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治病养生之用药指南- 花若飞雪的日志- 网易博客

引用 治病养生之用药指南

2010-06-01 19:46:08 阅读27 评论0 字号:

 

引用


中药祛病健身歌

中药养生史悠长,君臣佐使有良方。 阿胶专治阴血虚,灵芝能将免疫增。
人参大补须善用,洋参平和少燥刚。 杜仲xx能降压,泽泻利水血脂降。
大红枣儿补气血,健脾xx山药尝。 金毛狗脊益肝肾,麦冬润肺津液生。
山楂消食又化瘀,木瓜活络还舒筋。 首乌黑发延年寿,莲子能把心脾养。
五味补虚又保肝,女真可把腰膝强, 养血补气寻党参,若要长寿地黄帮。
白术利湿助脾胃,天麻熄风又去痉。 xx升阳靠黄芪,明目降压菊花香。
冬虫夏草滋肺肾,清心止咳百合良。 苡仁利湿抗病毒,鹿茸能把精血添。
黄精补脾又润肺,当归xx兼润肠。 食补药补多运动,定可百年获安康。

              

                 祛病健身 补益中药

养生·珍品·药性·用途

    l.人参
    人参,根肥大略像人形而得名,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和根茎,是最重要的补益珍品之一。人工栽培的人参也称为“园参”,野生的人参称为“野山参”,二者以“野山参”品质为优。

  中医历来将人参视为济世之上品,历代医药学家认为,人参具有补气养血,固液生津、益智xx、开心明目、大补元气等功能。《图经本草》记载一则故事:“使二人同走,一含人参,一空口,各走奔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足见其功效非凡。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参具有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强筋骨,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辐射,抗疲劳,增强耐力,提高体力与脑力劳动的效率,增强性功能,能使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协调起来,正常发挥其作用,对不正常的血糖水平具有调整作用,还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抗衰老等。对贫血、神经衰弱、妇女失血过多、男子性功能失调、心血管等多种疾病都有xx作用。由于人参在诸多方面的神奇功效,所以被人们推崇为“中药{zw}”。
    人参补益方法
    ①泡饮 就是以人参代茶饮用。取人参饮片 ( 切好的干燥药片 ) 3—9克,早晨放人杯中,当茶饮用,晚上将浸泡数次的药片,嚼碎咽下。此法最为方便,且不浪费药品。
    ②蒸服 取人参饮片5-10克,放人适量冷水浸泡一夜,次日加大枣或桂圆3—5枚,上笼30分钟即可,然后取汁饮用。一料xx可以蒸用2—3次,{zh1}一次,汁、药一同服食。
    ③煎服 取人参饮片5-10克,放人砂锅内,加水适量浸泡半月,然后煎沸,改用小火,习称“文火”,继续煎1小时后,即可取用。一般煎2—3次,{zh1}一次,汁、药一同服食。
    ④冲服 将人参干燥后,粉碎成细末,每次2克,以温水或黄酒冲服,日服2—3次。
    ⑤泡酒服 将人参 ( 整支 ) 或饮片放人白酒内,浸泡10天后即可饮用,每次5—10毫升,早晚各一次。
    ⑥人参汽锅鸡 鸡一只(约500—600克),洗净,切成块,放人汽锅内,加葱、姜、花椒少许,盐适量,然后加入人参饮片15克( 或参段),上火蒸至肉烂,食肉饮汤。如果再加一些枸杞子则更好。其作用可以温中、xx、添精、补髓。
    一定注意: 服用人参因其性偏温,凡①阴虚火旺、②感冒发烧、③高血压、④湿热壅滞的患者,都要禁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人参毒性很小,但服用仍不得过量或长期大量服用,否则,也会产生毒副作用,出现①眩晕、②xx、③xx、④皮疹、⑤水肿、⑥出血、⑦闭经、⑧高血压等症状。这种情况就是“人参滥用综合症”。身体有病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另外,在服用人参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在服用人参期间,要忌食萝卜,以免降低人参的功效。
    ②选用人参进补一定要去正规药店(药房) 购买或经xx鉴定专家鉴定过的,确是人参,方可放心使用,不要在小贩小摊上购买,以防买到假货。确保安全用药。


    西洋参也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因原产北美洲,如美国、加拿大,称为“华旗参”。目前,我国也有大面积栽培。
    与人参一样,西洋参也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但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中医名家张锡纯曾说:“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因此,历来医家为西洋参能“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并且药性比较平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洋参具有①降低血糖、②抗肿瘤、③抗病毒、④抗疲劳和⑤抗缺氧以及⑥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用法类同人参,可泡饮、蒸服、煎服或加入汽锅鸡中。一般每次用量:3—6克。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枣具有xx、催眠、升高白细胞及抗过敏的作用,还有保肝、强壮、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因其含多种维生素,有“xx维生素”的美誉。
    大枣滋补养生方
    ①大枣5枚,桂圆肉9克,红糖30克,水煎后,连汁、药,共同服下,每天1次,长期服食,可xx贫血及过敏性紫癜。
    ②大枣6枚,鸡蛋1个,生姜4片,红糖30克,水煎后连汁、蛋服下,每天1次,连服15—30天,可治产后身体虚弱。
    ③大枣、鲜山药、糯米各适量,共煮粥食,长期服食,健脾养身。
    ④大枣5枚,芹菜根3个,煎汤服用,可以xx高胆固醇血症。
    ⑤大枣膏 用鲜枣1500克或干枣500克,去核,加水煮烂,熬成膏,再加红糖500克:搅拌均匀,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对于病后身体虚弱,很有补益作用。
    大枣宜虚弱者服食,健康人常食,亦非常相宜,尤其,大枣经济实惠,随手可得,大家应多善加利用大枣,可当消闲食品。
    注意:①适量、②有规律地服食,③切不可贪食过多,起到相反的效果。

