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刀网
仿制情况严重,核心专利技术缺失……2010年刀具行业,最引人注目的五大关键词是什么?且看小编为您一一道来。 一、硬质合金 我国目前年刀具销售额为145亿元,其中硬质合金刀具所占比例不足25%,不仅与国际市场刀具产品结构相去甚远,也不能满足国内制造业对硬质合金刀具日益增长的需求。 国内制造业消费的刀具中,硬质合金刀具比重已达50%以上,供需结构脱节的问题已十分严重,其后果是大量过剩的高速钢刀具以低价出口或内销,同时高效硬质合金刀具却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 在发达国家,目前硬质合金刀具已占刀具的主导地位,比重达70%。而高速钢刀具正以每年1%~2%的速度缩减,目前所占比例已降至30%以下。 我国目前年产高速钢材8万吨左右,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消耗了大量钨、钼等稀有资源。这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使得生产的高速钢刀具大量过剩,不得不以低价销售,导致大量刀具生产企业效益低下。 我国年产硬质合金1.6万吨,也占全球总产量的40%左右。但是,硬质合金制品中附加值{zg}的切削刀片产量只有3000余吨,只占20%。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国内急需的硬质合金刀具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使宝贵的硬质合金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从经济效益方面比较,我国硬质合金年销售收入约5.6亿美元;日本仅为我国产量的40%,但销售收入高达26.33亿美元,其中刀片的比重高达72%,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企业也获得良好效益。 专家认为,我国刀具企业盲目地、大量地生产高速钢刀以及一些低档标准刀具,xx没有考虑到市场饱和度和企业所需,最终把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中xx刀具市场“拱手相让”给国外企业。 二、仿制 一直以来,一些刀具企业把“先仿制、后创新”作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思路,这引来众多国外刀具企业的诟病,他们认为仿制产品已经构成了侵权行为。 仿制一词可以解释为模仿制作,毫无疑义,仿制就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三、知识产权 与国际品牌刀具企业相比,我国刀具企业从规模和技术上都还与之无法相比,尤其是技术上的壁垒对一些企业来说更是难以逾越。通过仿制先进刀具无疑能给一些刀具企业带来好处,当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涉嫌侵犯知识产权。一些企业因此积累了厚实的技术和人才储备,逐渐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但是大部分的企业还是沉浸在无休止的仿制中,始终处在{zd2}层。不仅如此,随着部分国内刀具企业的崛起,仿制的对象也在逐渐转移。 一旦产品被怀疑因仿制侵权诉诸法庭,仿制的苦果才会显现出来。几年前,国内一家自主品牌企业Z曾因为几款产品涉嫌仿制,被某着名国际刀具企业C告上法庭,整个诉讼过程长达数年,期间Z企业的几款产品被禁止上市,虽然{zh1}结果以C企业撤诉告终,但由此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2009年,国内2家知名刀具品牌企业S和Q因知识产权纠纷对簿公堂,对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Q企业迎头一击,多名高管甚至被刑事起诉,前途堪忧。 两起案例给刀具行业的模仿创新带来警示,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发展正途。然而时至今日,众多中小刀具企业依旧我行我素,继续依靠仿制先进刀具获利。 除了能够通过模仿获得技术进步,部分用户的需求也是仿制刀具生存的原因之一,一些小的机加工企业需要价格低廉、质量也能得到一定保证的刀具,仿制刀具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可以满足这些企业的加工要求。另一方面,在汽车、汽轮机等诸多行业,一些用户企业通过刀具国产化实现控制成本,这种刀具国产化的行为也都属于仿制,侵犯了原使用刀具的知识产权。 但是,这些企业的技术实力有限,有限的几个技术人员也根本无法进行创新研究,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测绘刀具和售后服务上。单纯的刀具仿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留下隐患,企业积累的仅仅是制造经验,在技术实力方面仍旧不能获得提高,不能在仿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从而也就为今后的知识产权纠纷埋下隐患。 四、商标维权 刀具行业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商标侵权和专利侵权,而在相关部门官方网站和媒体的报道中,事关刀具行业的侵权案例并不多见,少数的维权行动也多是由厂家举报之后进行,但不能认为侵权行为不多见。