耗,如果占百分之二十,那就是六亿吨。可是现在我们的城市家庭用太阳能不到百分之二十,这里面现在有很多的阻力,有些小区禁止安装,嫌乱,嫌麻烦,嫌难看;再一个,我们找房地产开发商,说服他们设计的时候把它提前设计进去,但是对方说美观问题,工期问题及害怕造成消费者投诉。
陶:他们投诉什么?投诉难看吗?消费者要教育,群众要教育嘛。
黄:这些我觉得不能怪开发商,应该怪我们自己,我们产业自己没有研究出或者没有提供解决方案。所以我们现在做太阳能的房地产蔚来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陶:拆这么多旧房子,盖这么多新房子,这是一个经济的时机。你既然以旧换新,就应该趁这个机会,把太阳能的设备加进去。
黄:现在很多的房地产商已经装进去了,而且效果也不错,但是再要提升一步,就是说阳台式的,瓢板式的一体化技术,实际上是厂家和开发商协调,要坐下来谈谈。现在我和王石就探讨,双方互访了很多次,甚至也有联盟组织邀请我加入,去帮助房地产开发商一起做。我们做一个供应商,不光提供产品还提供节点图,提供标准,提供方法。
陶:那要跟地产商协调好,不然地产商不吃你这一套,他有阻力,或者这样那样的挑毛病……
黄:这个你不能怪他,因为{dy}他要安全;第二不能耽误他的事;第三不能造成投诉。有它还不如没它,对不对?所以说我们这个产业的成熟度就是太重要了。实际上大家想一想汽车发展了一百多年,家电发展了多半个世纪,到现在电脑也得好几十年,都是一步一步成熟的,手机也是。所以我希望哪{yt}太阳能也像手机、家电、电脑、汽车一样普及,而且必须是这样子,要不然我们就没机会了。当然风能、生物质能等等各方面也都需要快速发展。
四、强调低碳经济会走偏,节能减排从人人做起
陶:当然有黄总这样英明的领导人,给我们能源经济指明方向,这个不成问题。您高瞻远瞩,早就看得出21世纪中国人的生活形态,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你看现在石油紧张,煤污染,这个煤矿再开采下去就真枯竭了,这些都已经到了非得要解决的地步了,再加上国际气候问题,地球暖化的问题,现在西方又把地球暖化的责任悄悄地加在中国身上,因为中国是人口大国,十三亿人口,排放二氧化碳,发展快,现在追求GDP每年8%,好,那么现在给你算这个帐。
黄: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有很多的偏见,他们只看到中国工业发展了,GDP发展了,人口众多有大排放,将来是威胁,这一点我们不否认,但是我们在节能减排降耗方面,在太阳能的工业科技普及发展方面是走在世界的前面,太阳能热利用像在宾馆、学校、医院家庭和农村,这些普及量{zd0},占了世界总量的65%以上,西方传媒不报道这个,不讲这个。
黄:哥本哈根大会,我个人是经历者也是旁观者,感受到媒体包括政府,尤其是全球民众的压力很大,会议一开始是对欧美的压力,他们要转移到中国来,这些是大国之间的博弈。从这件事情上我们觉得要分两方面看,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是对的,应该做,而且影响是好的,推动着民众都关注低碳,关注气候变化,都重视这件事。但是过分强调它就有可能会走偏,气候变化不是人类未来要遇到的所有挑战和危机的全部,低碳经济也不是应对危机的{wy}手段,光说低碳没有说能源危机、能源安全、资源的枯竭,光说碳排放,那就走极端了。
陶:没办法,现在这个世界的舆论抓在西方手里,然后他放两个镜头,北冰洋融化,一个白熊在冰块上漂浮,制造危机感。
黄:这些有效,让全民重视这一点没错,但是这背后暗藏杀机,刚提低碳,低碳不要紧,接着收碳关税,不是针对中国来的吗?中国的纺织品,中国的手工业制品,中国大量出口的产品,都可以以收碳关税的名义被人家卡,被人家限制,这是全球竞争反映到经济竞争,反映到政治和经济之间,人们就看得很明白了。
我们现在的制造业、现在的交通、现在的建筑很不节能,节能减排任务还很重,叫了这么多年形势依然很严峻,新的建筑要修建,老的建筑要改造,旧的钢厂电厂要淘汰,实际上就是我们这样绿色的节能减排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降耗潜力。你不能说我用高碳的方法来生产低碳的产品,用不节能的工艺工装设备来生产节能的产品设备,这是不对的,所以应该说从每个企业做起,从公民日常生活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重视节能减排,重视降耗增效,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