    山药有野生、家种,2种,药用一般以山地野生者为佳,食用多以人工栽培品。山药功能:具有①补脾养胃、②生津益肺,③xx涩精之功能。用于①脾虚食少、②久泻不止、③肺虚喘咳、④肾虚遣精、⑤带下、⑥尿频、⑦虚热消渴。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山药能①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②有降血糖、③降血脂、④增强免疫功能和⑤抗衰老的作用。
    山药可谓居家必备的补益养生xx。炖鸡、炖肉放进适量山药,均有良好滋补养身作用,且可久用。如有条件在炖制时,还可以加入适量的党参、枸杞子,更有利于补元气、健脾胃,特别是对脾胃虚弱者,更为适宜。①炒山药、②拔丝山药和③山药粥,更是人所共知,美味佳肴,烹饪方便,经常服食,大有益处。

    现代医药研究证明:山楂具有①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②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③促进心肌收缩,④抗动脉粥样硬化,⑤降低血压,⑤降低转氨酶、⑦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的作用;除此以外,还有⑧抗衰老、⑨xx的作用。
    山楂通常用量:10—20克。
    山楂虽是良药佳果,但不可多食。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认为,山楂若“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因此,凡是脾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山楂,一般的人食用山楂或山楂制品时,也都要适量,因为山楂含有较多的酸类成分,对牙齿有一定损伤,特别是儿童,忌多食。
    注意:食后及时漱口,以防对牙齿损害。

    金元时期,医学家王好古认为,木瓜“去湿和胃,滋脾益肺”。临床多用于①湿痹拘挛、②腰膝关节酸重疼痛、③吐泻转筋、④xx水肿等症。民间常用糖或蜜,⑤将煮熟的木瓜拌均食用,可开胃顺气xx,⑥强筋骨;用干瓜片(即饮片)泡水饮用,还有⑦软化血管,⑧降低血脂作用。
    木瓜(指中药木瓜)在服用时,一定要按剂量服用,一般用6—12克为宜。
    从目前对木瓜的研究发现,木瓜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有较强的xx作用;并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神农本草经》收载了五味子,将其列为上品。其果“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五味俱全,故称五昧子。中医一般在xx疾病选用中药时,必须几种xx配伍应用,各味组合,才能更好的发挥疗效。唯独五味子味虽偏酸,却又五味俱全,而且性温,有养五脏,补人体不足之功,又有滋肾敛肺,生津止渴,收汗,涩精止泻的功能。尤对年老体衰者常见的头晕、眼花、xx、xx、乏力、心悸等症状,有改善作用;亦用于传染性肝炎、中风、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等症的xx。
    现代医药研究证明:五味子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都有兴奋作用,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增进学习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视力和听力,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对肝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五味子,一般用量:3—6克,有时在xx老年疾病时,可用6—10克。
    五味子养生抗衰老。宋代xx医家唐慎微著作“抱扑子云:淮南公羡门子服之十六年,面色如玉女”,正是对五味子能抗衰老,xxxx的有力证明。
    五味子,配合其他xxxx疾病方
    ①用北五味子250克煮汁,待冷后,放人新鲜鸡蛋10个,浸泡1周。每日早晨服用,可xx慢性xxxx。服用时,可加少许食盐。
    ②用北五味子500克,洗净,冷水浸泡1夜后,用手按去核,留其果肉,加上好蜂蜜1000克,文火为(小火)熬成膏。每日清晨空腹服用1—2汤匙,可以xx长期肾虚引起的遗精。
    ③取五昧子、西洋参、麦冬、菊花,各少许,作茶饮,对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xx中成药“生脉饮”,就是山人参、麦冬和五味子组成。临床常用于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甚至病危脉绝等症。