实际上,侵犯商标专用权是目前刀具行业里最为普遍存在的侵权行为,侵犯商标专用权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假冒刀具,本刊曾经策划组织“假冒刀具生存空间调查”,对刀具行业深恶痛绝的假冒刀具这一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做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然而3年过去了,假冒xxxx刀具的侵权行为依旧堂而皇之的存在着。 从并不多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发现,类似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受害企业多为国内着名的刀具生产商,如上海工具有限公司、哈尔滨{dy}工具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均为标准刀具系列。这是因为标准通用刀具属于传统工业技术领域,技术难度不高,很多小企业甚至一些小的家庭作坊就可以生产,成本低,这些产品通过贴上着名商标或近似商标等手段,扩大销路,获取暴利。 有资深知识产权顾问称,商标侵权案件是比较好处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也是比较常见的案件。国家在商标保护方面的法律条文比较全面,商标相同的判断相对容易,而判断商标近似稍微麻烦,这主要是与商标的判定单位较多有关,一般商标局,商评委,还有当地的中级和高级法院都对商标侵权具有判定资格,而各个单位可能得出的结论相悖。尽管如此,与专利侵权的判定相比也容易得多。商标侵权和专利侵权还有着不一样的区别,专利侵权只会使该产品的销xx间减少,商标侵权带来的却不仅仅是销xx间减少造成的金钱损失,还有因为侵权产品的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名誉损失,这是对企业形象的严重打击,会使得用户心中原本良好的品牌形象倒坍,这种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五、核心专利技术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10年3月,我国受理专利申请量已突破601.1448万件。然而在众多的申请专利中,国内刀具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方面还很欠缺。如果输入公司名称进行检索,得出的对比结果恐怕更是让人吃惊。众多国际知名刀具企业申请的专利都在100项以上,其中山特维克可乐满更是注册了各项专利400余项。与之相比,株洲钻石的近200项专利已经是国内众多刀具企业中表现{zh0}的,其他一些较大企业都只有几十项甚至几项专利。 知识产权对于企业首先应该是一种战略,是保护和创建自己竞争优势的战略。知识产权是一项有力的武器,现在的产业已经进入知识产权战争的时代,企业为求生存必须武装自己。国内刀具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正在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但缺乏核心的专利技术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核心专利技术的缺失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在国际刀具企业各种专利的围追堵截中,能够生产的刀具越来越少,或者需要支付大量的专利使用费用,无论从哪方面讲对中国刀具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存在差距是必然的,努力追赶还来的及,对创新、研发进行投资,建立适当的知识产权组合,在短期内填补知识产权的不足显得更为重要。国内企业应当摒弃老旧的专利申请、使用机制,在专利申请时考虑是否与企业的业务目标相符合,并使之产生效益,从而避免因追求虚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株洲钻石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其他企业学习,160余人的技术研发团队保证其每年都会推出新的产品,从而继续保持在国内刀具企业中的领军位置。株洲钻石副总经理王社权告诉记者说,株钻完善的研发团队具备很强的研发设计能力,新推出产品可以证明设计开发能力正在大步提升。承担国家数控重大专项中“精密工具创新平台”的建设对未来自主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这让我们看到了追赶的希望。 自主创新的专利有了,让专利长期保持有效成为关键。专利的保护期限是10~20年,但很多技术几年之后就会落伍。国内刀具企业通常对此简单化处理,这样专利持有人缺乏动力主动进行改进以促使专利更好的实施。在此方面肯纳金属的经验值得学习,在专利管理方面,专利持有人只要在专利有效期内不断行工艺改进和实施方法,让专利取得新效果,使之不断适应新的形势,都会给予专利持有人一定的奖励。如果应用专利的产品销售越好,奖励越高,专利持有人就会自己不断想办法,协助企业不断发展,协助改进专利的实施方法。 编后语: 看来国产刀具之路,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国产刀具企业能够苦练内功,不光看到一时仿制的便捷,更能把眼光放长远,放到提高核心专利技术上面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