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实没有起跑线--谈儿童教育!_清清世界,清清小茶叶!_百度空间

转载的文章,跟各位分享!

适度是{zg}准则---一切的一切!

最近有消息称,很多父母为自己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设计名片。这种名片上会详细标注家庭成员的工作情况、家长的职务、官职、家庭年收入等等,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里获得老师更多的照顾。

  现如今这种事其实也算是见怪不怪了,家长们为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谓是挖空心思,倾尽人脉,一掷千金。而所谓的“起跑线”也已经不断地后撤,从小学到幼儿园到早教甚至胎教。为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提供的品牌双语早教,一个周期的课程便动辄几千上万,家长们却是趋之若鹜;而为了让孩子进入示范型的名优幼儿园,家长更是要到处托人、送礼,有些甚至不惜支付不菲的赞助费,还要在幼儿园门口通宵排队,陪着这些小不点参加煞有介事的面试;更不用说那些双休日排得满满当当,学英语、学钢琴、学舞蹈、学美术、补习功课,疲于奔命的各年龄阶段的学童们了!据统计,如今让老百姓花钱最多的,除了房价、医疗之外,就是教育了。

  如果说,上一代父母在培养孩子上的倾尽全力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自己没能获得的教育和机遇的强烈代偿的话,那么我们这一代父母则是将中国物质水平急剧提升阶段对优越条件的占有焦虑和自己在精英社会中的竞争焦虑转嫁到了对孩子的培养上。中国传统的“望子成龙”心态在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培养上已经有了空前集中的投射,几乎令人不堪重负,而当我们自己做了父母之后,在这个问题上较之我们的父母显得更为迫切的,便是空前热烈的物质表达。

  在这样一种群情奋勇的热潮中,或许我们会隐隐感到有哪里不妥,可是在生怕孩子落于人后的担忧中,我们连在心里小声质疑一下都怕动摇了自己的意志。可是,真的必须这样养孩子吗?真的必须以能够提供的最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来供养他们吗?他们会因此更优秀、更有幸福感吗?或者说,培养孩子的{zg}目的到底是为了让他们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还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感到幸福?

  田晓菲的《赭城》里有这样一段话:“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欲望的阻挠往往是一种过于xx的体验。人世的运转,依赖欲望的存在。当一切欲望一旦产生就得到实现的时候,欲望根本没有机会生存。而人世的多少快乐,都在于延宕欲望的满足!……如果周围所有的人,都急切地渴望满足你的哪怕最小、最任性、最转瞬即逝的欲望,这是一种诅咒。”

  {dy}代独生子女,当年曾被称为“小皇帝”,可是今时今日,被六个甚至更多大人关注着、有着较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远为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宝贝们,不辄是更接近于这段话里所形容的那种可以予取予求,却令满足感日渐廉价、短暂、消退的可怜的“小皇帝”。试想,我们小时候盼到生日或儿童节才得到新玩具、新衣服的那种喜悦他们还有吗?我们继而对这个玩具或衣服用到旧用到坏的那种珍惜、那种感情归属和深刻记忆他们还有吗?同样道理,我们动用我们一切的社会资源和财力为他们谋得现成的机会甚至成功,那么他们的意志、他们的努力又将何从安放?他们何以在渴望、挫败、奋斗、获得的自我实践中感受满足和确立个人价值?若非如此,他们怎么会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生命的分量?或许,你会觉得这些对于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未免言之过早,但是事情一旦进入一种模式,就必然会有惯性,而且如果说,对小孩的培养,已经嫌出生的起跑线都太晚,那么这些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为什么就嫌早了呢?

  而且,所谓“输在起跑线上”之说,其实,仔细想想是大有问题的。一来,人生即使是一场赛跑,那也是一场长跑,根本无所谓“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没有人可以一直领跑,也大可有人后来居上;二来,人生的轨迹本就不是像跑道一样笔直、一成不变的,尤其是,不是每一个都要向着一样的方向、走一样的道路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根本就不应该把小孩纳入到这样一种机械化的比较与竞争模式中去,用xx不必要的对物质的依赖、崇拜与对知识和技能的焦虑性占有过早地填满他们鲜活的、充满可能性的生命。

  对此,朱天心在她写女儿的《学飞的盟盟》里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她说:“在你尚且不知老天交给你的是颗什么种子时,你就二话不说在它才要绽开枝桠时就忙着拿起剪子把它修剪成和其他行道树一模一样,万一,万一它是株高可数丈的水杉呢?或美丽的牡丹?或一茎自在的小草?所以这并非矫情,我们觉得能做的就只是找个有阳光雨水之处,松松土,除除草,埋下种子,保持关心、好奇、宽容,和想办法欣赏吧。”对于天性本身的敬畏与尊重应该成为父母对子女之爱的核心之一,这会使得你的爱变得更从容、更深刻也更有益。做自己,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追求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成功,这是幸福感最根本的来源,而这跟上面说到的,对于物质的有情感的拥有,在渴望与争取中获得的对人对事的珍惜、感恩等等,都是孩子与他自己的人生的亲密接触,这是他们的权利,是他们人生悲喜、人生内容、人生价值的来源,我们决不该越俎代庖,因为过度保护而去架空这一切,不然他们{jd1}会为这种“轻”付出惨痛代价的。

  至于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那都是大可不必操之过急的,拔苗助长,不过是在败坏天性,孩子如果在某方面有天赋、有兴趣,学习{jd1}是一个快乐而有效率的过程,成才根本上来讲,跟学习的早晚和教育投资的多少并没有太大关系。反倒是价值观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不要输在了起跑线上,使得孩子谬之毫厘,差之千里。当年邓亚萍有一个广告的广告词说得特别好:“只要你正直、善良、脚踏实地……”——对一个孩子,我们还能有更美满的期许吗?如此一个美好的生命难道还不足以获得成功、幸福以及令父母骄傲欣慰吗?



郑重声明:资讯 【人生其实没有起跑线--谈儿童教育!_清清世界,清清小茶叶!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