    《神农本草经》将女贞列为xxxx的上品xx,可“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本草蒙筌》中指出其“黑发乌须,强筋强力”的功效。临床多用于xx肝肾虚证。如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遗精,须发早白,视力减退,目暗不明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女贞子可以①增加实验动物的冠状动脉血流量,有②降脂、③降血糖、④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有⑤抗血栓和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⑦放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升高作用,根据衰老的脂质过氧化学说,女贞子具有—定的⑧抗衰老作用。
     女贞子一般用量:10-15克。
    4种简便易行,女贞子小配方
    ①用女贞子与菟丝子、枸杞子各50克,加低度(380)纯粮白酒,浸泡两周后,每日服1小杯(约10—15毫升)。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止泻缩尿,乌须发,xxxx。
    ②女贞子、早莲草、熟地、枸杞各15克,水煎,早晚服,连服半月以上。可治肝肾阴血亏损引起的脱发。
    ③女贞子、炒草决明各15克,玄参、枸杞各18克,水煎,日服2次。对老年性xx,久服效果好。
    ④女贞子、枸杞、大枣各15克,水煎,日服2次,连服30天,xx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以女贞子为主的补益中成药,“二至丸”,其功效为“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须发”。这种成药组方简单,价格经济,功效突出,久服可显其功。
    女贞子虽补而不腻,但性质寒凉,如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均忌服。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术有保肝利胆、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有明显的xx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抗肿瘤的作用,能有效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机体xx自由基的能力,从而起到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中老年人多见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饮食欠佳,有时四肢乏力,或自汗、腹胀,泄泻,出现这些症状时,就可以服用以白术为主的xx进行补益调养身体。
    白术一般用量:5—15克。
    白术补益调养方法
    ①炒白术15克,炒枳壳9克。取鲜荷叶一张,洗净铺在笼屉上,将上述xx平摊于荷叶上方,再铺上一层纱布,纱布上放适量煮过的粳米和薏米(30克),上火蒸熟。每日1剂,连服数日,可治食欲不振,xxxx,腹胀。
    ②白术130克,红参30克,加水约1000毫升,浸泡过夜,煮沸后用文火煎1小时左右,滤出,再将浓汁熬成稠膏,加人适量蜂蜜,存人干净器皿中备用。每次服2匙,日服2次。用于滋补脾胃,少食胀满,营养不良等。
白术中成药
    ①参苓白术丸 适用于脾虚挟湿引起的大便溏薄(稀),且四肢无力,面黄肌瘦,xxxx,胸脘痞满等。
    ②补中xx丸 适应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引起的食少、乏力、自汗以及内脏下垂(包括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注意:应用白术时,口干舌燥,津液缺少的人,不宜服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果乙醇提取物,对动物支气管有扩张作用,并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对多种致病xx,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对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能够明显抵抗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延缓衰老等。
    中医认为,白果除有医疗作用外,还有一定毒性,特别是生白果,多食就会有中毒危险。所以,白果熟食为宜!白果一般用量:6—10克。
    白果补益调养方法
    ①白果3粒,用酒煮后,一次服下,连服4至5天,可治男子夜晚梦遗。
    ②白果、莲子、江米各15克,研成末,将乌鸡1只掏空,洗净,放人白果、莲子和江米,煮烂,空心服食。可治妇女身体虚弱,赤白带下。
    ③白果薏仁粥 白果5—10粒,薏仁60克,冰糖适量,小火熬粥,健脾利湿,化痰止咳。
银杏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广泛重视,因为,银杏制剂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谓保健佳品。

    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中,最早记述了冬虫夏草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中医临床,用于虚劳咯血,阳萎遗精,腰膝酸软,盗汗,病后久虚不复等。现代临床,常用于肺结核、慢性xxxx及支气管xx,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肾炎及肿瘤的xx。冬虫夏草以它奇特的疗效,与人参、鹿茸,并列为3大补品而驰名中外。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冬虫夏草有显著促进血及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抗心肌缺氧、抗心律失常、抗肾衰的作用,能明显扩张支气管,并有拟性xx样等作用。
    冬虫夏草一般用量:3—9克。(如煎汤药,应在药渣中将冬虫夏草挑出,嚼碎服下为宜。)
    5种冬虫夏草补益调养方法
    ①冬虫夏草6—10克,水煎,食虫饮汁。适用于心悸xx,增强体质。
    ②冬虫夏草25克,鲜胎盘1个,炖熟,可适当加一点调味品,分4次服,2日内服完。适用于多种虚损的补益。
    ③虫草鸭 老鸭1只,除去内脏,洗净,往膛内填人虫草10个,加调料,蒸烂食用。适用于糖尿病,病后体虚,贫血,盗汗,结核患者的滋补调养(无鸭用鸡,也可)。
    ④取冬虫夏草5—10枚,白糖或冰糖,桂圆肉、核桃仁、枸杞子、红枣、黑芝麻适量,加水蒸熟后,隔日服1次,连服1周,隔1周再服,若在冬前服用,则不畏风寒,不易生病。
    ⑤用冬虫夏草泡酒,每日小饮1杯,开嚼服虫草2枚,对下肢冷痛或肌肉萎缩有效。
    冬虫夏草有一股特殊的腥臭味。 用一般的炖汤、煎煮、研粉冲服等方法,有的病人难以下咽,对于这样的病人,不妨将冬虫夏草做成胶囊一试。

