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BTV-公共《空气质量播报》专访环保人士董金狮_董金狮_新浪博客

BTV-公共《空气质量播报》专访环保人士董金狮【组图】

 

时间:2010.6.10




    图为记者就《食品包装安全360问》一书采访主编董金狮教授。

    董金狮教授说:《食品包装安全360问》的编写目的,是让人们尽量深度了解和重视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加强对食品包装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的认知。使大众知道食品安全危害不仅来自于食品及其加工过程,还来自于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的危害。这本书内容十分新颖、实用,其中大量资料来自主编董金狮和参编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出版能让食品包装相关单位坚决贯彻《食品安全法》,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认真执行有关食品包装新标准,帮助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完善并实施有效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从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为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尽到一份责任。

 



    采访完毕,恰好是午餐时间,在办公楼下遇见卖快餐的小贩。出于职业习惯,董金狮教授又上前去拿起打包所用的一次性快餐盒仔细端详起来。董金狮教授给记者介绍道:这个餐盒表面分布不均匀,有黑点;一摸软绵绵,无强度;闻起来有股异味;无“QS”标识及编号,为劣质一次性餐盒。该标识为FJ-006的无“QS”快餐盒,是方洁塑料制品厂产品。
    据了解方洁塑料制品厂未获得生产许可证,早已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的“在京销售一次性餐饮具红黑榜”的未获证、不合格企业黑榜单中榜上有名。
    董金狮教授随手又拿起该摊贩给顾客免费使用的一次性筷子给记者介绍道:一次性筷子无论木筷还是竹筷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做到无菌,而木材、竹子又含有水分,很容易发霉,其保质期只有半年。这双筷子上有非木材本色的黑点,这就是发霉变质的表现。

    一次性筷子生产的过程中,将竹子劈开后经过了多道化工原料如双氧水、焦亚硫酸钠等的漂白、滑石粉、石蜡等的吸水和抛光处理,{zh1}再用硫磺熏蒸等工序加工处理,致使一次性筷子上产生多种化学残留。国家对具体残留量有着严格的限制,但这一标准早已经被厂家抛在脑后。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硫磺熏、xx泡,卫生筷难保卫生。这些经过“处理”的一次性筷子大量流入市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造成了巨大隐患。

    {zh1},董金狮教授建议消费者应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这样既环保又保证了自身的健康。


    端午节即将来临,粽子作为传统节日食品开始热销。这不董金狮教授最近就买了一盒粽子。董金狮发现与月饼过度包装类似,目前粽子市场也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次过多、选材用料过度、装潢设计奢华、包装成本过高等方面,此外还存在搭售商品的现象。

 

 

  董金狮教授对记者说,今年4月1日,《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的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层数、空隙率和成本三个指标做出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等。目前市场中粽子的过度包装现象是对端午文化的伤害,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消费者应理性消费xx粽子过度包装行为。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组图】BTV-公共《空气质量播报》专访环保人士董金狮_董金狮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