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与平移现象

旋转与平移现象

2010-06-04 17:31:21 阅读11 评论0 字号:

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中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生活中的常见的旋转和平移现象。

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1.能积极参与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探究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身边与旋转和平移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

2.充分感受数学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能判断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1.对没转到一周的旋转现象的判断,如荡秋千。

2.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y}课时(西师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陀螺、风车、玩具、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书、文具盒、桌椅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纸风车,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怎样玩?

学生上台并让纸风车转起来。

教师:表扬同学们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

2、出示钟面教具,转动指针;

让学生观察风车的转动和钟面指针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同学们,我们比划一下刚才风车和钟面指针的运动情况。

老师带着学生一起用手演示风车和钟面指针的运动。

学生回答:它们都在转动。

教师揭示教学内容一:旋转(板书)

二、探究旋转与平移现象

(一)旋转

1、(课件展示主题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游乐园去参观好吗?你们跟着画面用自己的动作把看到的表演出来。

1)老师介绍游乐园里玩具的名称

2)课件演示游乐园里秋千、转转椅的运动

3)师生交流

说一说图中哪些物体在旋转;为什么认为它们在旋转?

小组派代表汇报图中的旋转现象。

4)思考:旋转现象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旋转现象是绕一个中心转动的(板书)。

2、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举例

同桌交流,指几名代表汇报。

学生举的例子有很多,如开关水龙头、开关门、用钥匙开锁、汽车的方向盘、风扇……

3、课件拓展旋转现象

课件展示转动的风扇、飞机螺旋桨、钟摆、地球……

4、体会旋转

1)让自己身体的部分旋转

学生试着做,指几名学生表演如头部转动、手背摆动和转动、大腿摆动……

2)让身边的物体旋转

如纽扣、光盘、玩具想办法让它们转动

先小组活动,再全班展示,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同学。

5、引入平移

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演示,沿一条直线擦黑板、推开教室的滑窗

请同学们用手比试一下,观察它们运动的相同点。

(二)平移

教师跟着学生用手势做平移的动作,揭示教学内容二:平移(板书)。

1、(课件展示主题图2

找一找图中的平移现象,师生交流。

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看到录像中小猴爬杆、小朋友玩滑梯、推积木这些都是平移现象。

2、平移现象的特点

从刚才的观察中思考,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得出:平移现象是沿一个方向运动。

3、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适当补充订正。

4、操作:平移一个物体

拿出自己带的玩具、学具或者身边的物体,把它们进行平移,先由学生小组操作,评议。再指几名学生全班展示。同学评议好与不好的地方。

5、拓展视野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其他平移现象。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一

1、第12题,看图,判断旋转与平移现象

多媒体出示各题,分别指学生回答。

2、第3题: 幻灯片出示各小题。

用手做平移或旋转的动作来回答题。

四、质疑。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现象,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两种现象吗?

学生说出的可能是学习过的内容,也可能不是,让学生感受我们有学不完的知识,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学知识。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zd0}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想说给大家听听?指两名学生说一说,结合板书强调旋转与平移现象的特点。

六、作业实践

下课后,用学具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旋转与平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绕一个中心转动           

     沿一个方向运动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旋转与平移现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