    中医认为,百合能养阴清热,润肺止渴,宁心xx,治肺结核久咳、阴虚咳血、潮热肺痈、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xx多梦、xx浮肿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百合具有止咳平喘、xx的作用,有明显的抗缺氧及抗疲劳作用,能改善老年人雌xx功能低能的作用。另外百合还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临床多用于白血病、皮肤癌、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的xx。
    百合除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外,又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滋补品,新鲜百合蒸、煮、炒皆可。
    百合补益调养方法
    ①百合100克,瘦肉(猪、羊、鸡、鸭,均可)500克,共炖佐膳食。适用于滋补身体虚弱,慢性xxxx,以及浮肿病人。
    ②西芹炒百合 鲜百合50克(约2头),芹菜200克,清炒,入盐,味精、糖适量、本菜肴有利水消肿,xxx、清热除烦的功效:
    ③百合梨 百合50克,鸭梨1个,去核,冰糖适量,水煎,食百合与梨,并饮其汁;适用于热病后期的患者,或xx心悸等。
    ④百合粥 鲜百合30—50克,粳米50克,冰糖少许,煮粥食。适用于肺阴不足,脾气虚弱引起的咳嗽、气喘、少痰,乏力及食欲不佳,时有虚热烦躁者。
    ⑤百合汤 百合30克,乌药9克,煎水服,可医久治不愈之胃痛。

    黄精别名太阳草、黄芝,是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干燥根茎。最早收载《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具有“补中xx,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肌”的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肺虚燥咳,肾虚精亏,脾胃虚弱等。
    黄精在灾荒年代,常被穷人用来代粮,叫做“米脯”。相传河南、陕西一带,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东汉名医华佗有{yt},在深山遇一几年前,从财主家里逃出来的十七、八岁的姑娘,出于同情,华佗收留并收作干女儿。一个小姑娘独自在深山老林中生活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饿死,反而面色华润,身体结实,健步如飞。一日,华佗问姑娘:“这几年,你在山里是怎么过的?都吃些什么?”姑娘想了想,说她经常吃一种叫“黄鸡”的草根。华佗说能否带他看看,姑娘就带着华佗上了山,找到了这种黄色肥大的根,还真有点象只小黄鸡。后来,华佗也试着给一些病人吃“小黄鸡”,发现“小黄鸡”的确是一个好药,具有补中xx、润心肺,强筋骨的作用,并将其改名为“黄精”。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精有①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二酯的作用,②有一定降糖作用,能明显③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④有抗疲劳和⑤抗衰老作用。还有实验表明,黄精能明显⑥推迟“雄性大鼠生殖状态”老年性变化过程。
    黄精—般用量:9—20克;鲜者可用30—60克。
    3种黄精补益调养方法
    ①取黄精、枸杞子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50丸,饭前,温水送下,有补益精气的功效。
    ②取黄精饮片50克,煎煮30分钟后,取汁备用。粳米50克,与黄精汁一并煮粥,可适当加水,食用时,可放糖少许。长期服用,补脾xx、润肺,强身,尤适用于久病体弱,气短乏力,干咳等。
    ③黄精、党参、准山药各50克,鸡1只,掏空,洗净,填入以上3种xx,蒸熟后服食。可治脾胃虚弱,体乏无力等。

    当归入药,由来已久,《神农本草经》就将它列为可补可攻的中品药,既可扶正补养,又可攻邪治病。当归首功,是xx。血虚引起的头昏、眼花、心慌、疲倦、面少血色,脉细无力,最宜使用当归。当归还能补养全身,有调经、xx、xx滑肠,温中止痛、破瘀xx的功效,特别是在xx妇科疾病中经常应用,如妇女胎前、产后诸病功效更佳,被历代医家誉为妇科要药。中医认为,归头和归尾偏于xx、破血;归身偏于xx、养血;全当归既可xx,又可xx。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当归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造血的功能,有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当归水溶性物质,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当归粉口服,有降血脂作用。
    当归—般用量:5—15克。
    当归补益调养方法
    ①当归24克,黄芪120克,母鸡1只(掏空、洗净),加调料,盐少许,共炖,饮汤食肉。适用于产妇、病后及年老体弱的滋补。
    ②当归、熟地各10克,大枣10枚,水煎,取汁饮,食枣。适用于身体虚弱,面色萎黄,月经不调。
    ③当归30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共炖,熟后可加适当调料,饮汤食肉;用于血虚头晕,产后腰痛,身体虚寒,xxxx,贫血、闭经等症。
    ④当归丸 用于男女血虚、女子月经不调,经来xx等。
    注意:大肠滑泻、阴嘘火旺和舌苔厚腻者,不宜服用当归!xx需炒用当归。

    阿胶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具有xx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
    阿胶适用于虚弱贫血、产后贫血,面色萎黄、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鼻衄,紫癜,肺燥咳嗽、咽干津少,月经不凋、产后xx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阿胶对人体造血系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抗疲劳、抗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秋冬进补,阿胶不失为滋阴xx佳品,对慢性病恢复期的调理、各种贫血及慢性出血等,均有良好作用。
    阿胶一般用量:5—10克。
    3种阿胶补益调养方法
    ①阿胶500克,放大碗内,加水半杯,黄酒半杯,放入锅内隔水炖,待溶化后,再加冰糖200克,搅匀,再继续炖30分钟以上,倒入大些的搪瓷盘里,冷却后即成软糖状,用刀切成大小均等的20块。每日早晚空腹各吃1块。可xx各种贫血。
    ②依上法炖制的阿胶,连同炒熟的核桃仁,每日早晚空腹,各吃1次,每次吃阿胶1块,核桃仁2个。可以xx①xx,②咳喘。
    ③阿胶15克,黄芩,黄连、白芍各6克,水煎取汁,放温后,加鸡蛋黄2个,搅匀。每日3次温服。可治①血虚眩晕、②心烦、③xx等症。
    以阿胶制成的各种口服液,①阿胶枣,②阿胶糖等,可购回适当进补。
    注意:阿胶是一种胶质,有粘腻之性,①有瘀滞,②脾胃虚弱,③xxxx,以及④感冒发烧者,不宜服用!

