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管面胶胶料与钢丝硫化后,做钢丝抽出力试验,几个月以来一直在130N~150N之间,这两天发现抽出力降到75N~105N。
原因正在调查中~
但用这些抽出力不佳的胶料做管子后,剥开外胶,发现外胶附着力也没什么问题,与平常长不多。剥外胶破坏部位不是在外胶与钢丝层界面,而是在外胶的内部。且发现剥外胶后残余部分有些小突起,感觉有点像内胶硫化时往外流动造成的

引发我一些疑问:
钢丝管外胶的粘合形成主要是外胶与钢丝直接粘合(1)?还是内胶/中胶硫化时通过钢丝层孔隙形成胶膜与外胶粘合(2)?还是兼而有之(3)?
据平常观察好像是兼而有之
平常剥外胶检查附着力时发现,剥胶破坏部位有时在外胶与钢丝界面,有时在外胶内部,感觉胶管整体性而言,后者更好。大家是否有类似的发现?

有什么方法控制主要形成(2)这种粘合?
如果能主要形成(2)类粘合,是否钢丝抽出力对面胶粘合不是关键因素,而胶料内/中胶与外胶的相容性、共硫化才是关键因素?

请各位做胶管的胶友赐教。附上剥胶后有小突起的照片,手机照的,不甚清晰,呵

附件

/ (3.47 KB)

2010-6-9 19:31

胶管剥胶后2.JPG