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两个月(II)_凤舞旷宇_百度空间

上班两个月(II)

B冲冲的销售部

一般说来销售部的人都很牛,多少都有些自傲自大,毕竟公司的利润是他们赚来的,所以人家有牛的资本。可我们公司年年亏损,销售部的人忙着揽生意一单接一单,把我们采购部和其他部门折腾地半死,但是接一单亏一单。

我们公司是代加工制造业,就是国内所说的OEM。帮别人生产,为他人做嫁衣裳。但你看国内那些代工制造业赚得盆满钵溢,再看看我们公司这番景象,真是天壤之别。

原因说白了很简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注:所有价格均为假想):客户(比如说大型超市)找上门来,对我们说我们现在需要做洗手液,洗手液在我们商场零售价是1.5镑,你们要想接我们的生意,我们给你的目标价位是0.50镑。当然超市不会只对我们发tender(就是国内说的招标),人家也要货比三家的,人家把这目标价位给了我们,也会给别的竞争对手。当然价低者才能接到生意。那我们销售部的人为了能多接生意,完成销售指标,自然把价格压到{zd1}。估计竞争对手出价0.45,那我们就出0.40。虽然我们最终接到了生意,但是可能一分钱也不赚,不仅不赚还赔了。为什么我说赔了,听我下面给你细细道来。

原则上说当然没人会做亏本的买卖,但问题是公司管理混乱没有人做成本和价格的核算,于是乎销售部一手遮天成了老大。它说价格是多少就是多少,当然他们不会说亏,他们算得都是有profit margin(利润率)的,虽然利润率很低。

但是销售部忽略了很多问题:因为从投标到实际生产之间,少则45个月;如果是全新产品,加上设计在内,那时间至少要79个月。现在原材料市场天天变,等你生产出来交货的时候,还用你当初投标时的那价钱,不亏才怪呢。

另外就是我们销售的这帮人比较迷糊,都做到Account Manager(客户经理)了,到现在什么是exworkFOBCIF price还闹不清楚。很多时候拿着EXWORKFOB的价格就直接做价报给客户当{zh1}价格了。这还不亏死?出厂价,离岸价,这原材料运到你公司,运费、关税、港口收费、haulage(就是那种在内陆运输货柜的费用)等等,这些全不算了?

再有就是当初询价的时候是根据客户的年预计需求计划。比如客户告诉我们年需求量是100万,我们是根据100万向供应商询的价。当实际生产时,会发现客户的实际需求量就只有10万了。那我们从供应商那里拿到的价格,同以前当然又不同了。

更不要说后期我们采购部、销售部、技术部、生产部各种错误无穷贻尽,就销售部当初那么低的利润早就被吃得一干二净,不仅不赚,赔都赔死。

撇开利润不谈,就拿我上面说的那个洗手液的为例。公司0.40镑接回了订单,去掉各种生产成本和洗手液假如说是0.20,也就是说余下的洗手液瓶、液体泵、前、后两个标签,外加商品包装和运费,也就是说这些一共加起来不能超过0.20。说白了,这订单接回来简直就是给我们采购部加压的。

上哪儿买这么便宜的洗手液瓶、液体泵、前、后两个标签,外加商品包装?只要找回来的价格不能让销售人员满意,那我们就等着挨骂吧。所以卢卡是被他们销售弄得三天一大骂,两天一小骂。如果卢卡找不到合适价格,那自然就转交给我了,说白了就是等着挨骂吧。你想想看卢卡会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他要是找不到合适价位的供应商,我能上哪儿找去?那么大个瓶子我总不能从中国找吧。就算在中国出厂价是比英国低,但这瓶子运过来,运费加关税,立马价格就上去了。

我和卢卡天天在供应商那里装孙子,只为了能讨到个便宜的价格,当然这种机会比较渺茫。最搞笑的一次我拿着销售给的这个价位满世界去找,国内的一个供应商直接用中文给我回了一封电邮:就你们这价位,我敢说全世界你也找不到这样的瓶子!当然这话听起来是比较搞笑,但交不了差的我,可实在笑不出来。

话又说回来,人家销售部的销售指标可全部完成了,亏的是公司的钱。人家照样牛B,照拿奖金,天天上下班开着公司的宝马、奥迪,拿着公司的手机,住在公司提供的酒店里。再看看我们采购部,我和卢卡每次去见供应商,连午餐都得自掏腰包。高速服务站的地方一个汉堡、三明治都得78镑,吃不起只能找家便利店进去买点吃的,瑟缩在街头。真象是后娘养的孩子啊!

百度空间:

MSN Space空间:


郑重声明:资讯 【上班两个月(II)_凤舞旷宇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