    16.灵芝
    灵芝为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古以芝为仙草,有使人驻颜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
    灵芝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可“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中医临床,用于xx头晕xx,xxxx、虚劳咳喘等症。


    灵芝自古是吉祥、美好象征,民间流传动人而美丽的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冒着危险,从南仙翁盗得一种能够起死回生的仙草,救活许仙。这仙草,是灵芝,也叫“还魂草”。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都极其崇敬和信奉灵芝。现在,灵芝在我国许多地方,已培植成功,其药用资源比较充裕。同时,还可以见到以灵芝为主的多种产品,如口服液,茶和胶囊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灵芝①对xxxx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②有明显的祛痰作用,③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和④提高血清胰岛素的作用,⑤有增加冠脉流量和⑥降低心肌耗氧的作用,⑦有显著xxxxx,⑧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⑨有保肝xx以及⑩抗衰老作用。
    灵芝一般用量:10—15克。
    灵芝补益调养方法
    ①灵芝酒 灵芝50克,酸枣仁20克,大枣10枚(撕开用),浸泡于白酒中,38度—42度为宜,1周后即可,每日晚服1小杯(10—15毫升),可治头晕xx等。
    ②鸡1只,洗净,与15克灵芝共炖,食肉饮汤,长期服用,可滋补强壮,扶正培本,提精神。
    ③灵芝麦片粥 灵芝10克,粉碎,燕麦片50克,加水适量,煮粥.服时加白糖1匙,治神经衰弱、xx等症。
    ④灵芝银耳粥 灵芝9克,银耳10 — 20克,冰糖15克,用小火炖2-3小时,使银耳成粥汁,取出灵芝残渣,分3次服用,可润肺止咳,xx。
    ⑤灵芝红枣茶 灵芝4 — 6克,红枣3 — 5枚,撕开,泡饮。可xxxxx,xx养心,助颜美容。


    杜仲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记述杜仲具有“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心,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等作用。
    中医临床,用于因肝肾虚弱而引起的腰痛、膝腿疲软无力,xx遗精、小便多、头晕眼花,胎动不安以及高血压等。
现代医药研究证明:杜仲有明显的①降压作用,并能显著②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质的浓度,有③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有④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等。
    杜仲一般用量:10—15克。
    杜仲补益调养方法
    ①杜仲30克、续断30克,猪尾巴2条(去毛洗净),放入砂锅内炖,放盐少许调味,食肉饮汤,适用于腰膝酸痛,阳萎遗精。
    ②杜仲30—40克,切碎,浸入1斤白酒内,泡3日后,滤出酒汁、日服3次,每次约5毫升,适用于高血压、头晕等。
    ③杜仲、白术、当归、阿胶珠、党参各10克,水煎,每剂日服3次,治胎动不安。
    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杜仲!

泽泻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有“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xx力,久服耳目聪明,延年轻身,面生光”的功效。中医临床,多用于①小便不利,②水肿胀满,③呕吐泄泻,④痰饮眩晕,⑤热淋涩痛及⑥高血脂等症。
    现代医药研究证明:泽泻有显著的①xx作用,②可抑制肝内甘油三酯的合成而达到降血脂作用,③对急性肝损害有保护作用,④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⑤有一定的降血糖和降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泽泻⑥还有—定的xx作用。
    泽泻一般用量:10—15克。
    泽泻补益调养方法
    ①xx高血脂症由泽泻、何首乌、决明子各30克,炒白术15克,生大黄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1个半月为1疗程。
    ②xx脂肪肝:泽泻20克,生首乌、草决明、丹参、黄精各15克,生山楂30克,虎杖9克,荷叶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4个月。
    目前,应用泽泻进行保健的成方制剂市场上种类也比较多,主要用于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与xx。

    19.狗脊
    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因其根茎表面附有光亮的金黄色长柔毛,根似狗的脊背,故又称为“金毛狗脊”。
狗脊列为《神农本草经》中品,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健腰膝,xx湿,利关节的功能:特别是补肝肾,强筋骨和xx湿的功能颇佳。因此,中老年男女,凡有肝肾不足,筋骨不利,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尿频,遗精,崩漏以及白带过多等症可以常服狗脊。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狗脊有①增加心肌血流的作用,②有xx和③降血脂的作用。
    狗脊—般用量:10—15克。
    狗脊补益凋养方法
    ①狗脊、杜仲、续断各15克,香樟根、马鞭草12克,威灵仙9克,红牛膝6克。泡酒服,可治风湿骨痛,腰膝无力。
    ②狗脊、远志、茯神、当归,各等分,为末,炼蜜做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温黄酒送服,可以固精强骨。
    ③鹿茸100克,狗脊、白蔹,各50丸,将以上3种药粉碎,过筛,然后用艾叶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早晨空心(饭前),温黄酒送服。治女性少腹虚寒,带下纯白等。
    ④狗脊、木瓜、五加皮、杜仲,等分煎服,可治①腰痛及②小便过多。
    注意:凡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慎服狗脊!


