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国华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读王国华
 林伟光
 不时地就会接到陌生文友从天南地北寄赠的新作。陌生只是从未谋过面,或者却已是久违了呢。比如这位王国华先生,其实他另外还有一个笔名:易水寒,我都不陌生,只是此前不知道他们是同一个人而已,这回却是感到有些儿意外,可也分明有了一份解密的快乐。国华属七0后,生于河北衡水,这就为“易水寒”这名字找到了出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有一种悲壮的慷慨。他没有往南,却一路向北,落足于东北长春。我们有一点相同的,都供职于媒体,一南一北,他知道我我也知道他,如此而已。不过,这回读他寄来的这本《越读越悲伤》,我算是真正地了解他了,我们之间仿佛有着更多的默契。
 读五四那一代文人著作,我总自愧不如,这是必然的,我们这先天不足就注定了自己的豆芽菜似的贫瘠。他们可是脚踏东西,博古通今的,因此,连文集的编辑都显得大气,如把一段时间内写下来的各类文字,丝毫不用删改,就可以一点儿都不脸红地放到了一起来。不说其他,光这一点,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就做不到。我当然也做不到。曾经有这种大志,但{zh1}终于放弃。自己十分惭愧,翻翻捡捡,总是有不尽如意的,或时过境迁,已没有多少意思了;或即时性太强,趋附得太紧,十足地暴露出了自己的浅薄,自己读了都脸红还能留下吗?还有......,不说了,还是说王国华,别人不敢他却就敢,这本《越读越悲伤》把他人生某一阶段所写的文字,都收到了一起,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杂”字,却是杂得真好。这书收到后,虽然自己总是日日在穷忙着,但却始终把它放在手头,偷闲时就读它一两篇。为什么有这么的魅力?总是有原因的,文字是其一。贾平凹说过,没有写过一百万字,就不能谈写文章。这近三十年来,我足足也码过了不止一百万字,该算懂得文字了吧?但怎么敢这么自负呢?反观国华却是真懂得文字的,他说,当我把文字当成文字而不是换钱工具去对待的时候,文字在我心中回归了它固有的神圣。他说,我只想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一点想法。其实,这才是我们写作的目的,也可以说是{wy}的目的,约略等于我们常说的,怎么想就怎么写。问题是这却不容易,这世界上文字尽够多的,能如此的却少。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些写作者的尴尬。但国华呢,却在努力这么去做了,他把自己的写作归纳为:有所主张,有所敬畏,心平气和。有所主张是一种独立思考,有所敬畏是一种对文字的虔诚,心平气和则是一种写作的态度。好家伙,这正是我近来所常常追慕的境界,我们不谋而合。
 文坛上那些渐行渐远的人物,始终是我们隔着历史的时空去关注的对象,但关注的角度可以不同,有把重点放在史料的摭拾捡漏的,有仰慕的,也有引发思考的。在这里,国华就彰显了他独特之处,他观照的目的,不仅仅是怀旧,或者仰慕,而是为了反思,每一篇文章,或长或短,却总让我们有所启迪,而且以昔观今,更多的杂文的笔触,也使文章颇具一种现实批判的意义。其实,如黄裳自供述的,他的所有文字都用一种杂文来写。这儿,国华也复如此。这种杂文的笔法,可以嬉笑怒骂,可以有一种抵达别人心灵的力量。比如那篇《书呆子》三则真人真事,言简意赅,杂文味道浓,我们的心怎能不为之一激灵?另外一篇关于范曾的文字,也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几乎如实地写出了他思考的过程。知人难论人更难,偏偏多数的人却喜欢那么轻率地来一番畅意的“粪土当年万户侯”,可往往是雾里看花,何尝看得清楚?而那篇《万象更新图:那些被批评的人》,旧刊巡阅,透出多少耐人寻味的讯息?至于“我的文坛”中的那些文字,似乎因为“有我”更令人感到亲切,不过,或也因此而略带上某些情绪化的东西,似乎不及其他文字“心平气和”,可也更能体现了他的真性情。
 这本《越读越悲伤》,有许多文字之外的世态人情,有若干文坛的掌故或秘辛,其实遣闲也可;不过,在我却不是这么轻松的,或竟会如书名所说的“ 越读越悲伤”,这其实是人生,也是沉重的历史。



郑重声明:资讯 【读王国华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