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0-6-10
造型艺术之一。陶瓷系由粘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帛而成的制品的总称。 陶瓷艺术即指陶瓷日用品、陈设品的烧制工艺及其造型、釉色和装饰等所呈现的艺术特点。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代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
彩陶便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而真正瓷器是创制于东汉时期。唐代陶瓷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陶瓷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
我国陶瓷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釉色、饰纹、造型均具高度的艺术价值,宜兴的紫砂壶,石湾的陶塑,界首的三彩釉陶,淄博的绛色陶,铜官的绿釉陶,崇宁的雕镂釉陶,德化的瓷雕,景德镇的柳叶瓶、凤尾瓶等,均闻名于世。
泥 条 盘 筑 法
我国最早制作陶器的成型方法。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较盛行。制做方法先把和好的泥糅成泥条,然后由下向上盘筑叠起成型,再用简单的工具加工把里外修饰抹平。
轮 制 法
用轮车制做陶瓷器的方法。始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轮车为一木制圆盘,盘下有立轴,轴上下有枢纽,便于圆盘旋转,操纵时拨动圆盘使之转动,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手将泥捏成所需的器型。轮制法与泥条盘筑法相比,是很大的改进,制做的器物胎全薄厚一致,器形弧度规矩,器表光润。
龙 窑
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因形体细长似龙,故名。创始于战国,东汉时有改进,遗址以浙江发现者较多。
浙江上虞东汉窑址出土的青瓷碎片,经过化学分析和物理测定,已达到瓷器标准。东汉瓷器的出现与龙窑的改进有直接关系。早期龙窑一般长十几米到二十几米,到了宋代龙窑长达五六十米,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七八十米,一次可装烧二万件瓷器,对当时瓷器的发展起很大作用。
匣 钵
装瓷坯的工具。始用于唐代。有两种:一是单件匣钵,一件碗装一个匣钵;一是装小件器物的匣钵,一个匣钵内可装几件,窑场旧有大器匣钵小,小器匣钵大的说法。使用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换新匣钵,否则会因体酥而倒窑。匣钵出现后,使烧制的器物釉面避免烟尘的直接薰染,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垫 饼
烧瓷器的垫烧工具。其状如饼,故名。唐代以来使用单件匣钵后,瓷器与匣钵之间均隔以垫饼,防止瓷器与匣钵粘结,多用粗质粘土制做,由于含铁量多寡不同,有浅灰、深灰以至棕黑色,也有使用高岭土的。唐代巩县窑,宋元时期德化窑和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垫饼均为白色。
支 钉
宋代少数瓷窑使用的一种支烧工具。汝窑、官窑、哥窑等多用支钉支烧,其状呈山字形,上尖下圆,在圆形垫饼上有不同数量的支钉,也有只有一个支钉的。用支钉支烧的瓷器,底部都留有细小支钉烧痕。汝窑支钉痕最小,呈香灰色;官窑、哥窑支钉痕稍大,呈铁黑色。
支 钉
宋代少数瓷窑使用的一种支烧工具。汝窑、官窑、哥窑等多用支钉支烧,其状呈山字形,上尖下圆,在圆形垫饼上有不同数量的支钉,也有只有一个支钉的。用支钉支烧的瓷器,底部都留有细小支钉烧痕。汝窑支钉痕最小,呈香灰色;官窑、哥窑支钉痕稍大,呈铁黑色。
齿 形 支 具
早期瓷器支烧工具的主要形式。其形状为直身平底,口缘一周凸起尖齿,齿数多少不等,按照器物大小而决定使用哪种工具。浙江地区古越州窑及越窑系瓷窑,由吴晋到唐代均用齿形支具。
覆 烧
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因采用覆过来方法烧制,故名。始烧于北宋定州(今河北曲阳)定窑。饶州(今江西景德镇)及东南沿海地区的青白瓷窑也多使用此法。覆烧窑具有支圈及筒形梯状支具,前者流行于今河北地区,后者流行于今江西、浙江、福建等地。运用这类烧法,同一窑炉,烧同样时间,产品数量提高五倍。
信息来源:陶瓷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