    麦冬最初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可“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中医临床,常用于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伤津,咽干口燥,xx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①麦冬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对心肌细胞缺氧性质损害有保护作用,②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③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麦冬一般用量:10—15克。
    麦冬补益调养的方法
    ①麦冬10克,加水煎20分钟,去麦冬,取汁,入鸭梨1只(去皮,切成厚片),加冰糖少许,煎沸即可。食梨饮汁,有润肺滋阴,清心除烦的功能,是秋季上好保健方法。
    ②麦冬、芦根,各15克,鲜荷叶1张。先将麦冬和芦根加水(量可大一些),煎煮15—20分钟,然后将鲜荷叶(切碎)放人,继续煎煮5 — 10分钟后,滤出,加白糖适量,存入一洗净的容器里,放入冰箱,随时饮用,具有防暑降温作用。
    ③麦冬5克,胖大海1—2枚,金银花、菊花各3克,甘草2克,当茶饮,可xx慢性咽炎。
    ④麦冬、生地黄,各30克,水煎服。可治衄血不止。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果实或种子;最初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有“补中养神,xx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的功效。
    中医认为,莲子有养心,肾、补脾,涩肠的功能,临床用于xxxx多梦,男子遗精,妇女崩漏,脾虚泻痢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莲子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及抗衰老的作用,有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有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作用等。
    莲子一般用量:6—15克:
   治病养生之用药指南 - July - July的博客 莲子补虚调养方法
    ①莲子15克,桂圆10个(去外皮、核)鲜百合1头,精米50克,熬粥食,可补脾xx,适用于脾胃虚弱,或久病后的调养。
    ②莲子15克,银耳2个,人枣或山东小枣适量,煮汤,出锅时,加冰糖适量。(注意汤一定要煮到有浓稠感)。有补脾益肺及养血xx的作用。适用于xx多梦,咳嗽,体虚无力等症。
    ③炒莲子、炒粳米各50克,茯苓20克,—同磨成粉,加入白糖适量,开水冲服,可治病后脾胃虚弱,xxxx。
    莲又称为荷,可谓全身部是宝,均可药用,因所用部位不同,其功效也不同:
    荷叶—一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的功用,如用叶炮制成荷叶炭,还有止血功用。
    荷花——可xx、止血、坠跌内伤,呕血不止,常以干荷花为末,酒送服。
    莲须——即莲花的雄蕊,可xx梦遗及早泄等。
    莲子心——即莲子中央绿色的坯芽,做茶饮,可以xx高血压。
    莲房——也叫莲蓬,即剥除莲子后所剩的海绵状增大的花托。能消瘀,散血,去湿。
    藕——可清热,凉血,散瘀。其藕粉有调中养胃的作用。
    藕节——捣烂以酒或蜜煎服,专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咳血及血痢等。

    何首乌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鲜首乌、生首乌、制首乌。①鲜首乌是未经加工过的,其润肠、消肿的功效较好;②生首乌是经过晒干的,功效长于清热降火、养阴通便和消痛肿;③制首乌有xx、xx、益精、乌须发的功效,是一种滋补强壮药,适用于未老先衰、头发早白、贫血体弱、肾亏遗精、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何首乌有①抗衰老作用,可显著②增强机体xx自由机和抗氧化能力,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并可改善肝功能。
    何首乌一般用量:10-30克。
    何首乌补益调养方法
    ①制首乌16克,生地黄30克,放入瓷茶壶内,开水泡取汁,代茶饮用,每隔3天换药1次,连续饮用3个月。适用于未老先衰,身体虚弱、须发早白。服药期间,忌食①动物血类食物及②葱、③蒜和④萝卜。
    ②制首乌15克,大枣5枚,陈皮6克,甘草3克,加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饮汁食枣。每日分3次服完。适用于老年体虚,病后虚弱,食欲不振。
    ③制首乌,枸杞子,各12克,杜仲、熟地各10克,水煎服,日服1—2次,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头晕眼花,腰膝酸软等症。
    ④首乌蛋 鲜首乌100克,(如无鲜品,干首乌也可,用量30克),鸡蛋2个,将鲜首乌洗净,切片,与鸡蛋一并放入砂锅,加水点,并加入适量葱、姜、盐,煮至蛋熟,将蛋捞出,去皮,再入内煮10分钟即可,饮汁食蛋,每日1次。适用于血虚体弱,头晕眼花,须发早白,未老先衰,遗精等症,特别适用于虚不受补的患者。
    中成药“七宝美髯丹”,功效为乌须发,壮筋骨,固精气等。以何首乌为主制成的中成药还有“首乌片”、“首乌延毒丹”等,其功效基本类同。

    23.党 参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党参可谓人参之“同党”,因其功效与人参近似,只是补益的力量较人参弱些而已。但党参产量较大,且价格低廉,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应用于临床,只是在用量上,要较人参大。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党参有①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有明显②增加血中红细胞的作用,有③保护胃黏膜和明显的抗溃疡作用,并有较明显的④促进免疫功能作用。除此以外,还有⑤抗缺氧、⑥抗辐射、⑦抗疲劳等作用。
    党参一般用量:10—30克。
    党参补益调养方法
    ①党参、黄芪,各50克,母鸡1只,大枣5枚,生姜5片,共炖,熟后加盐,味精少许调味,吃肉饮汤,—般3—5日按上法服食1次,连用3—5次。对老年体弱、贫血、慢性内脏下垂(如子宫、肾、胃下垂和脱肛),效果显著。
    ②党参30克,炒大米30克,加水4杯,煎至2茶杯,代茶饮(也呵食米),—般服用2—4次。适用于中气虚弱,食欲不振,xxxx,慢性胃炎及胃、肠十二指溃疡等症。
    ③党参、枸杞子,各15克,浸于500毫升白酒或米酒中,1周后服,每次约10毫升,早晚各1次。适用于神经衰弱和气血两虚等。
    ④党参15克,五味子9克,麦冬12克,每日早晚2次煎服。可治冠心病,种经衰弱,心悸,气短等症。
    含有党参的中成药,如健脾丸、补中xx九等。
    党参和人参—样,服用时,忌食萝卜!
    24.地 黄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药用地黄有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之分,生地黄(简称生地或干生地)是由鲜品干制而成;熟地黄(简称熟地)是将干地黄加一定量的黄酒,再经过多次蒸晒,至内外皆成黑色,滋润光泽,柔软,味甜不苦时即成。
    熟地与生地的功效有所不同。熟地多用于滋补,有xx养阴、生精益髓、滋肾养肝。适用于各种贫血、月经不凋,腰膝酸软,遗精盗汗、头晕心悸、xx,耳聋耳鸣等症:而干、鲜生地其性寒,故偏于清热凉血,xx生津。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黄有强心xx的作用,有降压作用,地黄有刺激骨髓,增加纤细胞、血红蛋白和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有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显著的xx催眠和保肝作用。
    地黄一般用量:10—30克。
    地黄补益调养方法
    ①榨取鲜生地汁约50毫升,无鲜汁时也可用干生地30克加水煎汁备用,取粳米100克,加地黄汁和适量水煮粥服食。适用于热病后期津液耗伤,低热不退,心烦口渴及口鼻出血等症。
    ②干地黄60克,白酒500毫升,将干地黄浸入白酒内,密封,待1周后,摇动1次,再放置3天,即可饮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约10毫升。适用于阴血不足而引起的肢体麻木,筋骨疼痛等症。
    ③六味地黄丸 适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梦遗滑精,消渴多饮,骨蒸潮热和于足心热等。
    ④杭菊地黄丸 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症。
    注意:熟地黄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用!
    25.黄芪
    黄芪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神农本草经》对黄芪进行收载,将其列为上品,认为黄芪具有补虚作用。黄芪根据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分为黄芪(即不经炙过的),炙黄苠(即用蜜拌炒的)。
    黄芪是中医补气要药。中医认为,黄芪可补全身之气,还可生血、固表、升阳、xx、止汗。中医临床多用于气虚体弱,行走气急,四肢无力,体虚多汁,脾胃虚弱,气虚脱肛,精神萎靡不振以及心悸等症。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由于脾胃虚弱,经常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呼吸不畅,四肢发凉,服用黄芪最为适宜。若在冬令时节,体弱易患感冒的人,可用黄芪煎汤代作茶饮,有防治感冒的作用。黄芪还被誉为“疮家圣药”这是因为中医临床遇到气血不足的xx内陷,脓成不溃,或溃后脓水清稀,疮口久溃不敛时。可用黄芪配伍其它中药来xx,并具较好的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有抗衰老及抗缺氧的作用;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能扩张血管,对抗心肌缺血,其多糖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等。
    黄芪—般用量为10—15克,大剂量时可用30—60克。饮片黄芪分为炙与不炙2种,补气升阳多用炙黄芪,其他方面多为生用。
    黄芪补益调养方法
    ①黄芪50克,老母鸡1只(洗净)共炖,熟后加适量调味品,食肉饮汤。适用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
    ②黄芪30克,大枣10枚,瘦肉(猪、牛、羊肉,均可)1斤,加调味品,共炖,食肉饮汤。适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和贫血等。
    ③黄芪30克,鲫鱼1条(约150克-200克),掏膛、洗净,放入大碗内,下黄芪,加水适量,放入调味品,蒸2小时左右,食鱼饮汤。适用于营养不良,肾炎浮肿,产后体弱等。
    注意:因为黄芪是—种温补性xx,凡有①发热、②胸闷、③腹胀和④肺结核咯血、⑤口干唇燥时,均不宜服用!
    26.菊花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的干燥头状花序。菊花作为药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称“鞠华”,列为上品,除有xx“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的作用外,“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菊花除有药用作用外,还因其品种繁多,色彩绝丽,姿态多变,在百卉凋零的深秋冒霜开放,所以,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早在春秋时代,《礼记》—书就记述了菊花;战国xx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也有歌颂菊花的诗句。泰国的咸阳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菊花交易市场,将其作为蔬菜食用。在盛唐时菊花的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可观赏传的品种越来越多,并通过中日文化的交流,菊花的栽培技术传到日本,很快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可以说,菊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通,结下不解之缘。因菊花一般在阴历九月时盛开,所以,人们也把九月称为“菊月”,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这天登高,饮菊花酒,观赏菊花的雅性,已成为我国一种传统习俗。
    药用菊花因花色、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白菊花和黄菊花2种,其中,白菊花中又可分为①亳菊花,产于安徽毫县,为阴干品;②滁菊花,产于安徽滁县,为生晒品;③杭白菊,产于浙江杭州,为蒸晒品。
    历代医家认为,白菊花除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外,还具有较强的平肝明目的功效;黄菊花的疏散风热,泻火xx的功效较白菊花强。中医临床,多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昏痛,目赤肿痛,眩晕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能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和加快胆固醇的分解代谢,有xx解热的作用,常服可xxxx。
    菊花一般用量:10—15克。
    菊花补益调养方法
    ①菊花末10—15克,大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前加白糖更佳。适用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
    ②菊花10—15克,龙井茶5克,用开水冲泡15分钟即可饮用。适用于高血压、头目眩晕患者。
    ③菊花50克,洗净阴干,加纯粮白酒1—2斤,密封,3日后,即可饮用。适用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每次不可多饮,10—15毫升为宜),长饮有抗衰老,xxxx的作用。
    27.薏苡仁
    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薏苡仁也称薏仁、苡米。《神农本草经》中将薏苡仁列为上品,认为薏苡仁可“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xx。”根据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薏苡仁分为生薏苡仁和炒薏苡仁。中医认为,薏苡仁生用时偏于渗湿利水。清热排脓;炒苡仁可以增强补脾止泻,利湿的作用。
    薏苡仁临床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xx以及脾虚泻泄,还可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挛急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薏苡仁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有抗肿瘤作用;对肌肉收缩有抑制作用等。
    薏苡仁一般用量:10—30克;本品因药力缓和,用量须大,且宜久服。
    薏苡仁补益调养方法
    ①取薏苡仁15克,陈皮丝10克,粳米15克洗净,煮沸后,用小火继续煮25分钟,再加入荷叶10克(新鲜的{zj0},干品亦可,洗净剪成丝),再煮5分钟,有荷叶之清香气即离火。每日1次,服食时可加糖少许。适用于胸闷憋气,体重倦怠,头晕目眩的患者。
    ②取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洗净,加水煮粥。每次1小碗,每日2次,可加白糖少许,15天为一疗程。该粥可健脾利湿,治水肿,泄泻,白带过多,小便淋浊及风湿患者。
    ③取炒薏苡仁30克,大红枣10—20枚,粳米50克,洗净,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碗,加糖则味更佳。有健脾胃,养血xx的作用。治贫血,慢性胃炎,营养不良,腹胀等。
    28.鹿茸
    鹿茸是哺乳纲鹿科动物雄性鹿头上,锯下来的尚未骨化幼角。从梅花鹿头上锯下来的鹿茸称为“黄毛茸”,马鹿头上锯下来的鹿茸称为“青毛茸”。鹿茸是一种名贵中药,在我国药用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中医认为,鹿茸具有滋肾xx、生精血,补髓健骨的作用。临床多用于xx滑精,血虚眩晕,肾虚腰软,精血不足,,面色萎黄,耳鸣耳聋,畏寒乏力,慢性脓疮,盗汗等症。
    鹿茸老化变为骨质角后,称为”鹿角”。鹿角经煎熬成为胶块,即是鹿角胶。鹿角胶有温补肝肾,滋养精血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四肢疼痛及神经衰弱。
    现代医药研究证明:鹿茸对人体有强壮作用,促进病后恢复及年老体弱者的健康;有强心和改善体内微循环的作用;有促进人体造血机能;有明显的抗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可促进溃疡和伤口愈合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鹿茸一般用量:1—3克,研成细末。特别注意:①患有高血压,②肾炎,③肝炎以及中医所说的,阴虚火旺,⑤肝阳上亢的人,均不宜服用鹿茸或含鹿茸的其他制剂。
    鹿茸补益调养方法
    ①取鹿茸3克,放于婉内加水适量,隔水炖服,或与肉共炖食之。适用于精衰血少,头晕眼花等症。
    ②乌鸡1只(300克左右),掏膛,洗净后加鹿茸6—9克,加调料,盐适量,炖烂。每日服1次,分3次服完。适用于肾虚精亏,久婚不育,妇女小腹发凉,月经不调及精血淡少,腰酸乏力等症。
    可购到以鹿茸为主的各种保健品,如①鹿茸精、②龟龄集膏(酒)、③椰岛鹿龟酒等。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治病养生之用药指南- 花若飞雪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